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民生醫院減304床降級

附上舊聞參考
罰留下來收拾爛攤子的人,這樣的制度是否合理?

民生醫院醫師出走 患者被迫轉診
月薪不到10萬 1年離職逾3成 外科剩2人

蘋果
2010年 07月08日

下周起 民生醫院 取消深夜急診
減300病床 專家批「賠錢也該做」

2011年 04月29日 【周昭平╱高雄報導】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將大減床,即起急性病床數由四百○三床減至九十九床,下周一起取消急診大夜班,僅開放上午八時至晚上十時,由於衛生署要求非全天候急診服務不能掛「急診」招牌,院長蘇健裕說:「急診關閉時段會把急診招牌遮住。」醫改團體批評,公立醫院急診有其必要性,「就算賠錢也應該做!」

民生醫院昨發聲明指出,下周急診大夜班關閉後,急診室僅留值班護理及行政護理駐守,協助病患轉診及諮詢,救護車待命。但由於衛署要求非全天候急診服務不能掛「急診」招牌,新名稱尚研議中。

人力補齊須重啟
院長蘇健裕指出,《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規定百床以上醫院須設全天候急診服務,但該院人力吃緊,若硬撐恐面臨開天窗及醫師大量出走危機,「只好忍痛做出減少急診服務時段及病床決定!」目前病床平時僅開放兩百多床,佔床率僅四成多,減床應不影響患者權益。
高市衛生局醫政事務科長吳明正說,民生醫院縮減病床及急診服務是權宜之計,會要求院方補充人力,一旦補齊就重啟全天候急診,「這段期間會加強宣導,也已行文消防局退出急救責任醫院。」

曾主動要求降級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強調,民生醫院屬區域醫院等級,依規定須設置二十四小時急診,若自行關閉大夜急診,會面臨降級處分。對此,蘇健裕無奈說,曾主動向衛署及健保局要求降級為地區醫院,若須重新評鑑會配合。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昨直言,「民生醫院困境凸顯市立醫院經營出問題,衛生局長難辭其咎!」她認為公立醫院急診服務有其必要性,民眾若有需要,就算賠錢也要做;當初開床也經評估,貿然關掉須有配套措施,也要對外做完整說明,「否則讓人難以相信衛生局有能力照顧市民健康!」

「衛生局應檢討」
民眾張山輝說,民生醫院地點好,竟要關掉四分之三病床,連夜間急診也不開,「說不影響民眾就醫權益是騙人的,衛生局應徹底檢討,不然連做護理之家都不見得轉型成功!」


高雄民生醫院轉型規劃
時間:5/2起
轉型項目:
˙減少急性病床數從原403床至99床
˙取消急診大夜班,僅開放上午8時至晚上10時
˙退出緊急醫療網急救責任醫院
收費:維持區域醫院等級收費,門診掛號費50元、健保部分負擔240元
備註:急診關閉時段由值班護理及行政人員協助患者轉診,救護車待命
資料來源:民生醫院、高市衛生局

民生停大夜急診 各方意見不一
2011/04/28 23:24:44
(中央社記者夏念慈高雄28日電)高雄市衛生局為遏阻醫師出走潮,同意市立民生醫院減床及停止大夜班急診服務,各方反應不一。

高雄醫界耆老表示,民生醫院病床數高達400多床,長年為市立醫院龍頭,後受包袱所累,營運績效利潤為新成立市立婦幼醫院所超越,但規模仍居首位。

近來民生醫院急診人力嚴重失血,僅剩2名急診專科醫師,半數工作量得靠內、外科主治醫師輪流支援才勉強維持,卻又引爆支援醫師身心負荷過重的不滿,傳出5月將再有10多名醫師遞辭呈。

前高雄市衛生局長江英隆曾親眼看著民生醫院從幼苗開始茁壯,昨晚電話聽到記者轉述將面臨減床及停止大夜班急診服務的困局,他感慨地說,內心當然很難過,但如果是起死回生必要手段,那也總比走入歷史要好得多吧。

江英隆說,在醫療健保制度轉變下,市區菁華地段的老醫院生存原本就不易,現任衛生局長何啟功想要推轉型長期照護的特色經營,可以試著做做看,前題是市民接受度有多高?尤其是附近社區居民有多支持?

對民生醫院停止大夜班急診,住在附近的住戶說,,如此一來,深夜救護車就不再送急重症,睡眠品質應該比較好一些;但若有中風或心肌梗塞急重症時,得送比較遠一點的醫院急救,會不會延誤治療,也令人擔心。

多數社區居民認為,民生醫院是數十年老鄰居了,未來轉型之路怎麼走,尊重專家看法,但前題是不要破壞社區生活品質。1000428

康健雜誌 十大危險小吃

十大危險小吃 叫鹽酥雞第一名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11.04.30 03:45 am
台灣小吃世界聞名,但康健雜誌昨天揭開十大高熱量危險小吃,其中鹽酥雞居榜首,一百五十克就有近六百卡熱量,美味不見得健康。

康健雜誌根據糖尿病衛教協會資料、營養師評比,按熱量密度排名,十大高熱量小吃,依序為鹽酥雞、蔥油餅、鍋貼、大腸包小腸、滷肉飯、油炸臭豆腐、米糕、肉圓、蚵仔煎和蚵仔麵線。這些小吃,大都高油、高鹽、高澱粉,有人還把它當成正餐,其實對身體不見得健康。

榜首首推鹽酥雞,熱量密度最高,熱量密度為每公克所含卡路里,裹粉酥炸,油脂超高,每天一份,連吃一個月,就會暴肥兩公斤,且消費者無從得知,攤販多少天更換一次炸油。

高熱量小吃二號為蔥油餅,大啖兩片的熱量知多少?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等於吞進一碗飯和二大匙油;吃十個鍋貼,相當吃一碗半的飯加二大匙油。

消費者陳小姐反問:「傳統小吃如做得健康,會不會難吃呀?」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與其等攤商改善,不如從一些撇步防肥,如吃小吃湯類,多喝清湯,而非勾芡的羹湯,吃乾麵,不如吃湯麵;珍珠奶茶的奶精,換成鮮奶;吃魷魚羹,只吃撈麵和魷魚下肚,避免喝光勾芡汁。

康健也推薦五種健康小吃,分別是米苔目、蔬菜類滷味、豆花、潤餅和碗粿,其中潤餅有肉有菜,美味營養兼具,不加花生粉和蛋酥,還可減少一百卅大卡。
每人一天需要多少熱量?吳映蓉說,較少勞動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所需熱量是個人體重乘以卅;需流汗、出力的藍領勞工,就是體重乘以卅五。

舉例來說,體重五十二公斤OL小美,一天所需熱量一千五百六十大卡,她若吃一份一百五十克鹽酥雞,就攝取五百八十五大卡,已佔一天所需熱量三分之一。

康健雜誌指出,新北市及台南市已將小吃熱量彙整成冊,令人眼睛一亮,台北市政府也計畫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認證為「世界美食之都」,政府和商家應多花心思,讓本土小吃更健康。

【2011/04/30 聯合報】

逛夜市 教你享瘦7撇步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11.04.29 03:39 pm
逛夜市如何享「瘦」小吃?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鹽酥雞熱量雖高,但香味誘人,不可能完全不吃。她建議和三五好友分食,而且不要在肚子餓時吃。她也提出7項原則,建議民眾挑對食物無負擔。

原則1:熱量密度低的先吃,湯麵比乾麵好。逛夜市從熱量低、體積大的食物開始吃,米粉湯、魚湯是不錯選擇,選清湯而非勾芡的羹類。

原則2:選擇低熱量烹調的小吃。蒸的比炸的好,燙煮比油煎、碳烤佳。

原則3:勾芡類小吃,湯料要能分離。建議只吃料少喝湯,例如魷魚羹只吃麵和魷魚,避免喝光勾芡湯汁。

原則4:組合式小吃是健康首選。潤餅有肉和蔬菜,兼具美味營養,不加花生粉和蛋酥可減少約130卡熱量,另請店家不放蘿蔔乾和甜辣醬減少鹽份攝取。關東煮和滷味選擇天然食材,避免點熱量與鈉較高的甜不辣、魚板等魚漿製品。

原則5:加強蔬菜水果。吃小吃加點一盤燙青菜準沒錯,但別淋香油及滷肉醬汁。

原則6:選對低熱量飲料甜點。少喝珍珠奶茶,選新鮮現打果汁或愛玉檸檬。

原則7:小份量是關鍵。蚵仔煎、米糕或雞排鹽酥雞等高脂高熱量小吃,小嚐一點就好。

【2011/04/29 聯合晚報】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Omega-3 脂肪酸 增攝護腺癌風險

Serum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 Trial
Am. J. Epidemiol. (2011) doi: 10.1093/aje/kwr027 First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4, 2011

Omega-3脂肪酸 濃度過與不及均傷身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11/04/29調整字級:
Omega-3脂肪酸雖然對心臟有好處,不過濃度過與不及都可能傷害身體。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男人血液若含有高濃度的Omega-3,較容易侵襲攝護腺,罹癌風險是一般男性的2.5倍。

美國佛萊德霍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分析3400多位男性健康資訊,其中一半罹患攝護腺癌。結果發現Omega-3雖可減少身體發炎反應,不過血液含有較多Omega-3者,罹患高侵襲性攝護腺癌風險是其他人的2.5倍,許多富含油脂的魚,如鮭魚等,都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

另外,醫界認為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和心臟病、身體發炎反應大有關連。但這項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期刊」的研究卻發現,血液反式脂肪濃度較高的男性,罹患高惡性度攝護腺癌風險竟然減少百分之五十。至於低惡性度攝護腺癌則和脂肪多寡無關。

研究人員西奧多.布拉斯基表示,這樣的研究結果讓人非常震驚,他們花很多時間不斷確認分析是否正確,結果還是一樣。雖然過量Omega-3脂肪酸可能增加攝護腺癌風險,但整體而言,適量補充魚類還是利多於弊,可幫助預防心臟疾病,對身體健康很有益處。

Omega-3脂肪酸增攝護腺癌風險
世界新聞網 編譯中心綜合26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7, 2011 06:00 AM
洛杉磯時報報導,從魚肉攝取的Omega-3脂肪酸可能和攝護腺癌有關;同一個研究發現,富含反式脂肪 (trans fat)的食物雖然會造成體內壞膽固醇提高,但反式脂肪卻能保護人體,預防罹患攝護腺癌。
該研究報告顛覆Omega-3是一種全方位神奇補充品的想法。

雖然該研究報告結果令人驚訝,研究人員認為,研究結果容許合理的懷疑,他們並不建議,立即根據研究結果改變食譜。

過去的研究顯示,孕婦如果攝取充分的Omega-3脂肪酸,可增加新生兒的智商,並增加心臟的健康。反式脂肪易增加壞膽固醇,增加心臟病的風險。長久以來,這些證據似乎非常有說服力,所以,根據上述研究,停吃鮭魚,改吃大號麥當勞漢堡包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

