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造林 無助緩解暖化

最新研究︰造林 無助緩解暖化
自由 2011-6-21
〔編譯魏國金/法新社巴黎十九日電〕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京都議定書,依據森林是二氧化碳「吸存庫」,其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理論,鼓勵種樹造林。不過,十九日最新發表的研究卻指出,將耕地或邊際農地改種樹木的計畫,幾乎無助於改善本世紀的全球暖化問題。若在高緯度地區造林,更有可能引發暖化。

究其原因,部份可能是森林需耗費數十年才能成熟,而二氧化碳是持久性分子,能潛在於大氣中達數世紀之久。此外,縱使森林吸收溫室氣體,但因顏色較農地深,吸收的太陽熱能也較多,在高緯度地區或將導致「淨暖化」(net warming)。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艾羅拉與聖方濟沙勿略大學的蒙特內哥羅設定二○一一年至六○年造林達五十年以上的五種假設,並利用程式CanESM1模擬地球表面溫度若與一八五○年相較,至二一○○年上升達攝氏三度時,對土地、海洋與空氣的衝擊。

根據這份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期刊報導,縱使全球所有農地都種樹,在二○八一至二一○○年間,地球僅降溫攝氏○.四五度。若全球五十%農地造林,則降溫效果更小,僅攝氏○.二五。這兩種假設都不切實際,因為需要農地生產糧食。

另外三種假設發現,在熱帶地區造林的「避免暖化」成效,三倍於溫帶與寒帶地區。研究指出,造林確實在經濟上與生態體系上有其益處。


研究:在高緯度地區種樹 反而引發暖化
NOWnews 黃巧雯
2011年6月20日 11:01
中央社訊
「自然地球科學」(Natural Geoscience)期刊今天刊載的研究指出,把耕地或邊際農地變成林地,對減緩本世紀全球暖化,並無太大實際效應。

聯合國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根據樹林會透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學說,鼓勵全球造林。

但環境學者最新調查發現,就算大規模將農耕地化為林地,對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幫助有限。部分原因是,樹林需經過數十年才能成熟,而二氧化碳分子壽命很長,可在空氣中殘留好幾個世紀。

另一原因是,即便樹林能吸收溫室氣體,但因樹木顏色比農耕地要深,可能吸收更多熱能。若在高緯度地區,更有可能引發暖化。

加拿大卑詩省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的艾若拉(Vivek Arora),與諾瓦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聖方濟各大學(St. Francis Xavier)的蒙特內哥羅(Alvaro Montenegro),模擬實施造林50年(2011年至2060年)的5種不同情境。

他們發現,就算全球農耕地都變更為林地,在2081年至2100年期間,全球溫度也只會降低攝氏0.45度。若將半數農耕地化作林地,只能降低攝氏0.25度。但研究也指出,造林對經濟或生態系統來說,仍有好處。

蒙特內哥羅告訴法新社:「造林並沒有錯,的確有正面效應。但我們的研究指出,照現今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來看,用這種方式對抗全球暖化不太有效。」

研究:對抗暖化 種樹沒用
AFP 更新日期:2011/06/20 09:50 蕭倩芸
(法新社巴黎19日電) 「自然地球科學」(Natural Geoscience)期刊今天刊載的研究指出,把耕地或邊際農地變成林地,對減緩本世紀全球暖化,並無太大實際效應。

聯合國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根據樹林會透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學說,鼓勵全球造林。

但環境學者最新調查發現,就算大規模將農耕地化為林地,對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幫助有限。

部分原因是,樹林需經過數十年才能成熟,而二氧化碳分子壽命很長,可在空氣中殘留好幾個世紀。

另一原因是,即便樹林能吸收溫室氣體,但因樹木顏色比農耕地要深,可能吸收更多熱能。若在高緯度地區,更有可能引發暖化。

加拿大卑詩省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Victoria)的艾若拉(Vivek Arora),與諾瓦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聖方濟各大學(St. FrancisXavier)的蒙特內哥羅(Alvaro Montenegro),模擬實施造林50年(2011年至2060年)的5種不同情境。

他們發現,就算全球農耕地都變更為林地,在2081年至2100年期間,全球溫度也只會降低攝氏0.45度。

若將半數農耕地化作林地,只能降低攝氏0.25度。

但研究也指出,造林對經濟或生態系統來說,仍有好處。

蒙特內哥羅告訴法新社:「造林並沒有錯,的確有正面效應。但我們的研究指出,照現今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來看,用這種方式對抗全球暖化不太有效。」(譯者:中央社蕭倩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