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四成香港公院醫生﹕工時過長曾出錯

香港調查證實
工時過常會影響判斷力
工時長影響專業判斷 四成醫生曾有醫療失誤
AM730 (2011年04月18日)
公立醫院醫生工時長的問題,引起社會關注。有前線醫生組織調查顯示,3%公立醫院醫生每周工作100小時以上,有近七成醫生,曾因長時間工作而導致臨床判斷出錯,甚至有近四成曾引致醫療失誤。前線醫生組織促請醫管局推行標準工時,解流人手流失問題。醫管局已提出多項改善措施,現正諮詢醫生意見。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以及前線醫生聯盟合作,訪問了逾700名公立醫院醫生,發現他們平均每周工作65小時,有3%更每周工作100小時以上。長時間工作影響醫生的工作質素,有79.6%受訪醫生表示,長時間工作影響臨床判斷,更有39.4%表示曾因此造成醫療失誤。

兩成醫生 疲倦致交通意外
調查亦顯示,長時間工作影響醫生的日常生活,有69.8%受訪者指,家庭或健康因而出現問題;長時間當值亦令他們無暇照顧家人,引致家居意外(21.5%),或因為太疲倦,駕駛時導致交通意外(21.8%)。86%醫生表示,若工時長的情況沒有改善,會考慮離開公立醫院。
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發言人吳志豪表示,因為太疲倦而造成的醫療失誤,主要是「開漏藥」及劑量出錯,在門診部特別常見;亦有醫生因需要緊急完成手術,會做錯或表現不好。他建議醫管局推行標準工時,並按超時工作時數作出補償,解決人手流失問題。
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指,醫生有不同專科,很難計算工時,最重要是醫管局與醫生討論正確的工作方式和合理時間,避免醫生因工時長而影響工作質素。醫管局表示,已提出多項改善措施,現正諮詢醫生意見,預計下月會完成。

四成公院醫生﹕工時過長曾出錯2011-04-18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醫生流失嚴重,一項調查發現,公院醫生每周平均工作65小時,3%受訪醫生更指一周工作逾100小時;四成醫生稱曾因工時過長出現醫療失誤。立法會議員梁家騮建議醫管局盡快落實「標準工時」,及就超時工作補償。

每周平均工作65小時 3%逾100小時
醫管局回應說,正諮詢7個醫院聯網所有醫生對早前提出措施的意見(指增加夜間當值特別津貼、讓考取專科醫生資格達5年即晉升等),預期下月初完成諮詢,望有關措施可盡快執行。

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相關)則回應指出,一些不停工作的部門,如急症室、深切治療部、手術室麻醉科等,醫生可按指定工時工作;但有些部門提供的服務,未必一定可(預計)在多少小時或分鐘完成,例如內科、兒科甚至外科或骨科等,他們要視乎病人病况提供持續照顧,不容易界定要多少時間才適合,他們當值時有些需要不停工作,也有些可以有休息時間。周一嶽說,最重要是希望醫管局與醫生就這方面討論,令他們因不會長期持續工作,疲累至影響工作質素。

梁家騮議員辦事處、「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及「前線醫生聯盟」本月訪問711名公院醫生,發現八成曾因工時過長影響臨牀判斷,四成更因此出現醫療失誤。「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發言人吳志豪表示,醫生一般只有3至5分鐘診症,「有時會開漏藥,醫生想再檢查也沒時間。長者可能有不少老人病,只有數分鐘時間,部分病症便可能會檢查不出」。

醫管局早前雖推出多項措施以改善人手流失問題,惟吳志豪表示,少於三成醫生認為措施有幫助。對於醫管局擬聘請兼職醫生,梁家騮則批評半日2000多元的工資偏低,應以4800元半日的薪金(半晝看16個症,每症300元),向私營醫院市場聘請醫生兼職。

倡設醫生標準工時 超時應補薪
聯合醫院眼科醫生羅智峰批評,醫管局提出設夜間當值特別津貼、加快晉升等措施,是將醫生訴求扭曲,「我們只想安全行醫,而不是要掙更多錢」。他們要求當局設定醫生標準工時,由每周51小時開始,最終減至每周44小時,超出則按時補薪。

對於調查指若環境持續不獲改善,八成半醫生將考慮離職,周一嶽回應說﹕「當然我們不想醫生離開醫管局,特別是年輕醫生,他們很多希望在醫管局繼續獲培訓,令他們成為專科醫生及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所以我們也希望醫管局與醫生代表可以在這方面達成共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