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全麥 不是全麥

衛署:全穀占51%才是全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11.07.12 02:55 pm
麵包店的全麥麵包賣得嚇嚇叫、市售全麥餅乾也常讓人覺得比較營養,冠上「全麥」、「全穀」等字眼,價格硬是貴上兩到三成。但衛生署去年10月公告「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全穀成分占配方51%以上,才能宣稱全穀、全麥。

吃全穀產品比較健康,衛生署去年10月公告「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所謂「全穀」不能由業者自行說了算,必須包括麩皮、胚芽、胚乳,而且產品所含全穀成分占配方總重量51%以上,才可以稱為全穀產品、或是宣稱全麥、全蕎麥等。

如果產品所含全穀成分未達51%以上,不得宣稱為全穀產品,僅能以「本產品部分原料使用全穀粉」,或「本產品含全穀粉」等方式宣稱。

但董氏基金會去年10月曾調查市售產品發現,113件標示「全穀」、「全麥」的產品中,僅有15件貨真價實,全穀成分占51%,部分產品更標示五穀、十穀、珍穀、雜糧等字眼,令消費者混淆。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事隔半年後,市售產品標示依舊混亂。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目前對業者的全穀標示仍在輔導期間,衛生署會視今年輔導的推廣情況,訂定管理辦法。

【2011/07/12 聯合晚報】


麥「膨風」 董氏推真的全麥麵粉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11.07.13 09:51 am

不少食品冠上全麥、五穀、十穀、珍穀等字眼,價格通常也較貴。但董氏基金會去年調查發現,市售一百一十三件標榜「全穀」、「全麥」產品,全麥比率應超過百分之五十一,卻只有十四件合格。
衛生署最新飲食指南建議,三餐主食至少三分之一為全穀,但坊間「全麥麵包」往往少了胚芽成分。董氏基金會昨天與義美、聯華等七家麵粉大廠,展示「真的」全麥麵粉與製品,並打破口感「乾乾的」、「會刮喉」的刻板印象;希望能引導烘焙業者,製作更高營養的全麥麵包。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施坤河說,全麥麵包因有較多胚芽及麩皮,重量相對較重,拿在手上會覺得沈甸甸,且外觀呈深咖啡色,另外,業者負責任的標示也很重要。

至於市面上「膨風」的全麥麵包、餅乾,董氏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很多只是在麵粉裡添加麩皮,讓消費者感覺有顆粒,卻無小麥胚芽成分。

她說,全麥麵粉保有胚芽等成分,不僅含豐富鐵、鈣、膳食纖維,且小麥麩皮含有豐富的非水溶性纖維,可幫助排便,降低消化道癌症發生率。
衛生署去年十月公告「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明訂「全穀」須保有原來穀物相同比例的內胚乳、胚芽、麩皮等成分,且產品所含全穀成分,須占配方總重量百分之五十一以上,才可稱為全穀,或宣稱全麥、全蕎麥等。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吳秀英說,全穀標示仍在輔導期間,會視今年輔導情況及業者共識,另訂管理辦法。換句話說,若有業者誇大標示,目前仍無法可罰。

【2011/07/13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