西雅圖的「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在1994到2003年間,對55歲以上、3461名男人進行追蹤調查,研究他們血液中Omega-3脂肪酸和反式脂肪的數量,受測者中,約半數有攝護腺癌。研究人員本以為Omega-3脂肪酸,會減少罹患攝護腺癌,而反式脂肪可能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但研究的結果正好相反。受測者如果血中Omega-3脂肪酸過高,特別是DHA,罹患嚴重攝護腺癌的機會反而高2.5倍。受測者攝護腺癌不但長得更快,而且比輕度攝護腺癌更易蔓延。

脂肪酸和輕度腫瘤沒有關聯。和反式脂肪量低的受測者相比,反式脂肪數量高的受測者,得攝護腺癌的機會低一半。研究人員25日把結果發布在網路版的「美國流行病學期刊」。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衛署提高醫護人力標準

拒絕血汗醫院/衛署提高醫護人力標準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1.04.25 04:28 pm
依照現行醫院機構設置標準,每個護士可能得同時照顧16個病人,引起外界批評。上周衛生署邀請國內各級醫院代表開會,決議調高醫護人力設置標準,從總人力的每人照顧四床,調為每人照顧三床。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審查衛生署特別預算凍結案,不少立法委員關心國內醫院醫護人員人力不足問題,恐將造成醫護人員過勞,並損及病患就醫住院權益。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指出,依醫院機構設置標準規定,醫院總人力項目中,一名護士得照顧四床。以一百床來計算,就至少得聘請25名護士。但醫護工作採三班輪班制,加上輪休,換算下來,每名護士最多可能得同時照顧16個病患。

石崇良表示,如果每個護士得照顧十幾個病患,確實相當辛苦。為此,衛生署日前開會討論,邀請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等各級醫療院代表以及護理師公會等,與會人士超過百人。

會中達成共識,醫院機構設置標準中的護理人力,將從每人四床提高至三床。換算下來,每百床所需護理人力就從目前的25名護士變成34人,每個護士頂多照護10至12名病患。

除了修改醫院機構設置標準之外,醫事處也將實質照護人力納入醫院評鑑項目中,希望各級醫院都能正視醫療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進而聘請足夠的護理師來照顧病患。

石崇良指出,這項醫院護理總人力新標準即將於年底公告實施。據統計,國內職業登記於衛生署的醫護人員共有12萬多名,新制上路後,差不多得加聘3萬多名的醫護人員。

石崇良坦承,想讓醫院多花點錢在人力成本上,確實很不簡單,此案前後討論了六年多,才獲得共識。未來衛生署將著手提高健保點值,讓各醫院更願意多聘些足額的護理人員。

【2011/04/25 聯合晚報】

衛生署修訂「醫院評鑑」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有關醫事人力配置之規定,未來將持續檢討修正,改善醫院內的工作條件。
衛生署於100年1月19日公告修正之「醫院評鑑基準」,已將所有醫事職類之人力配置納入規範,並將「醫師」、「醫事放射」、「護產」、「藥劑」、「醫事檢驗」、「營養」及「復健人力」等7條醫事人力項目列為必要項目。未來醫院評鑑之醫事人力,將不再只看評鑑當天的數字,將以過去一段時間(如3~4年)之人力平均數,作為評量的依據,醫院如於該段時間內,未達人力配置必要項目標準,且實地訪查當日亦未符合標準,將被評為「評鑑不合格醫院」。
此外,「醫院評鑑基準」亦訂有「醫院須遵守『勞動基準法』等相關勞動法規」之規定。目前除醫師外,其餘醫事人員皆已納入勞動基準法規範。因醫師之業務性質具有持續性、緊急性與不可預期性,加上工作時間亦不固定,工時不易認定,故難以適用勞動基準法有關於工時認定及相關之限制。惟衛生署已於「教學醫院評鑑基準」,規定住院醫師的照護床數應於15床以下,且值班至多3天1班;以及於「醫院評鑑基準」,規定醫院須對醫師的診療能力及工作量,定期作客觀的評估,如訂定各科醫師之合理醫療服務量等,以保障醫師的勞動條件。
另衛生署刻正研擬修正「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對於醫事人力之配置,已於99年12月至100年1月舉辦之醫事人力需求推估論壇中,與各醫事相關團體密集討論,研議人力標準方案,並依其各職類醫事人力配置之建議,分別於100年3月28日及4月22日召開醫療機構人力標準會議,對於修正條文內容,進行大體討論後,實質逐項討論。目前已完成醫師及護產人員之修正,醫院之護產人員總人力已從「一般病床,每4床應有1人以上」修正為「一般急性病床,49床以下者,每4床應有1人以上;50床以上者,每3床應有1人以上」,特殊病房部分亦有修訂。
未來衛生署除將依據前揭論壇各個醫事職類團體建議事項,持續修正「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及「醫院評鑑基準」之醫事人力配置外,並再針對「醫院評鑑」之醫師工時規範,以及三班護理時數(護病比)進行修訂,並加強實地查核,以改善醫療機構內的工作條件,進而增進醫療品質,加強病人安全維護。

醫院護士人力標準 提高3分之1
人間福報 2011/4/26 | 作者:張雅雯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多名立委質疑醫院護理人力過於吃緊,衛生署表示,與醫界已達成初步共識,將修訂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護理人力從每人照顧四床、降為每人照顧三床。

衛生署長邱文達昨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詢答時表示,上周五邀請各級醫院代表召開會議,對調整護理人力與病床比達成共識。醫事處長石崇良說明,實質的配置要計算三班排班、輪休,因此既有規定為每人照顧四床,實質上是照顧十六床;若改為每人照顧三床,實質上每人降為照顧十至十二床。

石崇良表示,若以一百床規模的醫院來看,原本每四床要有一名護理人員,等於醫院內至少需要二十五名護理人員,新規定使得護理人員需提高到三十四名,估計全台醫院須增加三分之一的護理人員。

這個作法可改善護理人力吃緊的問題嗎?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呂月榮並不看好,她表示,統計顯示已有七成六的醫院,早就符合三床配置一名護理人力的標準,因此修改標準與現況沒有太大差別;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只是設立醫院的基本門檻,與醫院評鑑標準相較屬於低標,比如醫學中心的評鑑標準是兩床要有一名護理人力、區域醫院則是二點五床一名護理人力。

此外,醫院評鑑三年前首度訂出護病比,也就是一名護士合理照顧的病人數,呂月榮表示,目前每名白班護士合理照顧人數訂為八至十一名患者,但始終迴避夜班的合理護病比,導致夜班一名護士平均照顧超過二十名患者,呼籲衛生署正視並訂出合理範圍。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Alzheimer's disease 新定義

很重要的舊聞一枚

New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Guidelin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http://www.alz.org/documents_custom/Intro_Diagnostic_Recommendations_Alz_proof.pdf

The Washington Post: Guidelines call for diagnosing early Alzheimer’s
The New York Times: Guidelines Allow Earlier Definition of Alzheimer’s

號稱會讓美國診斷為 Alzheimer's disease 的人整整多一倍
雖然並沒有明確指出早期疾病的診斷方式

不過之前已經有很多影像證據可以發現早期疾病,現在擴充過的新定義預料將會把這些納入

診斷阿茲海默症新指南
美聯社1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0, 2011 06:00 AM
美國近30年來的第一個關於診斷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新指南,確定了這種疾患的初期階段,為更快地發現和治療老年失憶鋪平了道路。
該指南反映了當代科學界對這種疾病的看法: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智力逐步衰退的過程,在症狀出現之前很多年,病患大腦就已受到損害。新指南敘述了這種疾患發生的三個階段:初期大腦的變化,輕微的認知障礙和痴呆症的全面發作。

然而,新指南並未建議醫生如何改變他們現在評估和治療病人的方法。新指南指出,雖然新的大腦掃描法和血液、脊髓液的檢測法,據說能發現初期的阿茲海默症,但它們仍然只是研究的工具,並不能馬上用於臨床。

全國老年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f)阿茲海默症計畫主管費爾普斯(Creighton Phelps)表示:「宣布這些實驗性的生物標記測試,已經證明能有效地用於普通病患的治療,還為時過早。」

該中心與「阿茲海默症學會」組織幾個專家小組編寫的這份指南,於19日刊登在阿茲海默症學會的期刊「Altheimer's & Dementia」上。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失憶症,美國約有540萬、全世界至少有2600萬該種病患者。

阿茲海默症學會科學部主任蒂斯(William Thies)說:「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人數至少可能跟阿茲海默症患者一樣多,甚至可能更多。」

甚至在輕度認知障礙出現之前,病患的大腦已經發生變化,如血小板凝結和神經內的蛋白質纏繞,這些可能是阿茲海默症開始出現的徵兆。

早期肺癌篩檢 低劑量斷層掃描才有效

國外是建議較高風險的再做這種低劑量CT早期肺癌篩檢
不過阿,記者大人,您拼錯字啦!
抓肺癌 低劑量斷層掃描才有效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1.04.22 07:03 pm
國內許多大型醫院、健檢中心常以正子造影、核磁共振等精密儀器為號召,吸引民眾上門接受肺癌檢查。但國內多名肺癌專家今天呼籲,便宜的「低劑量」斷層掃描才是篩檢肺癌的有效工具,其餘昂貴檢查反而誤事,延誤早期治療契機。

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上午舉辦「肺癌—國人癌症的頭號殺手」記者會,邀請副總統蕭萬長,以及中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彭汪嘉康等國內肺癌權威出席。

楊泮池指出,肺癌若能早期診測,治癒機會非常高。一項國外大規模研究顯示,「低劑量」斷層掃描檢驗是有效篩檢初期肺癌的工具,檢查靈敏度最高。

撰寫「「肺癌—國人癌症的頭號殺手」手冊的召集人楊泮池強調,目前唯一可以早期篩檢肺癌的工具就是「低劑量」斷層掃描,但有輻射暴露之虞,因此建議最好不要打顯影劑,以減少輻射的暴露量。

所謂「低劑量」斷層掃描是指沒有注射顯影劑的斷層掃描,輻射暴露值較低,照射一張約是20張X光片的暴露量。而使用顯影劑的常規斷層掃描,則約100張X光的暴露量。

「對於早期肺癌篩檢來說,核磁共振(MIR)絕對沒有用、正子掃描(PIT)同樣沒有用!」楊泮池強調,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是目前肺癌檢查最靈敏的工具,可偵測到0.3公分的肺部病變。

楊泮池強調,坊間許多健康檢查(如正子掃描、核磁共振)價格昂貴,做一次好幾萬元,但如果用來篩檢肺癌,其實是不正確檢查方式,不但難發現肺部腫瘤,還容易錯失早期診斷的時機,民眾千萬不要被誤導。

有人不管有沒有問題,都喜歡做電腦斷層,楊泮池相當不以為然,相當反對。他說,這好像在住輻射屋一樣,非常危險。

蔡俊明指出,有肺癌家族史、抽菸習慣的民眾接受健診時,應主動要求做「低劑量」斷層掃描。至於一般民眾,40歲以後,進行定期健檢時,也應該多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一次約4000元。

【2011/04/22 聯合晚報】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男無名指比食指長 較有女人緣

