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女生數學不好 小學女老師害的

女生數學不好 小學女老師害的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1/27 04:11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女生的數理能力不好,可能和她的小學女老師對自己數學能力不安感有關係。26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小學女教師對數學的恐懼,會讓小女孩也害怕數學,影響日後的數學學科表現。


美國女性在數理領域成就向來不如男性,其中原因也引起一些爭論。現在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貝洛克針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進行的這份研究或許提供了一些解答。她說,年輕學生會以自己同性別的成年人為模範,若有個害怕數學的女老師,可能會強化「男生數學比女生好」的刻板印象,讓女學生也跟著害怕數學。


貝洛克找來17名老師所教的共52名男孩和65名女孩,這群老師與美國全國小學教師男女比例一樣,女性佔90%,在研究中接受數學測試評估他們對數學的焦慮感,另外在學年初和末期測試學生數學能力。結果發現,學生在學年初期的數學能力與老師數學焦慮感無關,不過到了學年末,對自己數學能力越不安的教師,他們所教的女學生就越認同男生數學比較好的觀念,她們的數學成績不僅比同班男生差,也不如沒受這種刻板印象影響的其他女生,但是男學生就不會有這種現象。


研究焦慮和壓力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表現的貝洛克強調,並非所有女學生都會受到這種影響,但「教師是一個影響來源。」她說,過去的研究指出大學主修小學教育的人,數學焦慮感是所有科系中最高的,加上這份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建議重新思考小學教師學位應要求數學能力和正面看待數學的態度。

小學女老師怕數學女孩子就慘了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1/26 19:05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小學女老師要是表現出怕數學的樣子,女學生也會跟著怕一輩子,影響深遠。


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發現,老師的言行會深深的影響女生。男生由於從來不理會異性女老師的表現,所以,不會受影響。不過,女老師要是數學不好,對加減乘除表現出緊張或是焦慮的樣子,女學生就會記在心裡,自己也開始對數學沒信心了。

運動永不嫌晚

運動永不嫌晚 研究:60歲多動70歲不易生病
AFP 更新日期:2010/01/26 15:05 黃一展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刊在「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4份研究顯示,規律運動除了讓你身體更健康,年老時心智也會更敏銳。


  其中一份研究發現,中年多運動的婦女,70歲後較不易受慢性疾病、心臟手術或其他生理及心理病痛所苦。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Health)、布里翰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Hospital)以及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員,把中年定義為平均60歲的人士。


  另一份研究發現,每週1到2次的「阻力訓練」持續一年,可改善年長女性的專注力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第3份研究發現,相較於年紀相當、卻整天坐著不動的「沙發馬鈴薯」,55歲以上從事中度或高度體力活動的人,較不會有認知方面的障礙。


  第4份研究顯示,參與18個月運動計畫的65歲以上女性,相較於參加較不劇烈「健康」計畫的同齡女性,骨質似乎較不疏鬆,降低跌倒的風險。


  撰寫首份研究報告的科學家表示,這幾份在加拿大、德國和美國進行的研究報告,結果可能跟醫師要求的一樣,要更多美國人起來運動。


  科學家並說:「美國人口迅速老化,且近四分之一的民眾不從事任何休閒活動,我們的研究結果似乎呼應聯邦準則的意見,也就是體能活動提升老年人健康,更強調運動有加強整體體能與老化健康的潛力。」


  他們說:「體力活動不僅僅能延長壽命,還能提升生活品質的這個概念,可能是讓人起來活動的強烈誘因。」(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黃一展)

規律吃早餐 錢途無量

吃早餐的男人 錢途無量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1/27 04:11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男人能否擁有日幣千萬年收入,取決於吃早餐的習慣?日本以系列腦力訓練著作聞名的東北大學加齡醫學研究所教授川島隆太,去年底所進行的「早餐相關意識與實況調查」發現,大部分高所得的男性商務人士,都有規律吃早餐的習慣;有此習慣的大學生,大多也都是應屆考取。


川島曾出版「早餐決定我們的腦」一書。他在去年11月以400名大學生和500名35至44歲的男性商務人士為對象,實施網路調查,從中分析吃早餐的習慣與成功人生的關聯性。


商務人士的調查結果發現,年收入日幣千萬(約台幣358萬)以上的高所得者有82%,每天都會以某種形式吃早餐;收入700萬日幣(約台幣250萬)以上者,也有超過8成幾乎每天(每週4至5日)吃早餐。此外,年收入千萬以上且有吃早餐習慣者,有6成以上都是應屆考取大學,畢業求職獲第一志願公司錄取者也達6成以上。川島認為,有吃早餐習慣的男性似乎比較容易成為「贏家」。


大學生的調查方面,習慣吃早餐的學生中也有51%順利考取第一志願,74%為應屆考取;另有53%覺得「學生生活相當充實」,還有50%認為「自己用功唸書」。沒有吃早餐習慣的大學生,上述各項目的百分比僅止於個位數到10出頭。


川島教授對此結果分析道:「吃早餐的習慣可謂考取大學、邁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我們可以推測,吃早餐有助實踐規律生活,同時也對商務人士所處的職場環境發揮正面影響。」

醫師公會期刊 揭名人變性真相

醫師公會期刊 揭利菁變性真相
壹蘋果 更新日期:2010/01/27 11:25 利菁六年前遭揭變性引起譁然,至今她仍堅持自己非「變性人」,而是擁有男女性器官、有月經可生育的「雙性人」。但日前網友在PTT上,轉貼醫生張啟中於台中醫師公會期刊刊登的文章,內容揭露29年前利菁求診變性的過程,文中稱利菁為男性非雙性,並抖出她「重傷殘」免當兵等過往,該名醫師未盡保護病人隱私責任,多年後公開病史,遭網友撻伐。

最新一期《壹週刊》報導,張啟中在59期台中醫師公會期刊上分享病人案例中,公開指出利菁變性始末。他標題為「二十九年前一則變性手術的故事」,文章中提到:「清水鎮吳鎮長帶著他兒子來看病,原來他那獨子考上東吳英文學系,被吳鎮長發現他是同性戀...。」據查,利菁本名吳中銘,後改名為吳明恩,父親曾任台中縣清水鎮長,利菁也曾承認就讀東吳英文學系。文中描述,吳鎮長的兒子堅持要動變性手術,並威脅父親:「你如果讓我變性成功,我這女兒也會『養女兒防老』孝順你;如果讓我自殺成功,爸爸你連兒子都沒有了。」醫師提到,當年台灣變性手術不發達,他於是轉介利菁赴新加坡動手術、割喉結,並回診做陰道手術,之後張啟中更為她進行包括放置陰道擴張器、換藥等術後治療。

令人傻眼的是,這名醫師最後自問自答利菁如何免除兵役:「她怎麼能去當兵?...最後只好以『男性生殖器手術後外生殖器切除之重傷殘』免於服兵役...26年後..『她』已經成為東森購物台一姐主播『利菁小姐』...。」這些變性內容利菁從未對外公開過,而張啟中的行為不但違反醫師規範洩漏病人隱私,更推翻利菁說自己有月經可生育的說法。有網友透露,大學上過這個醫生的課,醫師當時三不五時就會提這段。

