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青少年自殺死亡率上升6.8%

調查顯示:青少年自殺死亡率上升6.8%
中時健康╱【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2009-06-16 10:45 青少年心事誰人知!調查顯示,國人平均自殺率減少一成,但10至19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上升6.8%,青少年們的懵懂複雜的心思,確實成了父母師長的一大課題。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96年針對台北市七萬餘名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有24.5%的學生在面對壓力時會有「不想說話」的行為反應、42.5%的學生是不會找人協助處理壓力。
青少年不願意找人協助處理壓力的背後,有哪些因素?調查發現,20.9%學生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困難。20.%學生認為自己可以解決,16.7%認為壓力會自然不見,但有0.58%會傷害自己。
依據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統計,97年10至19歲青少年企圖自殺人數總計191人次,僅佔國高中職就學人口數的0.08%。表面數據如此,但背後卻隱藏著許多警訊,應該不少曾自我傷害青少年案例沒有被通報。
從事校園輔導的資深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表示,青少年的「不溝通」,在於覺得找不到生命出路以及值得奮鬥的目標,只好抱著爽一天,算一天的心態。稍有挫折,就以蹧踏傷害自己的方式,來突顯自我的存在。
於是,有人抽菸煙、酗酒、嚼檳榔,採取了慢性自我傷害方式,甚至出現了鬥毆、搥玻璃、割手腕等激烈手段。柯書林建議,師長們應以「以其不變觀其變」的角度,進行互動溝通。
一名個性內向、做事求好心切的高材生,因為擔憂成績變差,承受不了課業壓力,在校時出現焦慮、坐立不安、及人際退縮的改變,但高材生因害怕家人會擔心自己,長期將一切煩惱藏在心底,直到意圖輕生,被幸運救回,才知道他罹患了憂鬱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黃春偉表示,青少年在做出自傷行為前,可能會變得不愛說話、擺臭臉;突然不喜歡與朋友出門,放學後一個人關在房間;出現衝動的言語,或是負向、自我貶抑的言語;喝酒,夜不歸,或是網路成癮等行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師林亮吟表示,前來門診求助的自殘青少年,未必都是憂鬱症患者,但普遍都有情緒不穩的狀況,懷疑自我價值,以及壓力無法宣洩的困境。如果遇到某突發事件,就容易自我懷疑,而自我傷害的行為。
林亮吟提醒,家長、師長們應多多注意,並瞭解青少年們的想法及行為。遇到不願訴說困擾的孩子,主動關心,態度和緩、細膩,讓孩子感受到「被瞭解」的尊重,盡量減少自殺憾事的發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