雖然怎麼看都很有'英國研究'的影子...
不過既然刊出來了.....
男無名指比食指長 較有女人緣
CNA 2011/04/20 10:06:00
(法新社巴黎20日電)據今天發布的研究顯示,如果男性的無名指比食指越長,越吸引女性。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科學」(Biological Sciences)期刊的報告,揭露胎兒接觸男性荷爾蒙、發展身體特徵以及對異性感觀等錯綜複雜的關係。

在進化心理學的旗幟之下,近來新興的身體研究主張,形成人類行為的驅動力受「先天」影響比「後天」還大。

先前研究顯示,無名指與食指長度比例,特別是右手,是顯示人於胎兒時在子宮內接觸睪固酮多寡的可靠指標。

較長無名指與較短食指,差距越大,受荷爾蒙影響也越大。

在這最新研究中,日內瓦大學佛登茲(Camille Ferdenzi)率領科學家設計一套實驗,研究女性是否會被接觸較多睪固酮的男性---對稱的臉型、低沉的聲音、特定的體味-- 手型很「男性化」--所吸引。

80多名年齡18-34歲的女大學生,看過49位同齡男子照片,要她們評估誰比較「陽剛」、並具吸引力。

研究也讓一小群婦女,聆聽男子錄音聲,並把置於腋下24小時沾有男性體味樣本的棉花讓她們聞。

佛登茲在訪問中說:「目的是想瞭解男性為何受吸引」,以及是否至少有些特質「與胎兒環境有關」。

她在電話受訪中說,視覺測試結果非常明確。「接觸睪固酮越多者,無名指比食指越長,相貌也被評為較具吸引力。」

「我們還發現,吸引力與對稱臉型很有關連。」(譯者:中央社王黛麗)1000420

林口長庚 台北榮總 被揭血汗醫院

林口長庚 台北榮總 被評血汗醫院
「護士如戰鬥陀螺 藥師如機械手臂」

蘋果 2011年 04月21日 【許佳惠╱台北報導】民間團體醫療改革基金會昨公布「血汗醫院」評鑑結果,林口長庚、台北榮總等醫學中心分別被評為第一名及第二名,林口長庚護士被喻為「戰鬥陀螺」,一人要照顧八到九名病人;北榮藥師則被形容是「機器手臂」,四點八分鐘內要調配好藥品。衛生署昨強調,下月上路的新評鑑制度,將把護士、藥師人力列為必要項目,醫院只要不合規定將無法通過評鑑。

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昨表示,該會是根據衛生署公布醫學中心的評鑑項目,按評分制定不同的加權比重算出「血汗醫院」排名。結果顯示前三名依序為林口長庚、台北榮總、高雄榮總,台大、新光醫院則並列第八。其中林口長庚護士最辛酸,日本護士平均一人照顧七名患者,林口長庚護士要照顧八到九人,負荷量是日本的一點二八倍,獲頒「戰鬥陀螺獎」。北榮藥師每人每天配藥一百張以上,平均四點八分鐘要配好一包藥,比日本一名藥師配藥四十份、每張花十二分鐘,工作量高出一點五倍,獲「機械手臂獎」。

給藥難免忙中有錯
醫改會副董劉梅君表示,健保總額每年成長百分之三,但醫院的人事費用卻逐年減少,未聘足夠人力,容易導致醫療人員過勞。醫改會呼籲醫院評鑑應提高護士、藥師人力標準,對評鑑不合格的項目訂出覆評機制,促使醫院改進。
一名不具名的北榮藥師表示,每天上班像打仗,雖調配處方會有雙重確認機制,但難免忙中有錯,偶爾會出現給錯藥情事;另名不具名的長庚護士則抱怨,夜班人力非常吃緊,同事流動率高。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祕書長呂月榮說,林口長庚護理人力不足,僅是冰山一角,據該會調查,國內醫院有近九成招募不足護士。

批醫改會污衊名譽
被點名的北榮、長庚醫院昨紛喊冤,指醫改會引用的是舊資料、不符現況。北榮藥劑部主任周月卿指醫改會引用的是四年前舊資料,現平均調劑時間約十分鐘,非四點八分鐘,藥師也沒不足。長庚醫院也發聲明指該院護理人員排班都符合《勞基法》,絕無損害護理人員權益。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祕書長吳明彥表示,醫改會所謂的血汗醫院評比,加權比沒公定標準,污衊醫院名譽,該會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衛署新評鑑列考量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回應,過去醫院評鑑只看總分,即使醫院護士、藥師人力不足,只要其他項目分數高仍可能過關,下月上路的新制評鑑,已把護士照顧病人的病護比與藥師處方箋比等全列醫院評鑑必要項目,若沒通過,就是死當,過不了評鑑,醫院可能被降級,減少健保給付,應不會再發生護士、藥師人力不足的問題。

護士每多顧一人 病患死亡率增7%
蘋果 2011年 04月21日 藥師、護理人力不足恐影響民眾就醫品質,讓打錯針、拿錯藥的機率變高。振興醫院護理部主任孫吉珍說,據美國研究,護士合理的病患照顧量為四到六人,每多照顧一人,病患死亡率就提高百分之七,建議透過醫院評鑑和健保給付改善現況。

政府漠視窘狀
北縣藥師公會前理事長李穎華說,過去就曾傳出醫院藥師工作太累,把香港腳藥膏開成眼藥膏情事。他指出,醫院藥師薪水不到五萬元,還要輪夜班,出錯比率當然較診所或社區藥局還高,建議民眾拿到藥後應再核對,以免吃錯藥。
孫吉珍表示,各醫院都鬧護士荒,幾乎有投履歷就錄取;台灣大夜班護士常一人照顧十幾個病人,遇緊急情況分身乏術,恐造成錯失搶救機會,過去也曾傳出醫院發生打錯針事件。
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祕書長呂月榮說,護理人員最不滿意的就是付出與收入不平等,紛紛轉往空姐、保險、藥廠或美容界發展,政府不重視此問題,最終受害的會是國人。

影響民眾權益
退休公務員吳明忠表示,到大醫院窗口領藥,感覺低頭配藥的藥師,忙到連正眼都沒法瞧病患一眼。家庭主婦陳淑真也指,帶孩子就醫打預防針,都是得排隊,護士人力真的不太夠。記者許佳惠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未依仿單用藥 可藥害救濟

以台廠藥仿單的水準,這個的確是好消息
未依仿單用藥 可藥害救濟
條件放寬 三讀通過 但須符合醫學原理

蘋果 2011年 04月20日 【何哲欣、甯瑋瑜╱台北報導】立法院昨三讀通過《藥害救濟法》修正案,未來只要醫師根據醫學原理開藥,但民眾用藥出現問題,即使不是藥品仿單載明的適應症,仍可申請藥害救濟。據衛生署訂定的《藥害救濟給付標準》,若因藥害致死或極重度障礙,最高可獲200萬元給付。提案修法的民進黨立委黃淑英說,修法後更能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救濟金累計逾2.2億
現行《藥害救濟法》規定,民眾因正當使用合法藥物產生藥害,經衛生署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審議後,若認定是因藥品的不良反應導致死亡、身體障礙或嚴重疾病,都可申請藥害救濟,但若用於非仿單載明的適應症就不得申請。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組簡任技正戴雪詠說,新法上路後,醫師未依藥品許可證所載的適應症或效能使用藥品,只要符合用藥時的醫學原理及適當性,民眾可依法申請藥害救濟。
藥害救濟基金會諮詢宣導組組長遲蘭慧說,藥害救濟制度1999年上路至今,申請案共1464件,1200多件已完成審議,5成獲救濟,累計給付逾2.2億元;未獲救濟的613件,有3成屬適應症外使用。常見救濟給付的藥品成分有3類,包括痛風藥Allopurinol、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與Phenytoin,及抗結核病藥Isoniazid、Pyrazinamide、Rifampin。

抗癲癇藥致全身潰爛
黃淑英舉例,以藥害救濟給付案可疑藥品排第2名的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為例,去年5月《蘋果》曾報導,桃園一名徐先生吃到含此成分的藥,導致全身過敏起水泡潰爛,連生殖器都爛掉,差點喪命,卻無法申請藥害救濟,但修法後就可申請。

藥害救濟資訊
●原則:正當使用合法西藥卻發生不良反應,導致死亡、障礙或重病時,可提申請,經審議通過可獲救濟
●給付金額:死亡200萬元,極重度障礙上限200萬元、重度上限150萬元、中度上限130萬元、輕度上限115萬元,嚴重疾病1萬至60萬元
●累計給付金額:2億2千多萬元
●上路時間:1999年
●諮詢:02-23584097
●救濟金來源:600家有西藥許可證的藥廠,提撥前一年藥品銷售額的千分之0.4
資料來源:衛生署、藥害救濟基金會

醫師開藥吃出問題 也能藥害救濟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羅印冲/台北報導】 2011.04.20 04:03 am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藥害救濟法修正案,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過去有三成申請案不予給付,都是因為適應症外使用藥品被駁回,法案通過後,對民眾更有保障。
「適應症外使用藥品(off-label use)」在臨床上頗為常見。提案立委黃淑英舉例,阿斯匹靈本治療疼痛,後來醫界發現,微量阿斯匹靈可治療心血管疾病,雖然藥廠並未申請新藥證,卻已是公認的療效;新法通過後,未來心血管病患只要依照醫師指示服用阿斯匹靈,吃出問題也可依法要求藥害救濟。

黃淑英說,依修法前條文,民眾照醫師囑咐吃藥,一旦吃出問題,卻因不符合適應症,無法申請藥害救濟,非常不合理。修法新增但書,只要醫師開藥符合醫學原理及用藥適當性,就適用藥害救濟條件。

製表/施靜茹
藥害救濟基金會諮詢宣導組長遲蘭慧說,過去每年約接獲約100到200件申請案,但去年高達260多件,主要是民眾愈來愈有藥害救濟觀念。基金會成立迄今,已接獲1464件申請案,共核可635件,平均救濟金額每件1萬元至60萬元,認定因藥害致死者,最高可獲賠200萬元。

根據該基金會統計,過去有三成申請案不予救濟,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未依藥物許可證的適應症用藥。衛生署對申請藥證嚴格把關,有些醫師對藥品,會以「適應症外使用」開給病人。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關尚勇舉例,卡巴氮平是癲癇用藥,但不少骨科醫師用來治坐骨神經痛,或牙醫用來治三叉神經痛。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簡任技正戴雪詠表示,抗癲癇藥卡巴氮平對付三叉神經有效,但若申請改善頭痛適應症,就不可能過關,因為藥效強,可能導致強烈副作用。

遲蘭慧指出,藥害救濟法2000年通過後,第2年成立基金會,每年約有600家領有西藥許可證的藥廠,提撥銷售額千分之0.4比率金額,一年約3億元基金,去年實際撥款2億2千萬元。

申請藥害流程

民眾上網或打電話,填具申請書後,備妥身分證明文件和病歷摘要(死亡者可由繼承人代申請),送藥害救濟基金會,先由專科醫師初步審查,再交衛生署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審議,通常需150至180個工作天。