張啟中醫師表示,期刊內容皆為親身經歷,利菁出書公開心路歷程後,他才將內容公佈在醫學期刊上,提供其他醫師同業參考。利菁則說不認識張啟中,還說:「怎麼這麼多人想紅呀!講得好像住在我家隔壁,但不管我們認識不認識,對亂寫的人我就是提告,讓法律來處理比較快!」

期刊公佈利菁變性過程 醫:研究參考
更新日期:2010/01/27 12:13 洪彩綸 
菁男女變性話題,今天又上了雜誌被公開討論,雜誌報導,利菁對外說自己是雙性人,但實際採訪當時利菁的醫師,醫師強調利菁本來是男性非雙性,還是他介紹利菁去新加坡變性的,雜誌報導利菁不高興自己變性病例被公開上醫學會刊,醫師表示這是必要的,醫師間討論當然要非常詳細,公佈這樣的病例和手術細節並不違法。


利菁(節目片段):「睡覺中把他搖起來,跟他說我要跟你講一句實話,我說如果你覺得生氣都沒有關係,你有你的選擇,我以前有比較不愉快的過去…。」

6年前,藝人利菁在節目中承認自己曾是男兒身,還說在父親同意下接受變性手術,有週刊報導,台中市家醫科醫師張啟中將利菁接受手術過程,詳細登載在台中市醫師公會期刊中,還說明當時利菁求父親答應她變性的過程。

醫師張啟中:「不然你讓我死掉了,女兒都沒有了,你連女兒都沒有,可是如果你讓我變性成功,養兒防老是錯的,養女也可以防老。」

醫師說,當時就是他建議利菁到國外接受手術,回國後,由他負責治療手術後的傷口,至於利菁對外仍堅稱,自己是擁有男性和女性象徵,醫師張啟中強調,醫學上利菁並非雙性人。

張啟中:「她一直認為她是雙性人,這個是OK的,真的可以。」記者:「在醫學上真的是男性嗎?」張啟中:「當然是男性,這個一翻兩瞪眼,就是染色體的檢查。」

醫師公開討論利菁變性過程,被質疑醫師做法不道德。對此,張啟中強調,該醫師會刊內容主要是給會員參考,要了解確實的病歷狀況,當然內容要越詳細越好,台中市醫師公會則強調,當事人利菁早在1、2年前就已經知道這個期刊內容,為什麼又被拿出來炒作,他們不能理解。


全聯會聲明
全聯會聲明:維護病人隱私是醫師的基本義務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維護病人隱私是醫師的基本義務

據某週刊報導醫師公會期刊有醫師公開病人病史,未維護病人隱私乙案,本會發表聲明如下:

某週刊報導表示台中市醫師公會期刊病人案例發表中,該名醫師公開病人病史,違反醫師相關法規規範洩露病人隱私一案。該名醫師接受週刊訪問坦言皆為親身經歷,並於藝人出書公開心路歷程後,才將內容公佈在期刊上,但僅作為醫療用途,供特定醫師會員學術參考。

醫師養成教育一向十分重視醫學倫理,並致力於病人隱私之保護,以維繫醫、病間的高度信賴。依慣例,醫學期刊發表之案例,須先將病人的姓名以及私人的相關資料去連結化後,始能發表。本案縱使病人已經出書公開心路歷程,惟連名帶姓的醫學期刊案例發表,一般醫師就算事前得到病人的同意也鮮少發生。故,該醫師之所為,顯有欠思量。

以往,醫學期刊的閱讀者僅限於醫師。當今拜網際網路科技的發達,資訊傳遞的廣度、迅速及取得大異於前,不僅限於醫師間的研究,因此,對於當事人所造成的影響及傷害必定更鉅。本會將深入瞭解,嚴格要求醫師會員防止類似的事件再度發生,並依調查後的事實,嚴懲違反醫學倫理的醫師會員。(99年1月28日)

新聞聯絡人
李理事長明濱\ 0968661112
邱秘書長泰源\ 0968661781
蔣副秘書長世中\ 0953015566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全球暖化大騙局(?)

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

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 @ google

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 @ wiki

英國第四頻道的節目
對於二氧化碳造->溫室效應->氣候暖化
這個過程心中存有問號的人
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當然這種非主流看法
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批判與質疑
不過這個才是科學的態度
科學本來就是能被質疑的

個人認為至少他前面那個
將『減碳』描述成已經狂熱化的宗教的看法
相當值得參考
因為一堆炒作這個議題的人
其實根本不知道這裡頭到底是甚麼
那個不能算科學

減肥藥諾美婷 心血管疾病者禁用

減肥藥諾美婷 心血管疾病者禁用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施靜茹 /台北報導】 2010.01.23 08:08 am


知名減肥藥諾美婷等含「Sibutramine」成分,因可能提高心臟病發作與中風等風險,歐盟近日建議各會員國將這類藥物撤離市場,美國與台灣則先禁止心血管疾病者使用,未來蒐集各國資料後,決定是否跟進。

我衛生署核准含「Sibutramine」的減重藥物共有九類,名氣最大的諾美婷,上市十年,去年即賣出四百卅五萬顆,臨床醫師用諾美婷治療肥胖病人,比另一種合法減肥藥羅氏鮮高出甚多。

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組藥品安全評估科科長呂理福說,歐盟最近建議各會員國,將含Sibutramine藥物下架,但三月後才會定案,美國則已建議有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病發作、心律不整、充血性心衰竭、周邊動脈疾病、未良好控制高血壓等病史患者,禁用該藥品。

我食品藥物管理局仍在評估,但已請廠商在藥品說明書中,對心血管疾病病史患者的「警語」提高為「禁忌」;並要求醫師監測病人血壓、脈搏,確知有心血管疾病史者,禁止開給該類藥。

不少有肥胖困擾者,可能同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危險群,因此,呂理福呼籲,正在服用該藥減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再諮詢醫師;無病史者,也應定期檢測血壓。

生產諾美婷的亞培藥廠台灣營養品事業部總經理汪德菁說,諾美婷一盒廿八顆裝,分十毫克及十五毫克兩種盒裝劑型。汪德菁表示,將完全配合衛生署的要求,藥品說明書若須改,就會修改。

連鎖藥局總經理李錦炯指出,諾美婷是偽藥的首要標的之一。過去曾有人在網路販售假的諾美婷,甚至在菜市場兜售。

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指出,諾美婷主要在抑制肥胖者體內血清素吸收,快速讓服藥者產生飽足感,減少進食;因此,也會有心跳變快、血壓上升的症狀。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劉小弟死因 醫界眼中留謎團

innocent bystander?
劉小弟死因 醫界眼中留謎團
20100121 19:29:07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1日電)法醫鑑定報告出爐,劉小弟死因與感染B19微小病毒導致噬血症候群有關。由於這種情況極為罕見,醫界人士認為,鑑定報告還是留下難解的謎。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今天受訪說,B19微小病毒的毒性溫和,危險族群是惡性貧血患者,例如鐮刀狀細胞貧血、球型紅血球症,感染後會加重症狀;另外,孕婦感染後,可能殃及胎兒造成貧血。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黃立民指出,B19微小病毒是常見的病原,一般來說,曾在健康人心臟中發現B19微小病毒和平共存的案例,大多數人感染後的症狀是皮膚起疹、發燒。

