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全穀食品沒全穀

《社會》食品全穀是噱頭?逾1成全無穀
2010-10-28 09:0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
衛生署預訂明年底實施《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董氏基金會日前抽查四六五件市售相關產品,其中一一三件包裝標示「全穀」或「全麥(麥是穀物的一種)」者,竟有十三件完全不含全穀成分。另乖乖、桂格、義美等知名大廠部分穀物產品,也有不含全穀,或全穀比例不足且高油的問題。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長許惠玉表示,衛生署公布之《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還要一年才上路,因此這些產品目前並無違法問題。但歐美研究證明,每天攝取五十克全穀(例如大半碗糙米飯),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的發生,「民眾有權利知道吃下肚的究竟是什麼?」

  據董氏日前抽查市售全穀相關製品,發現「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相當普遍。部分業者大剌剌地在產品包裝上標示「全麥麵」、「全麥饅頭」…,但其中竟完全沒有果皮、胚芽及胚乳等完整的全穀成分。

  有業者私下坦承,他們製做「全麥」麵包的方式,其實是以精製的白麵粉發酵成麵糰,再灑上麩皮及焦糖,這樣做出來的麵包不但外觀及顏色近似全麥麵包,有健康的「感覺」,口感又跟白麵包一樣鬆軟,賣得超好。

  董氏也調查發現,知名大廠生產的麥片、餅乾等穀物產品,例如乖乖孔雀蜂蜜燕麥餅乾、桂格三合一麥片、義美多穀物蘇打餅乾等,雖未自稱「全穀」,但其產品名稱仍有使消費者易生誤解之嫌。其中餅乾產品還有高油(每一百公克製品脂肪含量大於九克),吃多了會發胖的問題。

  衛生署建議,國人每天三分之一主食,應來自全穀。許惠玉強調,全穀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E,以及礦物質鐵、鋅、鎂等各種營養素。以一碗熱量相近的糙米飯與白米飯相較,前者營養價值平均就比後者高出三.五倍以上。

  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國榮說,全穀產品不但營養價值高,製做成本也比須去殼、去胚芽的精製麵粉低,但因國內市場仍以精製食品為大宗,以致於全穀產品因物以稀為貴,市場價格反而高於精製產品。

  張國榮說,他支持政府比照先進國家明訂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但建議改採如實標示,相關產品含多少全穀成分就標示多少,讓供需兩端自行區隔及選擇,消費者才不致於有受騙的感受。(新聞來源:中國時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全穀食品沒穀 麵粉混充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0.10.28 02:26 am
愈來愈多人吃全穀養生,董氏基金會卻發現,市售一百一十三件標榜「全穀」、「全麥」等產品,竟有十三件用的是一般麵粉,完全不含全穀成分,只有十五件全穀成分超過百分之五十一。

董氏基金會調查四百六十五件麵包、餅乾糕餅、饅頭、餅品、包子、麵條、即時沖泡品等相關製品,其中一百一十三件標榜全穀或全麥產品,十三件完全不含全穀成分,幾乎只剩下穀物中的胚乳。這些產品,不乏從大賣場買來的鳳梨酥、包裝餅乾、饅頭及麵條,還有麵包店及超商麵包等。

基金會還發現許多產品「膨風」,全穀成分不足,或標示不清或混淆的產品。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穀物精製後,顏色多近棕色,有些食品標榜「未漂白」、把麵粉稱為小麥粉,或「回加」麩皮,讓消費者感覺有顆粒狀,都是常見的混淆手法,消費者難以分辨,只要標上五穀、十穀或天然有機,就變為全穀食品。

許惠玉說,近來許多國家對「全穀」已有明確定義,根據衛生署剛訂定的「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全穀是指含有「胚乳、胚芽、麩皮」的完整穀粒,如「糙米」就是全穀,去除麩皮的「胚芽米」就不算。

【2010/10/28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