●藥害救濟基金會電話02-2358-7343

●網址http://www.tdrf.org.tw/

原能會併科技部 主委憂核安

原能會併科技部 主委憂核安
CNA 更新日期:2011/04/18 20:09
(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18日電)近來核安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明年政府組織改造後,核安業務移轉新成立的科技部。原能會主委蔡春鴻說,將來核安責任的確在科技部,「適不適合是另外一個問題」,他覺得很無奈。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今天下午偕同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台電總經理李漢申等單位主管,前往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

日本福島核災引爆核安問題,國民黨籍立委陳淑慧表示,明年1月1日行政院組織改造後,原能會將併入科技部,從獨立的行政院機關變成科技部下屬單位,她擔心會影響核安工作檢查。

蔡春鴻說,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核能管制單位)的主管機關是經濟產業省,在日本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已經決定把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與原子力安全委員會合併(政策制定單位),不再隸屬經濟產業省。

不過,蔡春鴻說,明年行政院組織改造後,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會併入科技部的核能安全署;他坦言「這是無奈的組改」。

原能會核能管制處長陳宜彬在中場休息時向中央社記者解釋,原能會併入科技部成為核能安全署,人員200 餘人移撥,原能會從行政院二級機關變成三級機關,不僅獨立性有問題,要啟動緊急計畫時,核能安全署長有沒有能力邀集中央部會進行跨部會協調?不無疑問。

同時,原來的核能研究所800、900人則被移撥至明年成立的經濟及能源部另成立能源研究所,可是核安單位人員只有個位數移撥至科技部的核能安全署。

陳宜彬說,未來核安只是科技部的一小部分業務,在對照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與原子力安全委員會合併的改變,他很擔心改組後的核安管制工作是否能運作順暢。1000418
(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100年4月18日)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微西弗

每小時0.2微西弗時是台灣發佈「警示」的標準,每小時2微西弗停課;每小時20微西弗則停班 *
不過呢;

http://www.rainews24.it/it/news.php?newsid=151021%3Cbr%3ETokio,%2016-03-2011

Roma piu radioattiva di Tokyo. E' la sorpresa delle analisi effettuate dalla squadra della Protezione civile italiana, composta da sei persone, giunta oggi nella capitale nipponica.
I rilievi fatti dai tecnici - comunica l'ambasciata italiana - danno una radioattivita di fondo misurata sul tetto dell'ambasciata di 0.04 microsievert/ora.
Per riferimento, il valore di radioattivita ambientale tipico della citta di Roma e di 0.25 microsievert/ora.

羅馬的背景值是每小時0.25微西弗

Hong Kong, Cornwall Radiation Beats Tokyo Even After Japan Nuclear Crisis

香港的背景值是每小時 0.14 微西弗

Foodstuffs also contain radiation, and a 135- gram (4.8-ounce) bag of Brazil nuts has a dose of about 10 microsieverts
巴西胡桃除了是堅果當中營養相當高的以外
Radium 含量也是一般食物的1000倍
135公克就有 10 微西弗
Radium - 鐳

The highest level of background radiation is in the state of Kerala and city of Chennai in southern India, where people receive average doses above 30 millisieverts per year, or 3.42 microsieverts an hour, according to the 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India has vast amounts of thorium in its soil. A millisievert is 1,000 microsieverts.
位於印度南部的金奈市的天然輻射含量是全球之冠,在那裡人們接觸的輻射量高達每小時3.42微西弗
Thorium - 釷

Facts about radiation
1毫西弗(mSv)=100毫侖目(mrem)=1000微西弗(μSv)
紐約中央車站=1.2毫西弗(mSv)=1200微西弗(μSv)
The US Capitol Building in Washington DC (白宮)因為是花崗岩構成所以背景輻射也偏高
uranium - 鈾

而2011年 03月16日 東京輻射超21倍 全球股災 日股跌幅10.55%
日股下殺,引領亞、歐、美股接連上演骨牌效應。歐股昨一開盤全面下殺,德國股市跌幅最重,盤中跌幅逾4%,美股3大指數一開盤也是全面下挫,道瓊工業指數大跌近300點,截至今凌晨零時跌點縮小為204點。
台股昨盤中一度大跌近450點,跌幅達5.28%,午盤過後,政府基金進場護盤,終場下跌285.24點,跌幅3.35%,均創下13個月來單日新高,收8234.78點。
這時其實是東京測得每小時0.809微西弗的輻射量

輻射落塵每小時2微西弗 就停課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2011.04.01 03:02 am
未來如果輻射落塵劑量達到一定標準,將會停班停課。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昨天表示,目前草案擬定的標準是輻射落塵劑量達到每小時○‧二微西弗,就發布警示通知,如果達到每小時二微西弗就停課;若達到每小時廿微西弗,或者上班二天可能接受到的輻射劑量達到一毫西弗時,就發布停班通知。

台灣首次實習醫師模擬考

保患者權益 台灣首次實習醫師模擬考!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1.04.19 11:35 am
國內醫學教育史上第一次「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23日起登場,連續兩個周休假日,將有1440 名實習醫師參加考試。儘管屬於試辦性質,但大部分醫學院相當謹慎,台大醫學院就決定,沒考過就得補考,以提升未來醫師品質,保障民眾就診權益 。

負責撰寫「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從基礎建立至執行與品質監測」一書的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李石增強調,明年起,就將正式考試,成為實習醫師否能拿到醫師執照的關鍵門檻。

所謂「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考的是實習醫師與標準化病人(假病人)的互動,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假病人,精確演出各種疾病及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考驗實習醫師如何應對。

李石增指出,每個考生必須在三小時內連續面對12名假病人,每名病人10分鐘。考試採一對一評比考核方式,監考教授在一旁評分,觀察準醫師與病人互動,判斷實習醫師是否具備獨當一面,直接面對病人的溝通能力。考試過程中,校方必須全程錄影錄音。

台大醫學院也決定實習醫師沒考過,就必須補考。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指出,學生沒通過測驗,便表示還不是個好醫師,當然要重考。好醫師除了具備專業學能與技能,與病人的應對更重要。台大醫學系多年前已執行標準化病人訓練,但張上淳也擔心,未來可能會有專門傳授與假病人互動的補習班出現。

例如,在婦產科實習醫師面對可能流產或是懷著畸胎的孕婦時,應該如何開口、應對;小兒科實習醫師面對心急如焚的家長,要如何耐著性子解釋病情及可能發展。評分標準包括確認病患身分、詢問家族史、平常用藥狀況等,且不能隨便打斷病人談話、與病患溝通時避免使用對方聽不懂的專有名詞等,項目多達20、30項。

【2011/04/18 聯合晚報】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四成香港公院醫生﹕工時過長曾出錯

香港調查證實
工時過常會影響判斷力
工時長影響專業判斷 四成醫生曾有醫療失誤
AM730 (2011年04月18日)
公立醫院醫生工時長的問題,引起社會關注。有前線醫生組織調查顯示,3%公立醫院醫生每周工作100小時以上,有近七成醫生,曾因長時間工作而導致臨床判斷出錯,甚至有近四成曾引致醫療失誤。前線醫生組織促請醫管局推行標準工時,解流人手流失問題。醫管局已提出多項改善措施,現正諮詢醫生意見。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以及前線醫生聯盟合作,訪問了逾700名公立醫院醫生,發現他們平均每周工作65小時,有3%更每周工作100小時以上。長時間工作影響醫生的工作質素,有79.6%受訪醫生表示,長時間工作影響臨床判斷,更有39.4%表示曾因此造成醫療失誤。

兩成醫生 疲倦致交通意外
調查亦顯示,長時間工作影響醫生的日常生活,有69.8%受訪者指,家庭或健康因而出現問題;長時間當值亦令他們無暇照顧家人,引致家居意外(21.5%),或因為太疲倦,駕駛時導致交通意外(21.8%)。86%醫生表示,若工時長的情況沒有改善,會考慮離開公立醫院。
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發言人吳志豪表示,因為太疲倦而造成的醫療失誤,主要是「開漏藥」及劑量出錯,在門診部特別常見;亦有醫生因需要緊急完成手術,會做錯或表現不好。他建議醫管局推行標準工時,並按超時工作時數作出補償,解決人手流失問題。
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指,醫生有不同專科,很難計算工時,最重要是醫管局與醫生討論正確的工作方式和合理時間,避免醫生因工時長而影響工作質素。醫管局表示,已提出多項改善措施,現正諮詢醫生意見,預計下月會完成。

四成公院醫生﹕工時過長曾出錯2011-04-18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醫生流失嚴重,一項調查發現,公院醫生每周平均工作65小時,3%受訪醫生更指一周工作逾100小時;四成醫生稱曾因工時過長出現醫療失誤。立法會議員梁家騮建議醫管局盡快落實「標準工時」,及就超時工作補償。

每周平均工作65小時 3%逾100小時
醫管局回應說,正諮詢7個醫院聯網所有醫生對早前提出措施的意見(指增加夜間當值特別津貼、讓考取專科醫生資格達5年即晉升等),預期下月初完成諮詢,望有關措施可盡快執行。

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相關)則回應指出,一些不停工作的部門,如急症室、深切治療部、手術室麻醉科等,醫生可按指定工時工作;但有些部門提供的服務,未必一定可(預計)在多少小時或分鐘完成,例如內科、兒科甚至外科或骨科等,他們要視乎病人病况提供持續照顧,不容易界定要多少時間才適合,他們當值時有些需要不停工作,也有些可以有休息時間。周一嶽說,最重要是希望醫管局與醫生就這方面討論,令他們因不會長期持續工作,疲累至影響工作質素。

梁家騮議員辦事處、「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及「前線醫生聯盟」本月訪問711名公院醫生,發現八成曾因工時過長影響臨牀判斷,四成更因此出現醫療失誤。「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發言人吳志豪表示,醫生一般只有3至5分鐘診症,「有時會開漏藥,醫生想再檢查也沒時間。長者可能有不少老人病,只有數分鐘時間,部分病症便可能會檢查不出」。

醫管局早前雖推出多項措施以改善人手流失問題,惟吳志豪表示,少於三成醫生認為措施有幫助。對於醫管局擬聘請兼職醫生,梁家騮則批評半日2000多元的工資偏低,應以4800元半日的薪金(半晝看16個症,每症300元),向私營醫院市場聘請醫生兼職。

倡設醫生標準工時 超時應補薪
聯合醫院眼科醫生羅智峰批評,醫管局提出設夜間當值特別津貼、加快晉升等措施,是將醫生訴求扭曲,「我們只想安全行醫,而不是要掙更多錢」。他們要求當局設定醫生標準工時,由每周51小時開始,最終減至每周44小時,超出則按時補薪。

對於調查指若環境持續不獲改善,八成半醫生將考慮離職,周一嶽回應說﹕「當然我們不想醫生離開醫管局,特別是年輕醫生,他們很多希望在醫管局繼續獲培訓,令他們成為專科醫生及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所以我們也希望醫管局與醫生代表可以在這方面達成共識」。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廈門爆怪病 民眾流血不止

廈門爆怪病 民眾流血不止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4/13 09:25"