黃立民說,劉小弟因噬血症候群導致肝脾腫大、多處器官組織壞死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最後腦幹出血死亡,全身多處器官驗出B19微小病毒,但這也可能是更毒的病毒先下毒手,B19微小病毒只是恰巧最後「留在戰場上」。

黃立民認為,劉小弟的病情可分成兩段,前段是打完疫苗後的出疹,後段是噬血症候群,病情十分複雜。黃玉成也說,就噬血症候群而言,很難說明與B19微小病毒的相關性。

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說,噬血症候群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形成細胞激素風暴,病人自體抗體對抗自身的血球,導致凝血機能破壞的各種臨床症候。在引發噬血症候群的病原中,以H5N1禽流感病毒最為兇惡,以EB病毒最為常見。

蘇益仁表示,B19微小病毒存在於水、空氣、寵物身上,只有極少案例在感染後發生噬血症候群,為何如此嚴重,至今仍是謎。990121

劉童之死 難判斷與疫苗相關
【聯合報╱記者白錫鏗、胡宗鳳/台中市報導】 2010.01.21 05:52 am


七歲劉姓男童疑因施打新流感疫苗死亡,台中地檢署昨晚公布鑑定報告,死者是因腦幹出血死亡,因檢測出B19微小病毒,研判與噬血症候群相關。


而抽驗H1N1流感疫苗檢體,經PCR及培養方法,未發現含B19微小病毒或其他傳染病原體,死因是病死或自然死,非施打H1N1疫苗導致足以致死的急性過敏性休克或感染症。

「整個檢驗報告結果,絕對無法說服醫療專業人員。」劉父表示昨天開庭時,法官已針對檢驗結果逐一向他說明,強調從檢驗結果無法證實與疫苗相關。

劉父將針對檢驗報告列出疑點,擇期提供大家一起作專業討論,他說:「檢驗結果無法證實與疫苗相關,相對地也無法排除與疫苗有關。」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徐錫祥表示,劉姓男童經解剖採檢體,送法醫研究所鑑定,由法醫潘至信、蕭開平、方中民當鑑定人,昨天傍晚鑑定報告出爐,法醫研究所立即派員送達台中地檢署,該署馬上開記者會,釐清社會疑慮。

劉姓男童去年十一月十九日施打H1N1疫苗後,一個月後死亡,檢方於十二月廿四日解剖相驗。法醫研究所就相關檢體等物為顯微鏡觀察、毒物化驗檢驗、微生物檢驗,及流感疫苗傳染病原體檢驗,其中微生物檢驗包括病毒與細菌拭子等。

鑑定結果死者因噬血症候群,導致肝脾腫大、肝臟明顯脂肪變性、多處器官組織壞死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最後腦幹出血死亡。死者骨髓、心臟、肝臟、脾臟、右肺、右腎、左腎、大腦基底均檢測出B19微小病毒,研判B19微小病毒感染與噬血症候群相關。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任賢說,B19病毒是一種小孩常見的病毒,主要經由呼吸道或輸血感染,會發燒、皮膚出疹子;一般人感染很快就會自行康復,不會致死;因此這是劉小弟個體對B19病毒的「異於常人的免疫反應」,與疫苗無關。

小檔案/微小病毒

一種微小且單股的DNA病毒,其中只有B19可以感染人體,由呼吸道分泌物、飛沫接觸傳染,或母體直接垂直傳染,主要侵犯骨髓紅血球造血細胞,又稱為「傳染性紅斑」,因為生病的小朋友兩頰紅通通,又稱「蘋果病」。

症狀為皮疹、紅腫以及搔癢,也可能全身長出癢疹,從軀幹延伸到手臂、屁股、腿部。 (劉惠敏)


醫師:B19微小病毒 常見但罕致死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陳惠惠╱台北報導】 2010.01.21 05:52 am


台中七歲劉小弟疑接種疫苗後一個月死亡,昨晚解剖報告出爐,肇因於微小病毒B19型(parvovirus B19),感染科醫師表示,此病毒感染頗為常見,但導致重症、死亡比率極低。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說,微小病毒B19型是常見病毒,不分年齡都可能感染,台灣成年人血清學調查可見半數以上曾經感染,但大部分症狀輕微,可能出現發燒、紅疹、關節痠痛等症狀。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大部分患者感染微小病毒B19型後,都在兩天到廿幾天內康復,危險族群是紅血球結構有缺陷者,如鐮刀狀細胞疾病、球型紅血球症等,這些患者感染後可能會引發嚴重症狀,甚至危及性命,另外則是孕婦感染,可能導致胎兒水腫,出現嚴重貧血。

呂俊毅與黃玉成說,健康人不常因微小病毒B19型感染出現嚴重症狀,劉小弟病情相當複雜,雖然前期症狀出現紅疹、關節疼痛,跟微小病毒B19感染症狀相似,但後期症狀更複雜,很難說明其相關性。

對於檢方結果,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說,待看到檢方完整報告才能說明。但他認為,劉小弟往生事件若能釐清,可以還家屬、劉小弟及政府一個公道。

他說,不管是不是因為疫苗,「一個活蹦亂跳的小孩子突然過世了,總要知道往生的原因是什麼,才不會覺得死得不明不白」。

小檔案/微小病毒

一種微小且單股的DNA病毒,其中只有B19可以感染人體,由呼吸道分泌物、飛沫接觸傳染,或母體直接垂直傳染,主要侵犯骨髓紅血球造血細胞,又稱為「傳染性紅斑」,因為生病的小朋友兩頰紅通通,又稱「蘋果病」。

症狀為皮疹、紅腫以及搔癢,也可能全身長出癢疹,從軀幹延伸到手臂、屁股、腿部。 (劉惠敏)

劉父質疑鑑定報告 盼外國機構再確認 【13:05】


〔中央社〕台中劉小弟的父親今天對兒子的死因鑑定報告提出8 項質疑與看法,他認為法醫所的立論不足,疑點也多,應由外國具公信力機構再次確認死因是否與新型流感疫苗有關。

台中市議員張耀中上午公布劉小弟父親的聲明。據張耀中轉述,擔任醫師的劉小弟父親與醫藥專業人士研究後,針對法醫所鑑定報告,「認定劉小弟死因是 B19微小病毒所引發的噬血症候群,且無法證實與H1N1新型流感疫苗有關」,提出8項質疑與看法。

劉小弟父親認為,兒子的症狀表現與B19 微小病毒臨床上所引發的症狀不太相同;B19 微小病毒所引發的症狀在醫學上都可獲得處理與治療,且在學理上應不致誘發噬血症候群。

劉小弟父親在聲明中指出,診斷噬血症候群必須有5項主要及次要條件,包括發燒超過攝氏38.5度且超過7天以上、脾臟腫大、2 種以上血球低下、三酸甘油脂高或纖維原低下、骨髓中有噬血現象。

他說,兒子除了發燒,並不符合其它條件,而且診治兒子的4名醫師,在病歷上也沒有噬血症候群記載。

擔任婦產科醫師的劉小弟父親也懷疑,B19 微小病毒引發的噬血症候群應可經由治療原發感染源而得到控制,兒子為何因此致死,令人不解?

