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18歲前應看兒科

18歲前應看兒科 8成3家長不知
自由 2010-5-6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調查顯示,高達8成3的父母不知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生病應看兒科。台灣兒科醫學會指出,兒童疾病變化多端,診斷與治療方式與成人差異很大,但因健保給付不公、醫院評鑑制度缺失,衍生不少中、小型醫院不設兒科,病童找不到兒科醫師治療的怪現象。

近6成父母不知看哪一科

台灣兒科醫學會昨日公布一份調查指出,在1萬4730份問卷中,近6成父母在孩子生病時不知該看哪一科;更有8成3父母,根本不知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生病應直接尋求兒科醫師診治。

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張美惠指出,由於18歲以下者的身心仍在發育與變化,以致疾病的症狀與治療不同於成年人。兒科強調全人醫療,即一項疾病需要完整檢查與診斷,不同於其他專科,多以器官劃分專業領域。

仍在發育 治療不同於成人

根據497名兒科醫師票選較難診斷的十大兒童及青少年棘手疾病,前三名依序為川崎病、心肌炎與腸病毒重症。張美惠指出,以發燒、喉嚨痛為例,兒科醫師會檢查心臟、肺臟與腹部,以確認病因,但成人科的醫師就不見得需要這麼做。

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說,兒童是腸病毒重症與死亡高危險群,疫情即將進入流行高峰,卻常被誤診為病毒疹。此外,近來川崎病的病例數有增加趨勢,初期症狀卻容易與腺病毒、麻疹、腥紅熱混淆;心肌炎是指心臟的肌肉層感染發炎,初期症狀類似感冒,若只做局部性診斷就很容易誤診。

然而,李秉穎指出,相較於成人科,兒科診療需要付出較多人力與時間,健保給付不公,使兒科虧損連連,導致醫院不願設置兒科;醫院評鑑制度也放任中小醫院不設兒科,使病童找不到兒科醫師診治,尤其是非都會區、中南部較嚴重。

兒科就醫卡 協助記錄

健保給兒科的給付偏低,人力嚴重流失,不少兒科醫師寄居在給付較佳的急診與耳鼻喉科之下;部分有心經營兒科的醫院卻找不到醫師。兒科醫學會多次行文要求全民健保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簡稱費協會)比照日本、美國,提高兒科門診的給付,給兒科合理生存空間,卻始終無正面回應,政府也坐視此一問題,未積極處理。

為方便兒童及青少年就醫,兒科醫學會推出「兒科就醫卡」,供家長記錄體重、身高、主要症狀,就醫時可以更快速協助醫師完整檢查與診斷,網址:http://www.pediatr.org.tw/db/files/38.pdf。


錢少事繁責任重 兒科醫師真難為
台灣醒報 實際入稿日期:2010-05-05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兒科醫師難生存?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表示,因為容易虧損,醫院多不願花心力經營,而醫師為增加收入,也寧願改開耳鼻喉科診所,單純的兒科醫師越來越少;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林神佑也感嘆,健保制度是一種「假平等」,像兒科和家醫科看診範圍都很大,問診過程也長,但給付卻沒比較多,確實不公平。

要走出這樣的困境,李秉穎認為,兒科門診、病床應列入醫院評鑑、6歲以下兒童應提高健保給付等,才能避免兒科人才繼續流失;林神佑則說,政府應從根本上開放民間健保,絕不能讓公營健保局壟斷,進而財務透明化,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兒科醫師為何吃力不討好?李秉穎說,小朋友難控制,看診一定要多個醫護人員在旁邊待命,人力成本比成人門診高,另外小孩子通常都是急症,「急症一定得從頭看到尾,仔細問診、檢查,才能找出病因,診察過程相對費勁。」

李秉穎說,一般像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回診狀況,因為醫師已經掌握患者病況,回診若沒有異常,通常不會花太多時間診察,加上慢性病開的藥多,因此健保給付也高;反觀兒科,不管人力或時間成本都比別科高,但通常只開一個禮拜的藥,健保給付當然也不多,於是,兒科便成了醫院裡「不受寵」的科別。

李秉穎指出,首先健保給付就不公平,「為6歲以下的小朋友看診,門診的健保給付應該要提高20%。」他表示,美國等其他先進國家,18歲以下的患者的門診費用一律都加20%。至於國內標準為何訂在6歲,他說,因為看兒科的以6歲以下居多。

另一方面則是應從醫院評鑑著手。現在醫院評鑑雖有規定設立兒科,但大多流於形式,「只要一週裡開個幾天兒童門診即可算數。」李秉穎說,真要提昇兒科醫療品質,就該詳細列入兒科病床等完整數據,醫院才會真正重視。

「長遠來說,兒科最好能像牙科一樣有獨立總額。」不過李秉穎表示,這個要求「難度太高」,目前只希望政府能先從健保給付及醫院評鑑兩部分來改善,別讓國內的兒科醫師再繼續萎縮。

林神佑說,兒科看的是小朋友,的確比較費時,「家醫也是一樣,病人症狀說不清楚,就要從頭問到尾,才能找出病因。」他進一步直言,健保根本就是「假平等」,各科立足點不同,但健保給付卻用一樣標準,這樣的制度值得好好檢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