大陸福建「廈門市」最近爆發一種怪病,會讓人流血不止,輕則流鼻血,重則內臟出血而死。眾多醫師與衛生當局都束手無策,只能建議居民遷居避病,民眾痛批政府無能。

香港太陽報報導說,廈門市的「翔安區」,從去年開始就集體染上一種「流血怪病」,許多人流血不止,有鼻子流血的,有牙齦流血的,甚至嚴重的內臟都出血,不過衛生單位始終不知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只能勸告民眾先搬家避免生病,讓民眾傻眼。

相關
中國發現新病毒性疾病

台灣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

沈迷菸酒檳榔 台灣男更易死於癌症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1.04.14 03:08 am
圖/聯合報提供
衛生署昨天公布「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平均六分卅五秒就有一人罹癌,比前一年又快了廿一秒。國人一生之中,每四人有一人可能罹癌,每八人有一人可能因癌症喪命。

最新十大癌症排序與前一年相近,只有子宮內膜癌與皮膚癌排序互換,子宮內膜癌從前一年的第十名,上升到第九名。女性癌症裡,子宮內膜癌與胃癌互換,從第八名上升為第七名,男性癌症排名則無變化。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代組長施伶宜說,國內平均每千人有三點五人罹癌,腸癌、肝癌、肺癌、女性乳癌及口腔癌,占所有癌症五成六。

女性癌症方面,高居發生率首位的乳癌,近廿年來持續走揚;相較於前一年,發生率增加最高的則是子宮內膜癌。至於男性,食道、口腔癌發生率不僅增加快,死亡年齡還相當年輕,平均為五十五、五十八歲。

國健局今年也首度公布零至七十四歲的「累積罹癌風險」,在國人一生當中,每四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雖然比美國每三人有一人來得低,卻高於新加坡及日本,每五人才有一人。

從「累積癌症死亡風險」來看,每八人就有一人可能命喪癌症。國健局長邱淑媞說,比較性別差異,更能「看出端倪」,每六名台灣男人,即有一人可能死於癌症,比美、英、日等國高;女人則是每十一人有一人,與其他國家相比,排名居中。

男人更易命喪癌症之手,施伶宜分析主要原因,台灣男人較常罹患的癌症,如肝癌、肺癌,以及近年急速增加的食道、口腔癌,存活率都較差。

邱淑媞提醒,要「拯救」男人免於癌症奪命,最重要的預防之道就是遠離「香檳酒」,即香菸、檳榔及酒,減少相關癌症罹患率;並每兩年做一次口腔黏膜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2011/04/14 聯合報】

BMI≧27肥胖者 罹癌風險高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1.04.13 04:14 pm
肥胖的人容易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偏高,國健局今天發表國人十大癌症,更引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指出,BMI(身體質量指數)≧27的肥胖者罹癌風險也較高;其中以女性子宮內膜癌2.8倍最高,其次為男性大腸癌1.6 倍、腎臟癌1.5倍,女性乳癌與女性大腸癌為1.2倍。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鄭丞傑指出,女性如果過於肥胖,女性荷爾蒙分泌就會異常,女性荷爾蒙不斷刺激子宮內膜組織,時間拉長,就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鄭丞傑表示,門診曾經收治體型肥胖月經不順患者,有些是「四季紅」,每四個月才來一次月經。有人更誇張,兩年才來一次月經,這些患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幾乎都超過27。

國衛院這項研究係由溫啟邦教授執行,長期追蹤分析BMI≧27的肥胖者、正常體重者(BMI介於18.5和23)兩組人的罹癌風險,初步研究資料證實肥胖者容易罹癌的論點。

除了肥胖之外,性別與罹癌風險息息相關。97年國人主要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就顯示,台灣男性罹癌風險遠高於女性。除了甲狀腺之外,包括食道癌、口腔癌、鼻咽癌、膀胱癌、肝癌、胃癌、大腸癌、皮膚癌,男性罹患風險都大於女性。

另外,國健局統計98年國人十大死因時,也統計發現,男性如果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死亡年齡中位數為55與58歲,比起男性整體癌症死亡的年齡中位數69歲,足足少了11及14歲。國健局提醒,男性如要保命,活得更久、更健康,務必戒除香菸、檳榔。

為了全面降低癌症死亡率,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目前政府全面補助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等四種癌症篩檢,今年預計完成篩檢473萬人次,提醒符合免費篩檢資格的民眾踴躍參加。

【2011/04/13 聯合晚報】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減重新藥Qnexa 效果好但副作用存疑

Effects of low-dose, controlled-release, phentermine plus topiramate combination on weight and associated comorbiditie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CONQUER):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11 April 2011
doi:10.1016/S0140-6736(11)60205-5

減重新藥 還可降血壓
混合減肥藥Qnexa 宣稱效果是羅氏鮮2倍

自由 2011-4-12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根據一份11日發表在醫學期刊「刺胳針」上的最新研究報告,結合2種減肥藥成分的新藥Qnexa,減肥效果是「羅氏鮮」(Xenical)的2倍多,同時還有改善血壓、降低膽固醇等效果。

這份研究由北卡羅萊納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賈德博士主持,針對2500名美國肥胖人士,一天一次給予Qnexa或安慰劑,持續一年,結果服用Qnexa的志願者一年內體重減少了9.97公斤,對照組同期間減輕1.36公斤。試驗中Qnexa讓人減重達10%,是目前市售成分為orlistat的「羅氏鮮」減肥處方藥減重效果的2倍多;過去針對orlistat的實驗顯示,一年內能比對照組多減重3.17公斤。

結合兩種成分

Qnexa結合芬他命(phentermine)和妥泰(topiramate)兩種成分,Qnexa為其商品名。賈德說,這樣的減重效果,加上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的顯著降低,代表肥胖管理上一項有潛力的重要進展,可能成為減肥的寶貴療法,「我們相信它主要是藉由減少飢餓感以及增加飽足感來發揮作用,但或許在血糖控制上也另有影響」,「許多使用這款綜合藥的患者,也同時擺脫糖尿病和血壓控制藥物。」

賈德的實驗中,受試者每天服用以芬他命、妥泰各7.5毫克、46毫克,或者更高劑量的各15毫克、92毫克的混合藥,高劑量組的減重效果達9.97公斤,而且該組中將近4分之3的受試者成功減重5%。相較之下,低劑量和對照組這個比例分別是62%和21%。

20%人出現憂鬱副作用

不過,安全性是Qnexa要獲准上市的一大障礙。芬他命曾因損害心臟的疑慮在英國短暫下市,妥泰也有造成記憶力、情緒問題和先天缺陷的問題,這份最新實驗中,高達20%的Qnexa受試者服用後出現暈眩、焦慮和憂鬱等副作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10月就以相關安全訊息不足為由,拒絕批准Qnexa上市。

國際藥聞-Qnexa減肥 成效看好 副作用爭議未歇 FDA尚未核准上市
2011-04-12 中國時報 鍾玉玨/綜合報導
 美國維佛斯(Vivus)公司研發的「Qnexa」錠劑,堪稱近十年來最被看好的減肥藥。最新研究證實,若每天服用高劑量,一年平均可瘦將近10公斤,還可降低壞膽固醇與血壓。研究結果發表於11日出刊的最新一期英國醫學雜誌《刺絡針》(The Lancet)。

 儘管目前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仍以會造成心悸甚至憂鬱症等安全疑慮為由,暫不考慮讓Qnexa上市。但由北卡羅萊納州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精神科助理教授嘉德主持的研究計畫發現,服用高劑量Qnexa搭配專業諮詢,的確是有效治療肥胖的方式,高達70%受訪者一年後成功甩肉9.9公斤。

 Qnexa結合了抑制食慾的芬他命(phentermine),與抗痙攣與偏頭痛的成分妥泰(topiramate)。高劑量的Qnexa含15mg芬他命與92mg妥泰。

 嘉德說,Qnexa的減肥效果顯著,原因之一是它結合的機制比一般減肥藥多,此外,芬他命與妥泰兩成分雖然分別有精神亢奮與情緒低落、疲憊的副作用,但剛好一物剋一物,相互抵消。此外,Qnexa有助於降低血壓、膽固醇、血脂、血糖等。最適合服用該藥的對象是超重或過重族。

 不過,病患服用高劑量Qnexa,的確出現一些副作用,包括嘴乾、皮膚刺痛、便祕、失眠、暈眩及味覺異常等;憂鬱與焦慮病患也要格外謹慎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日本核災 (04-12) 福島核災等級 上調至7級

福島核災達最嚴重國際標準 【09:25】
自由即時
〔中央社〕有關福島第1核電廠事故,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認為核電廠釋出大量輻射物,今天將宣布將核災程度上修至國際標準最嚴重的程度7級。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認為,福島第1核電廠陸續發生事故,導致有廣範圍造成人體健康及影響環境的大量輻射物放出,因此決定根據評估核電廠事故嚴重程度的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ES),由暫訂程度5上修為最嚴重的程度7。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今天將與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召開記者會,公布評估的內容。

評估核電廠事故嚴重程度的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ES),將程度分為0至7等共8級。

福島第1核電廠陸續發生事故,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針對福島第1核電廠1至3號機的情況,上個月18日將程度暫訂為同32年前美國三哩島核災事故的程度5。

至今全球最嚴重的程度7核災,只有1986年蘇聯發生的車諾比核電廠災變。

日本政府要將嚴重程度上修,是因福島第1核電廠至今釋放的輻射物的量已達程度7的標準,但與釋放出的輻射碘131從數十至數百京貝克的車諾比核災相較,福島第1核電廠的釋放量少。

福島第1核電廠是在上個月11日受到日本觀測史上最大規模、芮氏規模9.0大地震及海嘯影響。


福島核災上修至7級 與車諾比相同
林蕙娟
2011年4月12日 09:07
NOWnews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相關人士表示,已決定把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危機等級,上修到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INES)的7級,上修後的等級,和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災相同。

日本當局最初評估福島核災危機是第4級,後來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1到3號機組反應爐危機升高到5級,而法國和美國核安專家都認為應該是6級。全球發生7級核災事故的,之前只有車諾比核電廠。

依照嚴重程度,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共分0至7級(8個等級),0級完全無安全顧慮,7級是最嚴重;1979年美國賓州三哩島核災是5級,1999年日本茨城縣東海村JCO臨界事故是4級。

日核災》福島核災等級 上調至7級
2011年04月12日 08:55 蘋果即時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官員表示,擬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能危機等級,上調為國際核能事件分級(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INES)的第7級,和1986年車諾比核災同級。

福島核電廠出狀況後,日本當局起初評估福島危機在第4級,後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把1至3號爐狀況升高為第5級,期間法國和美國核安專家都曾建議應升為第6級。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生命三角自救法」不正確

誤傳「生命三角」 專家:地震應躲桌下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11.04.11 09:32 am
「請別轉寄網路的『生命三角自救法』了!」衛生署台北區緊急應變中心執行長石富元昨天說,美國聯邦救難總署(FEMA)建議,地震來臨時,躲桌下還是比桌旁好,並謹記「蹲下」、「掩護」和「穩住」三口訣,才能保命。
日本東北大地震昨天滿月,不少網友最近瘋狂轉寄一則網路訊息,指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有較多活命機會。