劉小弟父親認為,兒子的鑑定報告在死後60多天才出爐,若以未發現接種新型流感疫苗足以直接致死的急性過敏性休克或感染症,就驟下劉小弟的死因與疫苗無關的結論,似有立論不足之嫌。

張耀中說,劉小弟父親認為,噬血症候群的誘發來源是否包括新型流感疫苗?必須更嚴謹判斷,法醫所不應以「見獵心喜」的態度,看到1種病源就驟下結論。

劉小弟父親在聲明表示,期盼政府部門能夠將兒子檢體送交外國具有公信力機構再次確認,以昭公信。

張耀中表示,劉小弟的父親是透過嚴謹且專業的研究提出質疑,並不帶有死者家屬的情緒在內,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重視,讓劉小弟不要死得不明不白。

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WHO world health report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0 — health systems: improving performanc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

米國整體排行第37名
第一名是法國
第二義大利

英國18
加拿大30
中國144
日本第10


台灣嘛...不列入.....

牛頓沒被蘋果砸到頭

牛頓沒被蘋果砸到頭! 好友手稿澄清NOWnews (2010/01/20 16:01)
國際新聞/綜合報導

據說英國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被樹上掉落的蘋果砸到腦袋,突然悟出萬有引力的存在。不過,這項說法要被推翻了,因為英國皇家學會為紀念成立350周年,18日在網站公布《牛頓一生回憶錄》手稿,發現牛頓根本沒有被蘋果K到!

據媒體報導,這份文獻由牛頓同時代的物理學家好友威廉.史都克利(William Stukeley)寫成,於1752年出版,過去僅作為學術研究,兩百多年後首度在網路上公開。據手稿記載,1726年春天下午,兩人在蘋果樹下喝茶,牛頓告訴他,當年想到萬有引力時,也是同樣的情景,「他跟我說,他那時正在苦思,突然一棵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他就想,為何蘋果是垂直朝著地心落下?為什麼不是斜落或飛到天上?毫無疑問,因為地球在吸引它。」

而「牛頓與蘋果」的故事之所以幾世紀不墜,是因為萬有引力的理論不但奠定現代科學基礎,也暗示太陽系的運行原理,甚至影射聖經故事。現在真相終於大白,證實故事是經由後人不斷「加油添醋」而更加人性化。英國牛津大學歷史學名譽教授馬丁.坎普(Martin Kemp)表示,「牛頓並沒有被蘋果砸到頭,而是看到蘋果落下,讓他投身在一項可能會被擱置的研究。」

X光照不出 5公分樹枝卡肉近月

X光機照不出來 5公分樹枝卡肉近月
更新日期:2010/01/20 04:11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


係金A!一根5公分長的樹枝在身體內,X光檢查沒發現,卡在肉裡近一個月,才被傷者家屬夾出來,所幸沒發生感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家屬質疑照X光竟沒發現,不過,影像醫學醫師說,樹枝與人體組織密度差不多,X光確實可能照不出來。


70歲的歐先生,罹患糖尿病多年,上月16日下午騎車返家途中,車輪輾過一根樹幹,右小腿被反折的樹幹倒插受傷。回家後,兒子見狀,將他送到附近骨科診所就醫,醫師把樹枝拔出,因傷口深又大,縫了約3針,並打一劑破傷風疫苗防範感染。


歐先生返家後,他的媳婦每天替他擦藥,幾天後回診,醫師都說傷口沒異狀,但右小腿紅腫一直沒消退,歐先生以為是止血的後遺症,不以為意。


不料25日騎車又不慎摔倒,家人擔心撞到頭部,帶他到台大雲林分院急診,醫師檢查發現,他的頭部沒有受傷,但右小腿傷口有潰爛現象,把縫線拆除後,清理傷口,並囑咐家屬隔天再到門診檢查及換藥。


27日照X光檢查顯示,骨頭沒問題,擦藥後可返家;因每次門診都要300多元,因此在徵得醫師同意後,改由媳婦每天替公公換藥。


歐先生的媳婦表示,每次換藥時,傷口都流好多膿血,但因傷口沒有紅腫、公公也沒有發燒或不舒服,直到1月12日要換藥時,發現傷口中間凸出一塊東西,公公以為是長肉,她以棉花棒輕碰,卻是硬硬的,以夾子抽出來,仔細看竟是一根三角形樹枝,長度約5公分、最寬部分約1公分;家人都覺得太不可思議了,為何X光沒檢查出來?


台大雲林分院影像醫學部主任謝宏仁指出,患者的X光片確實看不出有異物,研判應是插入樹枝與四周的組織密度差異不大,所以X光無法檢查出來。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研究:久坐不利健康 運動也無法彌補其害

研究:久坐不利健康 運動也無法彌補其害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0/01/19 10:35" 賴秀如

(法新社巴黎19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即使每天規律的適度或高度運動,其他時間久坐不動也還是會造成生活型態相關疾病。

讓脈搏加速的運動對健康有益無庸置疑,因為運動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種種問題。

但是最新的科學發現也指出,長時間坐著不動,靜靜休息也會造成同樣的健康問題。

瑞典一個研究團隊的結論是:久坐應被定義為「肌肉不活動」而不僅是「沒有運動」。

這份刊登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British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報告指出,「兩者應視為不同的行為,影響也不同」。

由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 (KarolinskaInstitute) 的艾克布洛姆-巴克 (Elin Ekblom-Bak)領軍的研究團隊提出一個新名詞:「無所事事生理學模式」(paradigm of inactivity physiology),並且重新定義久坐不動的生活模式。

該團隊指出,最近一項研究也顯示,即便是規律適度或高度運動的澳洲成人,坐著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增加一個小時,代謝症候群比例就上升。

每天運動30分鐘大約可抵掉久坐一小時所增加的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比例。也就是說,當一個沙發馬鈴薯,足以扼殺你在跑步機或腳踏車上辛辛苦苦的努力。

所謂代謝症候群指的是高血壓、腹部肥胖、高膽固醇或胰島素抗阻 (insulin resistance)等徵狀出現3種或3種以上。

研究員說,目前尚待研究的是,久坐不動與上述徵狀是否確有因果關係,若然,是如何形成的?

