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致癌的機轉,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每吸一口菸 輻射釙也吸進肺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1.01.16 03:56 am
菸中的有害物質除了焦油、尼古丁之外,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研究證實,國產和進口菸(含雪茄)中,均含有「釙」等放射性物質,吸菸也等於吸進輻射物。
世人對釙其實並不陌生,例如二○○六年十一月,投誠英國的前俄羅斯間諜李維南科因心臟衰竭死亡,臨終前稱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曾對他下毒,調查後發現其體內竟有大量放射性物質釙二一○。
主管輻射安全的原能會,抽驗國產和進口的菸品,確認菸含有「釙二一○」這種高放射性的元素。
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主任黃景鐘表示,吸菸已被公認是肺癌的主因之一,過去大家熟知的禍首是尼古丁,如今更發現菸草中的輻射物質可能導致細胞突變。
原能會表示,每天吸卅支(一包半)的老菸槍,等於每年吸進十三毫西弗的輻射劑量,是法定安全標準(每人每年一毫西弗)的十三倍,相當於一年照了六百五十次胸部X光。
黃景鐘說,原能會訂定「民眾輻射防護安全標準」,扣除大自然的輻射背景值,每年每人的輻射曝露量上限為一毫西弗,習慣吸菸者很容易超出安全值。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使用濾嘴能減少吸入的輻射量。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說,國外早有研究指出,菸農為提高菸葉產量,大量使用含鈾磷肥,而鈾轉化為鐳、氡,最後形成鉛和釙,菸草會從化肥、土壤、空氣中吸收這些放射性元素。
三軍總醫院核子診斷科兼正子中心主任諶鴻遠說,釙二一○早被認為會導致肺癌。菸草中也含有釷等其他放射物質,直接或間接導致肺癌、血液腫瘤。
「每點一根菸,就增加體內的輻射劑量」,林清麗說,釙在人體中多累積於內臟、淋巴結、骨髓組織內,極易傷害組織細胞。
諶鴻遠也說,有研究顯示抽菸者血液釷含量高,顯示釙、釷等放射元素很難代謝排出。
台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憲林說,輻射其實只是菸所含眾多致癌物質的一部分。
事實上,從菸吸入人體的那一刻起,就可能會造成口腔的白斑病變,導致口腔及肺臟發炎,最後導致罹患癌症。
吳憲林提醒,輻射會造成動物不孕,菸中的釙是否為元凶?原能會不敢斷言,「但值得研究」。
閱讀秘書/釙中毒 沒有解毒劑
【聯合報╱鄭朝陽】 2011.01.16 03:44 am
釙(Polonium)是化學元素,符號Po,一八九八年居禮夫人在處理鈾礦時發現的,為紀念祖國波蘭(拉丁文為Polonia),定名為釙。
釙是銀白色的金屬,有廿五個同位素,「釙二一○」是當中顯著的一個同位素,具放射性,會釋出放射性阿爾法(α)粒子。釙二一○若因呼吸、飲食、傷口感染或其他管道進入人體,α粒子會毀壞人體DNA,造成內臟輻射中毒,一顆塵粒大小的釙二一○就可致命。可怕的是它沒有解毒劑,因它是輻射傷害而非毒物作用,不像一般毒化物可用藥物改變其分子結構而減輕毒性。
釙二一○也是工業好幫手。它能消除機器的靜電、去掉底片和攝影鏡頭上的灰塵,並為恆溫發電機提供熱能,在航太工業扮演重要角色。
【2011/01/16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