一位自稱是「美國國際救援隊」隊長的加拿大人道格庫普(Doug Copp),在網路指出,當建築物倒塌時,會在家具周邊留下一些空間,建議民眾遇到地震,應躲在桌子旁、沙發旁或牆角,而不是傳統的躲在桌子下。
庫普也宣稱,他在土耳其模擬試驗,將廿具假人,分別放置桌下和桌旁,接著炸毀樓房,結果置於桌下的十具假人,均被掉下來的天花板「砸死」;在桌旁的十具假人,則全數「生還」。

專長緊急救難的石富元說,這種說法根本不對,迄今仍有電視台跟進,傳達錯誤訊息,連內政部消防署防災知識網,也跟著錯了。

石富元指出,庫普並不隸屬任何官方單位,而是私人公司,甚至編造曾參與九一一事件救難事蹟,過去十幾年,就是個爭議性人物,但FEMA和美國紅十字會救難專家,論證其所謂「生命三角」說法後,認為反而加重傷害,混淆民眾防災觀念。

專家認為,庫普以炸藥爆破,模擬地震造成柱倒屋塌,但地震的破壞還可能包括屋頂平塌、牆壁傾倒,或屋頂M型向下彎折,一般人無法預知哪些地方會有所謂三角求生空間。

另外,地震最危險的傷害,大都是頭部外傷,如果身體躲在桌旁,還可能被四處飛散的雜物和碎玻璃所傷。

石富元強調,大地震一旦造成整個天花板塌陷,死亡率很高,根本難預防;但並非每次地震都會造成房屋倒塌,所以世衛組織、FEMA和南加州地震防災中心都呼籲,唯有就近躲在桌下,或堅固的梁柱旁,保護頭部並抓住固定物,採蹲下、掩護及穩住三要訣,才是正確避難姿勢,至於「生命三角自救法」,就別流傳了。
【2011/04/11 聯合報】


「生命三角」不準確?美專家:還是躲回桌底下
張力天
2011年4月11日 12:54
專家認為「生命三角」不準確,躲桌底下的掩蔽三步驟比較安全。(取自網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網路上盛傳「生命三角」是躲避、逃生時存活率最高的方法,但美國聯邦救難總署(FEMA)卻說,地震發生時無法預測樑柱、屋體結構倒塌的方向,因此躲在桌旁並不安全,仍應該要躲在桌子底下。

據了解,「生命三角自救法」是由私人公司「美國國際救援小組」(ARTI)的隊長卡普(Doug Copp)所提出,他主張地震來臨時,躲在桌子旁邊最能提高存活率,因該區域剛好為天花板、樑柱倒下時的「安全三角空間」。不過此說法受到多方質疑。

網路上流傳「生命三角自救法」,但專家卻指出,此方法並非各地適用。(圖/取自網路)

FEMA及美國紅十字會救難專家認為,庫普以爆破模擬房屋倒塌,忽略了地震時建築物遭受破壞的其他可能狀況,如牆壁傾倒、屋頂M形彎折、屋頂平塌等;一般民眾很難立即反應出所謂的「安全三角空間」在哪,唯有記住「蹲下」、「掩蔽」、「穩住」的三步口訣,就近躲在桌子底下,才是最正確的避難方式。

蹲下、掩蔽、穩住是躲桌底下的三步口訣。(取自網路)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的陳技正則指出,還是要考慮到建物的結構、形式,並不是所有的地震都適用「生命三角自救法」。他也補充說,面對地震發生,民眾應保持冷靜,儘速到空曠處避難。

先前NOWnews《今日新聞網》的追追追小組也特別詢問專家意見,國家地震研究中心簡文郁博士就說,排除掉會將房屋整個壓扁的大地震,一般來說在建築物內最容易造成傷害的,仍是物品墜落、混凝土塊剝落、玻璃破裂飛散等情況,因此還是建議找堅固的傢俱作為掩護,最能減輕被砸傷的風險。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產科沒生意 1年熄燈逾30家

產科沒生意 1年熄燈逾30家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1.04.09 03:23 am
醫院產科漸漸吹起熄燈號。國內婦科權威、前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無奈地說,全台灣每年約30至50家醫療院所關閉產科,醫院不做產科絕非「個案」,而是「通案」,甚至高達七八成婦科診所已不幫人接生了。

健保局統計,民國100年2月國內有428家婦科診所,與90年的550家相較,10年減少122家。李茂盛指出,428家診所看來似乎還不少,但實際幫人接生的診所可能不到兩成。

每月只接生3、4個新生兒 卻至少要3個主治醫師值班

為何越來越多醫療院所關閉產科部門?李茂盛解釋,少子化已成趨勢,部分醫院每個月只接生三四個新生兒,但想成立產科,卻至少得有三個主治醫師值班,根本不符成本,站在醫院營運角度來看,產科與「賠錢」兩字等於劃上等號。

接生給付不如割盲腸 連主任級婦科醫生都轉科

李茂盛指出,醫院產科陸續關門,罪魁禍首是健保給付制度的不公平,就算醫師凌晨趕至醫院幫人接生,給付還是偏低,還不如幫人割盲腸。最近一位醫學中心產科主任突然離開現職,轉而投入皮膚醫學美容領域。李茂盛感慨地說,如果連經歷豐富的主任級醫師都不想留在婦產科,新生代醫師又怎麼會想進入產科?

事實上,婦產科人力問題已浮出檯面。以台大醫院為例,今年預定招收六名產科住院醫師人,但卻只來了一人。中山醫學大學及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兩家大型醫院等了好久,仍舊沒有半個人報到。

李茂盛指出,「現在年輕醫師大都缺乏使命感!」他說,未來孕婦想要生產,說不定得跑至菲律賓、中國大陸等地。

賠錢生意沒人要做 偏遠區產婦「自求多福」

對於國內產科的現況與未來,李茂盛認為,台灣新生兒越來越少,健保給付偏低,產科一定是賠錢部門,中小型醫院關閉產科已成趨勢,偏遠地區孕婦只能自求多福。

【2011/04/08 聯合晚報】

40年老字號產科 倒在少子化!
【聯合晚報╱記者蔡育如/新竹報導】 2011.04.09 03:23 am
少子化現象造成出生率越來越低,台灣婦產科叫苦連天,已有40多年歷史的新竹市南門綜合醫院「產科」被迫於7月起暫停服務。南門醫院副院長江銘基表示,實在是接生人數太少、專任婦產科醫生又請不到,考量病人安全才做這個決定。南門醫院婦產科的「熄燈」,凸顯了台灣少子化日趨嚴重的問題。

江銘基說,少子化現象導致小孩越生越少,生意清淡,且專任的婦產科醫生真的都找不到。以南門醫院來講,婦產科專任醫生只有一人,如果遇到突發狀況,病人安全也恐怕出現問題,所以決定先暫停「產科」部分,但「婦科」還是照常營業。

大醫院也吃掉生意?

「少子化的關係,民眾傾向於在大醫院生產,覺得比較安全」,翁順隆指出,馬偕醫院機器設備齊全,加上醫師陣容完備,沒受到少子化影響,每個月平均約200多個新生兒出生,尤其是上個月242個出生數打破開業以來最高紀錄。反觀小醫院和診所生產的人越來越少,也導致很多診所紛紛關門,謀求他路。

「婦產科醫生壓力大、醫療糾紛多」,新竹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翁順隆表示,婦產科醫生的醫療給付偏低,接生又容易出現醫療糾紛,加上輪班經常要半夜起來接生,壓力很大,導致這幾年醫學院學生投入婦產科的人力越來越少,以前每年大概有80到100多個,但去年只有30到40個,未來婦產科人才匱乏也是很大的問題。

「很多診所一個月接生不到10個,寧願放棄接生服務,改兼看美容」,翁順隆表示,婦產科設備、人力開銷都不低,所以現在坊間很多執業醫生乾脆不接生。跨科幫民眾打脈衝光、雷射,風險低,又好賺。

【2011/04/08 聯合晚報】

8成婦產科診所 不幫人接生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2011.04.08 04:06 pm
新竹南門醫院產科吹起熄燈號,國內婦科權威、前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無奈地說,全台灣每年約30至50家醫療院所關閉產科,南門醫院不做產科,這絕非「個案」,而是「通案」,甚至高達七八成婦科診所已不幫人接生。主要原因在於不敷成本,少子化加上健保給付制度不公平,且產科容易發生醫療糾紛,讓許多產科醫師萌生去意。

【2011/04/08 聯合晚報】

冷眼集/救生育率 先救救產房吧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特稿】 2011.04.09 03:23 am
又有一家中小型醫院,決定關掉產房!據統計,全國365鄉鎮可能超過三分之二地區沒有婦產科醫師,偏遠地區孕婦想產檢、生產,需長途跋涉。但都會區的大醫院產科環境一家比一家豪華,講求精緻。同樣是生產,卻彷彿兩個世界。

前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指出,中部地區的婦產科診所及設有產科的醫所共有250多家,但實際上從事接生的醫療院所卻不到30家。出生於雲林北港的李茂盛以自己家鄉為例說,目前北港只有一家醫院有產科,幫人接生。鄰近北港的五個鄉鎮的孕婦就只能依賴這家醫院。至於南投、屏東、台東等偏遠鄉鎮更是如此。

其實連台北市也是如此,許多掛著婦產科招牌的診所,也不幫人接生。幸而都會區孕婦幸福許多,只要經濟能力負擔得起,仍能找到經驗豐富的產科醫師接生,產後住進超五星級的豪華套房式病房以及坐月子中心。偏遠地區的孕婦生小孩大不易,非常辛苦。

誠如醫界所批評的,政府空口白話說要將少子化升級至國安問題,但健保局卻無視於婦產科面臨的困境,還是墨守成規,以拖待變,並不想真正解決問題。

例如,切除盲腸手術給付居然跟婦女生產給付差不多,闌尾切除可獲得3萬3824點,但不管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醫院卻只能只拿到3萬2787點,比割盲腸還要少。這問題已經吵了許多年,健保局卻始終沒有動作,婦產科醫師早就灰心,不指望健保局有心改善。

健保帶來令世界稱羨的美而廉醫療,但似乎無意或無能解決醫療資源集中等後遺症,甚至使少子化等問題更雪上加霜。政府要救生育率,恐怕要從救產房開始。

【2011/04/08 聯合晚報】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國衛院:抗生素 對7成門診病患無效

國衛院「抗生素 對7成門診病患沒用」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1.04.08 02:43 pm
國內抗生素濫用情況嚴重,除了加護病房,就連門診患者也淪陷了!國家衛生研究所與國內多家醫學中心在培養門診患者尿液菌珠,結果發現,患者對於多種用來治療大腸桿菌的抗生素都有抗藥性,其中Ampicillin抗藥性高達七成一。