一個可能因子是「脂蛋白脂(酉每)(lipoproteinlipase,LPL),這種(酉每)在分解體內脂肪的過程,扮演關鍵角色。

研究顯示,肌肉活動受到抑制的老鼠,LPL明顯降低,比起另一批可以到處晃來晃去的老鼠,僅有後者的十分之一。

該研究報告也指出,可以晃來晃去老鼠所分泌的LPL,「和運動量稍高的老鼠沒有明顯差距」。

「這也顯示局部肌肉的收縮本身比收縮強度更重要」。

該研究建議大家不僅僅要經常運動,還要避免坐在同一個地方太久。

不搭電梯改走樓梯、離開工作桌,休息個5分鐘、能走路就不開車都是推薦良方。(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Google遭駭 調查內奸

看來傳聞至少有一部分是真的

谷歌遭駭 調查是否有內奸
路透 更新日期:"2010/01/18 22:18"

(路透上海18日電)兩名消息人士今天告訴路透,谷歌(Google)正在調查是否有1名或多名員工協助策動去年12月中發生的網路攻擊事件。谷歌表示,該公司為這次攻擊事件的受害者。

全世界最熱門的搜尋引擎谷歌表示,鑑於谷歌網絡遭受「高度精心設計」的網路攻擊,智慧財產遭竊,該公司有可能退出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網路使用者市場。

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這次攻擊鎖定有權限進入谷歌網絡特定區域的人士,可能是由谷歌中國辦公室內部人員所發動。

谷歌女發言人說:「我們不就謠言及臆測做出評論。這起案件正在調查中,我們不能評論細節。」

網路安全分析師告訴路透,谷歌攻擊事件使用的惡意軟體是新版木馬程式Hydaq。木馬程式是一種一旦進入電腦,就會允許未經授權對象進入的惡意軟體。分析師表示,攻擊的精密性在於辨認攻擊對象,而非該軟體本身。

當地媒體引述不具名的來源報導,一些谷歌中國的員工1月13日起就無法進入內部網絡,他們有的被要求休假,有的被調往谷歌在亞太地區的其他辦公室。谷歌表示,不對此事發表評論。中央社(翻譯)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跟進Google 德科技業喊撤離中國

這次Google連談判都沒有就火速撤出中國
網路上有看到有說法指出是因為被中國藉工程師盜取原始碼
而且似乎是官方派來的臥底
因為就是利用盜取的code破解民運人士的Gmail
這個就是表面上google所稱的事件

事實上似乎是所有code都被偷了
到這個程度已經危及全公司的生存
所以才會無預警突然宣布,連個談判都沒有
就是為了暫停中國分部,鎖住中國分部所有工程師的權限
免的傷害繼續擴大這樣

跟進Google 德科技業喊撤離中國
迫交IT產品原始碼 擔心機密外流

2010年01月17日蘋果日報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近日丟出震撼彈,稱旗下電子郵件服務Gmail多次遭中國駭客入侵,另至少有20家大公司受到類似攻擊,引發美國關切,也讓西方企業高度警惕。美國務院前天宣布,數日內將向北京提出正式外交照會,要求中方解釋。德國高科技業則稱,若中國政府不改變政策,堅持所有IT產品「必須」交出原始碼,不排除撤出中國市場。

中央社引述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前天報導,除透過網路駭客,中國還利用產品認證、專利權、間諜等,取得情報和技術。北京的德國企業代表憂心機密外洩「已成了歐洲公司將產品出口到中國最大的絆腳石」。據稱,目前已有軟體公司因不願交出程式原始碼,拒絕來自中國的大定單。
代表德國高科技業的利益團體、「德國資訊商業通訊新媒體公會」(BITKOM)總裁謝爾(August Wilhelm Scheer)表示,「如果仍按原計劃,要求特定的資訊安全產品申請認證,迫使公司公開軟體原始碼,創新的公司將從中國外移。」
中國稱為產品把關

中國預定今年5月推行「IT產品強制認證制度」,從2008年公布以來引起多國反彈,因為一旦實施,代表所有 IT產品(不論軟硬體),必須向中國政府「開放原始碼」,否則無法在中國生產、進口和出售。中國歐盟商會在一份文件指出,「與認證本身沒有直接關係的機密產品細節和情報,可能落入中國競爭者手裡」。
中國當局聲稱,要求公開IT產品資訊,是為了確保產品符合標準,讓政府為產品安全品質「把關」。業界卻不認同,因該制度把公司最機密的核心技術,完全向中國政府公開。有部落客表示,此政策猶如「中國人民暗著偷,不如中國政府明著幫你抄」。
「雅虎也是受害者」

美國務院發言人克勞里前天說,這幾天將就Google遭駭一事向北京發出正式外交照會,「這份照會表達我們關切這起事件,並要求中國解釋這件事的發生原因,以及他們打算怎麼處理。」
分析人士指出,很多公司不願承認在中國遭網路攻擊,除了擔心暴露技術弱點外,更怕惡化與中國的關係。「雅虎肯定也是受害者之一」,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情義相挺」的雅虎,在Google發表聲明前,雙方早已就此事進行會談。但流亡美國的民運人士封從德近日在網上發表文章卻指,Google只要大力開發「破網」(協助突破官方封鎖)軟體,就不會失掉近3.5億中國網友,也不會失掉中國市場。
高科技業態度

◎退出中國
˙谷歌(Google):Gmail被中國駭客入侵,將不再審查谷歌中國網站內容,不排除退出中國市場
˙雅虎(Yahoo!):跟Google站在同一邊,反對侵犯隱私權
˙德國高科技業:如果中國堅持要求交出軟體原始碼,不排除退出中國市場
◎無意退出
˙微軟(Microsoft):證實是IE瀏覽器出現漏洞,無意退出中國市場
˙惠普(HP):每家大型企業都會遭駭,不認為是網路防護環境發生改變,無意退出中國市場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放射科醫師:要儘早、經常做乳房X光檢查

放射科醫師:要儘早、經常做乳房X光檢查
24Drs.com (2010-01-13 05:23)
【24drs.com】Jan. 6, 2010 -- 放射科醫師怦擊健康和大眾服務部專家小組的最新乳癌篩檢建議,他們表示,婦女在40歲以後,需要每年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
  
  一個外圍組織專家、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USPSTF)在最近提出的指導原則中,根據現有最佳的證據對健康提出建議,呼籲50歲的婦女開始每隔一年篩檢一次,如果想要更安心再提早開始篩檢。
  
  美國放射學會和乳房攝影醫學會表示,把從40歲開始每年篩檢修改掉是「不明智的建議,而且危險」。
  
  這兩個團體聲稱,這個最新指導原則將導致「每年增加無數不必要的乳癌死亡」,它們呼籲一般風險的婦女要恢復從40歲開始每年篩檢,高風險婦女從30歲開始(甚至提早到25歲)。
  
  USPSTF估計,乳癌篩檢讓60至69歲的婦女受益最大,75歲以上的婦女則沒有證據。對於比較年輕的婦女來說,USPSTF估計,每1,904位40至49歲的婦女做篩檢,可多延長一個人的性命;每1,339位50至59歲的婦女做篩檢可多延長一個人的性命。
  
  這就是爭論所在,女性的乳癌風險從40歲開始急劇上升,USPSTF估計,乳癌風險到50歲時會大到可證實篩檢的「可能危害」,這些危害包括對偽陽性結果的焦慮以及痛苦、不必要的切片檢查等。這個放射線組織表示,40歲時的風險已經能證明所有危害,而早一點驗出癌症,就能避免晚期治療的困難度。
  
  由於婦女在近年來被教導為,只要早期發現,乳癌是最可治癒且最容易治療的,因此USPSTF的指南引起大眾嘩然。健康與公眾服務部部長Kathleen Sebelius馬上向50歲以下的婦女表示,這個建議的指導原則將不會成為政府的健康政策。
  
  現在,放射科醫師已經正式加入了反對陣營,Sloan-Kettering紀念醫院的放射科醫師、美國放射線學會乳房影像委員會女主席Carol H. Lee醫師譴責USPSTF的建議,認為它毫無根據。
  
  Lee醫師在新聞稿中表示,USPSTF的建議是一種倒退的作法,對婦女的健康造成很重大的傷害。40至49歲的婦女中,至少有40%的患者藉由乳房X光攝影檢查而多活了數年。
  
  Lee醫師和同事們在1月號的美國放射線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中措辭強硬地提出放射科醫師自己的準則,建議包括:
  * 一般風險的婦從40歲開始每年定期篩檢乳癌。
  * 因為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母親或姐妹更年期之前罹患乳癌、或是母親和父親的親戚中有人罹患更年期前乳癌,這些乳癌風險增加的婦女要從30歲開始每年定期檢查,但是不要提早至25歲以前。
  * 平均壽命不到5至7年的所有婦女應該持續定期檢查,根據年齡或健康狀況。
  
  雖然USPSTF已經對它原有的指導原則態度軟化,但專案小組仍然建議每隔一年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至於50歲以下的婦女,USPSTF現在表示,應該依個人的情況決定何時開始乳癌檢查,考慮病人整體的情況,包括病人對具體利益和損害的價值觀。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Google考慮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谷歌考慮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華爾街日報 2010年01月13日15:15
谷歌公司(Google Inc.)表示可能退出中國﹐原因是經過調查發現﹐它遭受了據信源自中國的重大網絡攻擊。此舉將成為目前為止美國大公司對中國發起的最引人矚目的責難。

相關調查已進行了幾週﹐兩名知悉調查內情的人士說﹐攻擊針對了34家不同公司或其他機構。

一名知情人士說﹐調查人員正在偵查攻擊是否與中國政府或情報部門有關。這名人士說﹐攻擊引起了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等美國情報部門的注意。

谷歌稱﹐去年12月中旬﹐他們偵測到一次來自中國、針對公司基礎架構發起的非常高技術、有針對性的攻擊﹐這次攻擊導致其知識產權被盜。該公司表示﹐有證據表明攻擊者的主要目的是進入中國人權活動人士的Gmail賬戶。

谷歌發言人拒絕說明其他受到攻擊的公司是哪些﹐只表示正通知這些公司並與美國有關部門合作。美國奧多比系統公司 (Adobe Systems)發言人週二說﹐這家軟件公司曾經遭受過一次襲擊﹐看上去與谷歌所描述的攻擊有關。

谷歌若撤出中國﹐則意味著一家西方公司極為罕見地放棄了幾乎被所有大企業視為世界最重要市場之一的中國市場。截至去年6月﹐中國擁有3.38億互聯網用戶﹐ 超過任何其他國家。它公開表示正在考慮撤出中國這件事本身﹐也有可能激怒中國當局。谷歌的聲明可能令其他一些科技公司面臨的情勢複雜化﹐這些公司本身就對被視為中國政府幫手一事很敏感。

谷歌表示﹐未來數週將就如何在沒有審查的情況下運營在華業務與中國政府談判。長期以來﹐審查都是擁有在華業務的西方網絡公司的一個肉中刺。谷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David Drummond)在博文中表示﹐公司已經決定不願意繼續審查中文網站Google.cn上的搜索結果。

多姆德寫道﹐我們認識到﹐這很有可能意味著公司將不得不關閉Google.cn﹐還有我們在中國的辦公室。

記者未能立即聯繫到中國官員置評。中國政府過去曾反復為它處理互聯網的措施進行辯護﹐並駁斥了有關中國針對外國實體發起網絡攻擊的指責。

兩名知情人士說﹐谷歌公司高層也對聲明展開了激烈辯論。谷歌首席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擔心此舉可能會造成不利反響﹐但谷歌創始人之一布林(Sergey Brin)對在中國的運營一直有所擔心。

谷歌在2006年推出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n﹐同時同意審查部分搜索結果﹐此舉激起了人權團體和反對任何限制互聯網行為的網絡行業人士的激烈批評。谷歌與中國政府的緊張關係很快開始﹐並在2009年升級。這一年﹐中國官員譴責谷歌﹐稱它的網站有黃色內容。谷歌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從去年3月前後起就基本上無法從中國境內登陸。

谷歌採取這個措施之前﹐它一直在跟中國官方就多項谷歌服務在中國的問題進行談判。為安撫中國官員﹐去年谷歌同意刪除其中國網站主頁上的一些鏈接。

公司表示﹐看上去只有兩個Gmail賬戶被人攻入。一位谷歌發言人說﹐谷歌的所有服務都沒有受到嚴重的干擾。

多姆德寫道﹐這些攻擊、攻擊所揭示的監視行為﹐以及在過去一年試圖進一步限制網絡言論自由的行為使得谷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我們應該評估中國業務運營的可行性。

如果谷歌決定繼續在中國運營﹐那它威脅要退出中國的舉措有可能會惡化其與中國有關當局之間本來就不友好的關係。中國政府掌握所有在中國運營的互聯網公司的生殺大權﹐可能最終還是會迫使谷歌撤出中國。谷歌在中國的業務並不僅限於搜索服務﹐舉例來說﹐中國一些電信運營商就計劃出售使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

人權活動人士支持谷歌的聲明。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發表聲明說﹐谷歌的決定彰顯出言論自由和網絡隱私權的重要性。

一家國家安全事務公司Defense Group Inc.下屬的情報研究與分析中心(Center for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Analysis)主任穆爾維農(James Mulvenon)說﹐這些攻擊似乎是通過至少6個位於台灣的網絡地址發起的﹐這是中國黑客掩蓋其身份的慣用策略。

穆爾維農說﹐這些黑客還盜用了位於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Rackspace公司的網絡地址﹐該公司是美國最大的互聯網服務托管提供商之一。黑客將從谷歌和其他公司盜取的數據轉到聖安東尼奧的站點﹐然後再發送至海外。

Rackspace的一名管理人員說﹐公司的一台服務器受損無法使用﹐我們積極協助針對這起網絡攻擊的調查﹐與受影響的各方通力合作。

加拿大安全咨詢公司SecDev Group 的負責人Rafal Rohozinski說﹐攻擊者使用了至少七種攻擊代碼﹐以鑒別並從谷歌竊取數據。這家公司去年發現了一起中國針對達賴喇嘛(Dalai Lama)的大規模間諜活動。