半數以上門診患者,用第二線抗生素,病情也難控制。

至於第二線抗生素「撲菌特」(Baktar),國內門診患者的抗藥性也高達了54.7%。換句話說,超過一半以上門診患者即使用到了第二線抗生素,病情也無法獲得控制。

如果第一線、二線抗生素都無效,接著就得使用第三線抗生素「速博新」(Ciprofloxacin),然而這項研究也發現,16%門診患者對於三線抗生素也有了抗藥性。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及台北馬偕等單位機構上午聯合舉辦「多重抗藥性細菌之策略與作為」公共衛生論壇,邀請各領域專業人士一起討論抗藥性議題,共謀對策。


醫護大量使用抗生素,加護病房感染情況最嚴重。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李聰明指出,台灣每年約有五千名患者死於醫院院內感染,其中大部分感染事件都是發生加護病房,主要原因在於醫護人員大量且廣泛地使用抗生素。

國衛院調查,念珠菌、鮑氏不動桿菌(革蘭氏陰性菌一種)是造成台灣院內感染的主要病菌,這也是造成敗血症的主因。分析2003至2010年,不管是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的加護病房病人血液及尿液中都可以驗出兩種病菌。

就連門診病患的抗藥性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國衛院與國內多家醫學中心調查發現,門診患者對於治療大腸桿菌的抗生素抗藥性越來越高,且比美國更嚴重。


連第三線的「速博新」,16%門診患者產生抗藥性。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陳宜君指出,國衛院研究結果顯示,七成一門診患者體內大腸桿菌對於第一線抗生素「安比西林」(Ampicillin)產生抗藥性,而美國則為39.3%。

至於第三線抗生素「速博新」(Ciprofloxacin),國內16%門診患者產生抗藥性,而美國門診患者則僅有6.8%。陳宜君指出,這三種抗生素都有口服劑型,推論抗藥性應該給藥方式,且民眾容易取得有關。

【2011/04/07 聯合晚報】

金黃葡萄球菌、AB菌 台灣抗藥性強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11.04.08 02:43 pm
專家警告,過去10年間,國內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鮑氏不動桿菌(俗稱AB菌)的抗藥性不斷增加,台灣是全世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若再不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人類將被細菌打敗」。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和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昨舉辦「全球抗菌,台灣行動」公衛論壇,健保局長戴桂英指出,從各項監測指標,國內第一線使用抗生素比率明顯下降,民國90年以前,醫療院所治感冒病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開立抗生素,如今降為10.34%、診所則是5.79%。

不過,一位學者表示,這是檯面上的改變,某醫院開立萬古黴素,白天比率為20%,為避免同儕醫師審查,趁其他醫師下班後授權值班醫師開立,比率竟升到80%。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蕭基樑表示,國衛院監測發現,近年來各類多重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正逐步上升,以MRSA為例,原本是醫院內感染,目前已有擴散到社區的趨勢。

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陳宜君強調,疾病管制局調查,國內區域級以上醫院加護病房檢驗發現,對carbapenem抗生素有抗藥性的AB菌,2003年是18%,2009年已上升到63%,如今成為院內感染的頭號殺手。

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認為,國內抗生素濫用有其結構性因素,也牽涉到特定人員利害關係,除了從政策面改革,他呼籲感染科醫師自律,減少與廠商吃飯或接受旅遊、招待。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李聰明表示,美國一年約有1萬人死於醫療照顧過程的併發感染症,台灣依此比率也約有5000人因此死亡,除應減少抗生素濫用,醫護人員、病人和家屬平常多注意手部衛生也很重要。

【2011/04/08 聯合報】

世衛:失智症成全球隱患

世衛:失智症成全球隱患
http://www.cdnews.com.tw 2011-04-07 15:25:39
沈子涵/整理
 中央社報導,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共有3500萬名失智症病患,其中近6成來自中低收入國家,但是人口高齡化趨勢顯著的印度與中國,卻缺乏完善照顧失智症的公共衛生政策。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全球現有3500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58%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至2050年時,預計中低收入國家的失智症患者,將占全球總數的71%。

 尤其未來20年內,東亞和南亞國家的失智症病患將增加一倍以上,拉丁美洲則將從134%增加到146%,預計北非和中東可能上升125%。

 若以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分析,中國大陸將是最值得關注的國家,因中國大陸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由1990年的68.4歲,增加至2008年的73.8歲,且中國大陸又施行一胎化政策,勢必導致中國大陸人口結構產生巨大轉變。

 而這樣的轉變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發現,2005年中國大陸65歲以上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7.8%,但是20年後、也就是2031年,估計高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6.3%。

 不過整個亞洲地區,特別是人口突破10億的印度與中國大陸,卻仍缺乏完善照顧失智症的公共衛生政策,只有澳大利亞、日本和南韓制定了直接針對失智症負擔的公共衛生政策。

 世界衛生組織說,去年全球花在照顧失智症的費用高達6400億美元,其中北美與西歐先進國家的支出費用就佔了2/3,亞洲國家在照顧失智症方面,還需多花些心思。

 世界衛生組織已從去年10月起,針對失智症推動精神衛生差距行動規劃(Mental Health Gap ActionProgramme),目前已在東非的衣索比亞、約旦、尼日、巴拿馬和獅子山推動。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社論-讓署醫成為重建社區醫療的平台

新生報社論----讓署醫成為重建社區醫療的平台
http://www.cdnews.com.tw 2011-04-07 07:29:02
 新生報7日社論:讓署醫成為重建社區醫療的平台

 署立醫院採購弊案持續延燒,涉入的主管人數多到剛上任的衛生署長都出來說,署醫院長大換血歡迎各界推薦人選。衛生署決定四月七日召開「醫院管理委員會」改組會議,並成立「醫院體檢小組」,檢討署立醫院問題。這把弊案之火,不僅燒出了個別醫療管理者的操守問題,署立醫院的營運管理漏洞,也是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署立醫院在各縣市健康照護體系的定位的時刻。

 署立醫院曾經在台灣醫療資源缺乏的年代,扮演平衡城鄉健康照護水準的重要角色,引進適當的醫療科技,吸引各種專科的醫師與醫護相關人員,為許多在市場機制下,吸引不到足夠醫療資源的縣市,注入醫療照護的強心針。

 然而,隨著台灣醫事人力的增加,以及醫療資源的逐漸擴充,署立醫院的定位便顯得模糊尷尬。民間資金投資營運的醫院,透過高科技儀器與各種招徠患者的手法,在民眾自由就醫的制度下,往往比署立醫院更能吸引民眾就醫。另一方面,民營醫院更早將企業管理的模式引入醫院營運中,在衛生署逐漸縮減對署立醫院的補貼之後,署醫在經營管理上,面臨極大的挑戰。

 許多地方的署立醫院開始企圖力爭一席之地,有的仿效民間醫院的企業管理營運模式,追逐個別醫院的績效以及個別醫療人員的分紅,署立醫院與民營醫院之間的區隔逐漸模糊。另一方面,為了重振民眾對於署立醫院的信心,署醫除了積極加入高科技的競逐行列,也開始與醫學中心建立合作關係,甚至直接改制為醫學中心分院。

 積極求變的署立醫院,成為與民營醫院互相爭利的局面,而消極改革的署醫,則逐漸在民營醫院的競爭下,失去民眾的信任,陷入營運困境,在署立醫院的大招牌下苦撐。難道署立醫院的命運只能如此?做為一個公部門衛生機關醫療網當中的區域核心,除了與民爭利、苟延營運,應該在整體衛生福利的推動與改造上頭,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

 台灣的社區醫療體系在醫院大型化、集中化與營利化的趨勢下,面臨了空洞化的危機。基層診所經營愈來愈不易,無法回應民眾的就醫信心的問題,以及對高科技檢查日益高漲的需求,也沒有能力單獨創造新的照護模式。醫學中心擠滿了許多事實上在社區醫療當中能被更適切處理的民眾。各地的衛生所也尚未有能力更充分地協調與整合基層健康照護的網絡,光應付成天繁瑣的衛生行政作業,即已應接不暇。

 社區醫療體系的瓦解,讓我們在社區防疫、緊急醫療、慢性病管理以及兒童與高齡照護上,將會出現許多資源錯置的無效率問題,同時也無法提供適切而高品質的政策管理與健康照護。

 衛生署在弊案連連,試圖重整署立醫院之際,應該認真思考公部門醫院在重建社區醫療體系的議程上,可能扮演的角色。署立醫院在每個縣市都有一定的硬體規模與資源,立基於這個基礎上,署立醫院可以協助強化基層醫療體系在硬體的不足,以及地方醫療人員再教育,同時建立不同診所間的協調機制,以及不同層級醫療院所的雙向轉診制度。同時,若能搭配各縣市政府的長期照護管理中心,以及衛生所的既有業務,將有機會建立每個地方政府,涵蓋預防性、治療性與復健性的社區醫療體系。這是全民健保永續經營,保障民眾健康權利最重要的基礎。

免費體驗只做半臉 當心醫美陷阱

免費體驗只做半臉 當心醫美陷阱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11.04.06 10:17 am
你打的是「永久」的玻尿酸?還是根本不是玻尿酸。而且有些低價的肉毒桿菌素其實是藥劑已經被稀釋過,療效也縮短,消費者根本沒占到便宜。醫學美容陷阱不少,有皮膚科醫師最近出書揭露醫美常用的噱頭。

醫美當道,不少醫師紛紛投入賺錢,但坊間診所良莠不齊,開業皮膚科醫師朱芃年最近出版「醫學美容業不告訴的40件事」,大談醫美診所醫師常用的花招。

例如診所常用的免費體驗手法,朱芃年說,到了診所才發現只能體驗半邊臉,另半張就要自己付費。還有常讓人嘖嘖稱奇的去角質霜,臉上塗抹後會搓出一住大堆角質渣,讓愛美女性以為可以徹底清潔,其實實驗後發現,即使是沒有角質的橡皮手套,搓揉後也會產生角質渣。

另外,明明過一段時間就會被人體吸收的玻尿酸,也有診所號稱是「永久」玻尿酸。消費者要提防,注射的可能根本不是玻尿酸。還有肉毒桿菌素價差大,低價促銷的的可能經過稀釋,反而要多打好幾次。

即使診所秀出整形前後的圖片,也不見得「有圖有真相」,因為可能是廠商提供的範例照片,只要購進儀器,廠商就會「附贈」這類宣傳圖片,甚至是修圖及化妝效果,不見得真的是整形起了非凡的作用。

【2011/04/05 聯合晚報】

神經再生術 癱臂可抬高

神經再生術 癱臂可抬高
北榮研發 已造福133傷者 可望成正規療法

蘋果 2011年 04月07日 【許佳惠╱台北報導】醫界原以為中樞神經無法再生,台北榮總神經修復科主任鄭宏志率領的團隊獨步全球,研究神經再生技術十二年,此一新療法在人體試驗期間,共使一百三十三名頸椎、胸腰椎、臂神經叢損傷者擺脫癱瘓陰霾,今年初終於通過衛生署審議、確定療效,現可專案申請醫治,可望成為正規療法。


北榮昨舉行記者會宣布上述成果。今年五十五歲的楊小姐也出席記者會,落淚感謝鄭宏志是她恩人。楊小姐十二年前車禍,右手臂神經斷裂、癱瘓,兩個月後以神經再生技術治療,隔天手指就可微動,三個月後手可抬高,十個月後打字速度恢復以往。