知情人士稱﹐谷歌遭受的攻擊與達賴喇嘛辦公室以及許多外國大使館的電腦早些時候受到的攻擊類似。研究人員監測到這起攻擊﹐並將其命名為“幽靈網” (GhostNet)事件。事件中﹐受害者收到看上去像是認識的人發送的電子郵件﹐但實際上是出自黑客之手。當收件人打開附件時﹐一則計算機代碼就會自動安裝在受害人的電腦上﹐令黑客得以控制電腦。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 在一份聲明中說,谷歌已經把相關指控告知了我們﹐此事引發了非常嚴重的擔憂和質疑。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對此作出解釋。對網絡空間運作的信任對一個現代社會和經濟體非常重要。美國政府一位官員說﹐還沒有聯邦網絡系統受襲擊事件影響的相關報告。

谷歌在中國的收入規模相對較小﹐該公司2008年總收入近220億美元﹐分析師們預計來自中國的收入只佔其中很小比例。但中國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令它對於谷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谷歌試圖擴大其在全球搜索及搜索廣告領域的統治地位。

2009 年第三季度﹐中國搜索市場總收入為人民幣20億元(合2.9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截至該季度﹐谷歌的市場份額為31.3%﹐百度為 63.9%。研究公司易觀國際(Analysys International)的數據顯示﹐其他競爭對手目前的市場份額均不足1%。

去年9月﹐谷歌遭遇又一次重大挫折﹐它於2005年從微軟(Microsoft Corp.)挖來負責中國業務的李開復離職﹐創辦自己的中國互聯網投資企業。

谷歌可能會走上其他一些互聯網公司的老路﹐如eBay Inc.和雅虎(Yahoo Inc.)﹐這些公司近年來都放棄了在中國擴張的計劃﹐不過都沒有像谷歌這樣以公開批評的方式進行。eBay和雅虎都將在中國的分公司轉讓給了中國公司﹐換取股權。

外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全都處境艱難﹐既要面對嚴酷的商業競爭﹐又要面對中國政府的管制和審查。

不過﹐人們公認無論外國公司在中國面臨多麼繁雜的限制和挑戰﹐這個市場實在是太大了﹐以至不容放棄。出於這樣的考慮﹐一些外國公司在中國不得不接受他們在其他國家或許不會忍受的條件。

谷歌可能會是近年來明確指出自己曾經願意做出的妥協並撤出中國的最知名的西方公司。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之後﹐許多外國公司退出了中國﹐不過後來大多又重返這裡。

Jessica E. Vascellaro / Jason Dean / Siobhan Gorman

谷歌聲明原文

婦產醫學會驚爆政府勸不聽

「孕婦應全面禁打!」婦產醫學會驚爆政府勸不聽
2010年01月13日 壹蘋果
新流感疫苗自去年11月開打至今,傳出23例疑似疫苗致死案例,引起民眾恐慌。最新一期《壹週刊》調查發現,孕婦施打疫苗的不良通報也十分嚴重,至今已有13名孕婦疑似因施打疫苗,造成死胎或流產。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驚爆:「醫學會最初就建議懷孕三個月內的不要打疫苗,因為疫苗可能會傷害胎兒,但疾管局一直說全部孕婦都可施打,還把孕婦列為優先施打對象。」現在醫學會更建議,所有孕婦應該緩打疫苗,衛生署疫苗政策該重新檢討!


衛生署去年11月16日將孕婦列為第二優先施打對象,至今有16件不良反應,其中死胎7件、自然流產6件、胎兒顱內出血和胎兒窘迫各一件,未知懷孕接種產生不良反應1件。這些孕婦媽咪有的懷孕不到三個月,有的懷孕已經滿九個月,卻都再施打疫苗後發生不幸。胎兒真正死因還在調查中,但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說:「衛生署疾管局要求每個孕婦都要打疫苗,也多次打電話來關心,希望學會支持此政策。但學會一開始就建議,懷孕三個月內的孕婦不要施打,新流感是新病毒,不知會對胎兒造成何種反應,打疫苗多少會發燒,只要產婦燒到38.3度,就會對胎兒中樞神經造成不良影響。」兩個月過去了,蔡德鴻更強硬認為,應該建議所有孕婦都暫時不要施打疫苗!其他婦產科醫師也支持懷孕三個月內不要施打,懷孕中、後期的孕婦則意見不一,但多數贊成「如果不是常出入公共場所,就不要打疫苗。」
仿單 避重就輕

根據國光和諾華說明書(仿單),二家藥廠推出疫苗前,都曾經做過兒童、成人和老人的人體實驗,但就是沒有針對孕婦做過。對於孕婦是否能施打疫苗,諾華只是保守的註明:「目前並無Focetria(疫苗名)使用於懷孕婦女的資料...如果認為是必須時,可考量正式建議在懷孕期間使用。」國光則直接寫著:「已有超過兩千名孕婦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研究報告顯示,並無對胎兒造成任何影響。但無接種於孕婦是否傷害胎兒或影響生殖能力的報告...」國光拿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孕婦人體實驗,當施打新流感疫苗的參考資料,專家質疑不夠謹慎。疾管局對此表示,了解醫界的意見,但當初主流意見建議孕婦全面施打,因此鼓勵孕婦施打政策不會改變,並認為台灣1.4萬孕婦接種後,出現16件不良反應,比率很低。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每天看電視逾4小時 心血管死亡率增80%

每天看電視逾4小時 心血管死亡率增80%
更新日期:2010/01/12 08:04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1日專電)你長時間看電視嗎?小心成為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一項醫學研究指出,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每天看電視不到2小時的人,大幅提高80%。


英國媒體引述報導,澳洲研究人員對8800名成人的生活型態,進行長達7年的調查研究,研究人員測量參與者的膽固醇與血糖指數及他們看電視的時間。


不將抽菸與高血壓等因素算在內,研究期間有87人死於心血管疾病,125人死於癌症。


研究結果指出,每天即使只看電視1小時,死於心臟病的機率就會提高約20%。


負責這項調查的鄧史坦教授(Prof David Dunstan)說,許多人的日常生活是從一張椅子,再換到另一張椅子,或是從車子裡再坐進辦公室,再坐在電視機前。


他說,即使身體健康,長時間坐著不動,對血糖或血脂肪都會有負面影響,呼籲大家儘量不要長時間坐著,以免罹患心血管疾病。


這項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990111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劉小弟 國光 DIC

更精確的說DIC是死亡的時候的症狀
至於什麼原因引起DIC才是重點
不然的話每個人的死因都寫呼吸停止就好了

劉小弟死因 難判斷與疫苗有關
【聯合報╱記者白錫鏗、喻文玟、劉惠敏/連線報導】

2010.01.10 03:53 am


七歲劉姓男童疑因施打新流感疫苗死亡,檢方昨公布法醫研究所初步結論,指劉童是因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DIC),導致腦幹出血死亡,已檢驗四十五種以上病毒、細菌,尚未確認有致病原,最快兩、三周內完成鑑定報告。