癱瘓學生能走路
二十二歲趙姓學生十年前遭同學追撞,不小心被鋼筷插入脖子,頸椎第四、五節受損,全身癱瘓,受傷六周後接受該技術治療,術後一年可正常走路,今年將大學畢業。他昨說,原以為完了,想不到能行走自如。


改善神經總功能
鄭宏志說,他先和瑞典研究團隊證實,哺乳類中樞神經全面切斷再修復後,具有再生潛力;北榮的神經再生技術是切開受損脊椎骨和硬膜,以顯微手術進行脊髓減壓,依神經受損範圍決定是否須取腿部神經接續,再陸續注射酸性纖維母細胞生長膠,幫助神經再生。
北榮十二年來進行的人體試驗共收案一百三十三人,平均四十歲、平均受傷時間兩年三個月,證實中樞神經脊髓損傷者接受該技術後兩年,神經總功能可改善三成,感覺和運動功能分別改善四成三和五成;如手臂等周邊神經損傷,術後肌力可完全恢復。


年齡影響恢復度
鄭宏志說,此療法可望成為常規治療,但恢復程度與年齡、受傷程度、時間有關;團隊將再投入受傷四十八小時急性期和幹細胞研究。北醫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說,此療法能通過衛生署審議代表已確定療效。


脊髓損傷神經再生技術小檔案
★適應症:因車禍或高處跌落造成的脊髓損傷
★技術:
※將受損部位的脊椎骨和硬膜切開,並以顯微手術進行脊髓減壓
※依受傷範圍決定是否取腿部神經接續斷掉的脊髓神經,並注射酸性纖維母細胞生長膠幫助神經再生
※蓋回硬膜後,第3和第6個月再注射生長膠,即完成療程
★成功率:神經總功能可改善3成、運動功能可改善5成
★副作用:神經恢復時可能感覺奇癢
★注意事項:
※此療法已通過衛生署審議,確認安全性和有效性,未來可望變常規手術,現可專案申請
※恢復結果因年齡、受傷部位、受傷程度和受傷時間而異
資料來源:鄭宏志醫師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國際醫療醫院 擬設桃園

對某集團來說很方便
國際醫療醫院 擬設桃園
2011/04/05 10:06:3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5日電)以盈利為目的、招徠富人及境外旅客自費醫療的國際醫療醫院公司,衛生署大力催生,提出最新說帖,擬將國際醫療醫院設在桃園機場專區內,放棄先前相中的新竹生醫園區。

衛生署在說帖中指出,中共十二五計畫佈建全國醫療網,積極拉攏台資醫院,挖角台灣名醫登陸,未來5年,台灣若不「輸入」病人,則台灣的醫院與醫師必然「輸出」,台灣醫療體系將大舉出走,人才技術流失,形同另一種掏空台灣。

衛生署認為,國際醫療是將醫療視為盈利事業,目的是將每分錢都留在台灣,創造5倍於晶圓廠、20倍於石化廠的產值;在桃園機場專區內設置公司專辦國際醫療,可成為桃園機場的核心事業之一,提供機場旅館與商場穩定的客源。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今天指出,先前衛生署相中的地點是新竹生醫園區,不過當地人士選擇重症醫學中心,摒斥國際醫療醫院;前署長楊志良只好放棄,後來桃園航空城張臂歡迎,國際醫療醫院將落在桃園機場專區內。

現行醫療法規定,醫院只有財團法人與社團法人2種組織型式。石崇良說,衛生署將修改醫療法第4、第90條,特許在專區內成立公司型態的醫院,不准用全民健保,專辦國際醫療,公司要繳稅,還要回饋20%盈利幫助健保。

衛生署規畫2個月內通過醫療法修正,4到5個月內,完成專區招標辦法的公司與開標作業,鼓勵台灣民間醫院國際知名醫院結盟競標。

石崇良說,台灣大約有3個國際醫療公司的市場空間,衛生署不反對地方政府設置國際醫療醫院,目前除了衛生署相中的桃園機場專區之外,金門縣政府也有意推動,另外,高雄醫界也在爭取。1000405

日本核災 (04-06) 阻止福島電廠輻射污水入海

日媒:東電已阻止福島電廠輻射污水入海
時間:2011/4/6 06:45
撰稿‧編輯:季 平   新聞引據: 採訪、中央社、法新社、路透社
  日本時事新聞社引述東京電力公司的消息說,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輻射污水洩入大海的情形已經在6日停止。

  報導說,東京電力5日為福島第一核電廠2號機反應爐混凝土槽裂縫,注入又稱「水玻璃(water glass)」的化學物質矽酸鈉(sodium silicate),6日清晨5時38分(台灣時間清晨4時38分),確認輻射污水不再經由裂縫洩入海中;目前正在確認輻射污水是否還有從其他地方流入大海。

  福島核一廠在311浩劫中受到重創,引發輻射外洩,電廠經營者東京電力公司持續致力於解決問題。東電2日表示,發現含有高量輻射的污水,從2號機反應爐混凝土槽裂縫滲出,進而流入太平洋中。外界認為,流入大海的污水中的放射性碘-131濃度,超出法定上限4,000倍。

  另外,為了確保高濃度放射性物質廢水,能儲放在2號反應爐的渦輪室內,東京電力從4日晚間開始,將低濃度輻射污水施放至大海中;此事引起各方高度關切。


東電「水玻璃」堵漏 低輻污水照排入海
NOWnews 2011年4月6日 10:39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在注入俗稱「水玻璃」的矽酸鈉溶液封堵住地下石縫後,福島第一核電廠2號機取水口的污水外洩已經停止。東電今日繼續將廢水處理設施中的低放射性污水排入大海,為存放高放射污水騰出空間,5、6號機組廠房附近的井口也將持續排出污水。

《共同社》報導,2號機取水口附近的作業用豎井旁出現長約20公分的裂縫,污水從該裂縫流出,並透過鋪在豎井下方的碎石層流入大海。東電朝著碎石層方向鑿了共8個孔,準備了1.2萬升矽酸鈉溶液,注入6千升後終於止住污水外洩。

報導說,污水可能來自燃料棒受損的2號機反應爐,取水口附近2日採樣的海水中檢出每立方厘米30萬貝克的放射性碘-131,是法定標準上限的750萬倍。2號機汽輪機房地下室及附近的豎井中也積聚高放射性污水。

東電曾向豎井中灌入混凝土、向連接豎井的地下坑道中投入吸水後會膨脹的樹脂、木屑和報紙,但均未止住污水外洩。從2日發現污水外洩至今已是第5天,東電正在確認是否其他地方還有污水外洩。

中國陰滋病

在排除真的是新病原以前,不宜貿然宣稱是精神疾病

再說中國本來就是新疾病誕生的溫床
中國發現新病毒性疾病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大陸爆陰滋病毒 送美化驗
2011/04/05 11:36:38
(中央社台北5日電)大陸廣東等6省市發現一種「陰性愛滋病」神秘病毒,傳染病專家對它一籌莫展,病毒卻不斷擴散,患者已累積數千人。大陸衛生部門已收集各地檢測數據,病毒樣本送往美國化驗,近日公布結果。

這些染上「陰滋病」的患者都有相同症狀,例如盜汗、手腳麻木等與愛滋病極為類似的症狀,也都是透過唾液和血液傳播,但經過多次HIV檢查,都呈現陰性。臨床報告也顯示他們「無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因此他們自稱是「愛滋病陰性感染者」。

不過,這些患者大多有過高風險性行為。

南方日報表示,大陸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已經在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江蘇、廣東6省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各省疾控中心在多個地方採集的59個患者血液,已送往美國的化驗室進行檢測。

大陸衛生部愛滋病臨床專家組專家蔡衛平分析,這群病患並非感染愛滋病,他們的症狀持續久、發病快,症狀雖然和愛滋病類似,但和愛滋病發病期完全不一致,「愛滋病只有發病期、急性期才有一些症狀,其他階段基本上沒有症狀。」

廣州市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唐小平不排除兩種可能:這些人在高風險性行為後患上愛滋病恐懼症、感染其他病毒。1000405

「恐愛」心理致病 專家不認同
大陸新聞組北京4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04, 2011 06:00 AM | 2441 觀看次數 | 0 | 3 | |
「陰滋病」已引起專家關注,雖然有人認為是由心理影響致病,但有流行病學專家不贊成患者是精神因素致病,「這麼多互不相識人會因『精神因素』出現類似的症狀?」惟所有專家均認同,目前最迫切的是尋找病理,查出病因。鐘南山將為部分「陰滋病」患者檢查,追查病因。
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廣州市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唐小平認為,目前醫學上並無「陰性愛滋病感染」,但他強調如果愛滋病抗體檢驗不呈陽性,就不可能是愛滋病或者愛滋病變種。他不排除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這些人在進行高危性行為之後,患上愛滋恐懼症;一種是感染上其他病毒。

不過,上海某研究所醫學主管、流行病學專家莫筱衛卻表明,不贊同患者是精神因素致病,因為「因果關係不成立」,她解釋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先出現了症狀才找醫生,找不出病因才去尋找其他途徑,然後才漸漸發現一群與自己症狀相似的人;加上很多患者都是在高危性行為後出現症狀,對家人一般都是想方法隱瞞,「如果是精神因素,為甚麼不知情的家人也會出現相似症狀?我不相信這麼多互不相識,生活在各地的人都會因『精神因素』出現類似的症狀。」

陸媒:港台星有人出現疑似症狀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11.04.06 03:26 am
中國大陸出現號稱「陰性愛滋病」的神秘病毒,卻因資訊尚不明朗,國內傳染病專家建議,大家先別恐慌,靜待檢驗結果。

衛生署疾病管理局副局長周志浩說,此事件已發生好幾個月,大陸衛生單位還在調查,根據目前掌握到的訊息,在號稱染上「陰滋病」患者身上,尚未驗出愛滋病毒,但「是否其他病毒,還不知道。」

大陸媒體報導,已有港、台、新加坡人士,出現疑似「陰滋病」症狀。不過周志浩指出,目前台灣並無疑似病例報告,疾管局正與大陸疾病管制中心連繫,密切注意此一事件發展。

驗愛滋病毒,有所謂「空窗期」,一般認知為六個月,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表示,抽血或許驗不出抗體,但透過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技術,已可檢驗出是否感染病毒。

周志浩也表示,現今檢驗技術進步,一旦被感染,廿多天就可確定有無感染,空窗期大幅縮短。

「先不要自己嚇自己!」周志浩說,生物界可能還存在許多人類不知道的病毒、細菌,現有檢驗儀器或許有其極限,若感染者表現的臨床症狀又不明顯,就不易判斷。

大陸已將感染者的血液檢體送往美國實驗室化驗,周志浩說,過去大陸在處理SARS等傳染病資訊不夠公開,曾遭質疑,但近年已改善很多。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愛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廖學聰說,愛滋病毒,在一九八三年被科學家分離出來時,大家也搞不清楚狀況,如果陰滋病真是一種新興病毒或細菌造成,也需要時間確認。

【2011/04/06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