但醫界人士認為,DIC是否和疫苗有關也還是不明朗,建議公布病理切片、讓全國病理專家一同解讀。劉爸爸昨天透過台中市議員張耀中表示,「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不是原因,是死亡結果」,到現在他還不知道兒子的致命原因。

張耀中說,劉小弟有美國公民身分,美國在台協會已針對劉小弟之死,發函我外交部,要求知道劉小弟確切死因。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長陳耀昌說,DIC應是引起劉小弟腦幹出血的原因,他判斷,劉小弟DIC的原因應是感染,現在難論與疫苗有無關連。

不過,中國醫藥大學附醫感染科主任王任賢說批評,引發DIC原因很多,法醫報告「有講跟沒講一樣」,不如公布切片,讓全國病理醫師鑑定,盡快查出是否和國光疫苗有關,無關則還國光清白。

去年十一月十九日,劉姓男童注射新流感疫苗後,腳底、腳踝出現紅疹,一個月後不治;父母懷疑兒子死因與新流感疫苗誘發自體免疫疾病有關。

檢察官陳佞如上月廿四日率法醫解剖相驗,法醫研究所目前尚未完成鑑驗,但外界傳言已有鑑定結果。台中地檢署檢察長張斗輝恐外界以訛傳訛,因此昨天先公布已知的初步結論。至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的原因,經過檢查,檢測四十五種以上病毒、細菌等,均尚未確認有致病原。

小檔案/瀰漫性凝血不全症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DIC)是一種突發性出血功能異常,因為凝血系統受到刺激,開始活化,變成血栓,反而消耗凝血資源,使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繼而引發出血。

台北榮總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說明,DIC是症狀非疾病,致病原因複雜,死亡率高。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陳耀昌說,引發DIC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等,其他原因包括白血病第三型、癌症、廣泛性外傷或燙傷、羊水栓塞、肝臟疾病等。 (劉惠敏)

小弟之死/解剖仍無真相 家屬︰應一次講清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1/10 04:11"

〔記者林良哲、徐夏蓮、魏怡嘉/綜合報導〕台中市七歲劉小弟弟接種新型流感疫苗後死亡,檢方九日首度公佈初步解剖報告,指其因「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DIC)導致腦幹出血死亡。但此一報告讓家屬相當不滿,認為檢方不直接公佈死因,反而將消息一點一點地放出來,簡直是在給家屬壓力,是政治性權謀運作。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尊重司法檢驗結論,但這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不過,疫苗引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的可能性很低,因為疫苗中沒有成分會引發這個現象,不過,這不宜由疾管局表示意見,而應由專家學者跟民眾說明。

全部鑑定報告 還要二至三週

施文儀認為,很多民眾應該都看不懂這份初步報告內容,且造成劉小弟弟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的原因,也還沒有答案,仍無法完全消除民眾對接種新流感疫苗的疑慮。

劉小弟弟去年十一月間接種新型流感疫苗,之後因全身出疹子而送醫,一個月後死亡,家屬認為應與疫苗有關,台中地檢署介入調查,解剖劉小弟弟的遺體,送法醫研究所檢驗。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徐錫祥指出,根據解剖、病理組織及微生物檢查結果,初步研判劉小弟弟是因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導致腦幹出血而死亡。

徐錫祥說,目前正進行困難度較高的法醫病理免疫組織檢驗,預計二到三週內完成全部鑑定報告,詢問家屬意見後,對外公佈。

具美籍 美國在台協會發函要查

但劉父昨天透過張耀中議員表示,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其子具有美國公民身分,美國在台協會已針對其死亡事件,正式發函我國外交部,要求得知確切死因。

台大醫院血液學教授、法醫學研究所所長陳耀昌表示,「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是一個死因,而非原因,造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癌症、感染及體內有大量血塊所引發。

臨床上較常看到「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的病因,是由細菌所引起,初步看來,劉小弟因感染而引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的可能性比較大。據他瞭解,司法單位並沒有培養出細菌,所以才要用更精密的方法找出蛛絲馬跡。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旅外國人健保繳少用多 立院促衛署修法

其實在之前的醫院就有遇過這種病人
還吹噓他的國家健保有多好
結果還不是大老遠跑回台灣看嘛

你們那個健保好像很好的國家
做個檢查排個開刀要等多久
以為偶們不知道嗎?

旅外國人健保繳少用多 立院促衛署修法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1/06 20:04"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6日電)旅外國人參加健保多以第6類人員辦理,政府分擔健保費比例高達40%,使用資源還是繳納保費的2倍,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通過決議,要求衛生署研議修改健保法。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下午審查99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衛生署主管營業與非營業基金部分。

  國民黨籍立委鄭汝芬認為,現行旅外國人參加全民健保,大多以第6類人員身分辦理,當中政府分擔比例高達40%,而這些旅外國人使用的健保資源,還是他們繳納保費的2倍。因此提出主決議要求衛生署研議修改健保法,以符合公平。

  民進黨籍立委黃淑英指出,外國人士與中國大陸人士參與健保也有類似的情形,要求衛生署也應將「外籍人士」列入研議修法的範圍內。衛生署健保局長鄭守夏承諾,將在立法院下一個會期提出相關修法。

  此外,衛環委員會審查衛生署主管營業與非營業基金時,立委發現衛生署將許多應由公務預算編列的經費,都轉而編列在基金預算當中,甚至挪用菸品健康福利捐做公務預算。

  因此,除了部分預算遭到凍結或刪除外,國民黨籍立委、召委侯彩鳳、民進黨籍立委陳節如等人也提出主決議,要求相關預算應在民國100年編列預算時,回歸到衛生署公務預算當中,不得挪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與基金。990106

衛署終於開放民眾自由選擇疫苗

其實這件是一開始就是不透明的政策引發艾爾斯伯格弔詭造成的
跟疫苗本身好壞完全無關

現在連國光都自己跳出來喊冤了
詹啟賢:多次要說明 政府阻攔


國光、諾華H1N1疫苗將全面鋪貨,民眾可選擇施種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1/06 16:1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0106 16:09:10)由於目前國光、諾華二廠牌H1N1新流感疫苗數量充足,指揮中心決定1月9日起民眾可於各合約醫療院所選擇疫苗廠牌。

疾病管制局於1月6日上午與全國各地方衛生單位經過充分討論,決議由於疫苗重新配置至各合約醫療院所相關準備作業須進行,故自1月9日起方開放選擇廠牌;另國小三年級(含)以下需接種二劑之兒童與嬰幼兒,考量接種兩劑不同廠牌疫苗之有效性與安全性尚無明確科學數據,故以接種相同廠牌為原則。

依據最新H1N1新型流感疫苗到貨情況,目前全國國光疫苗以及諾華疫苗之結存量分別為189萬劑以及169萬劑,庫存量充足且二廠牌數量相當。

訊息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