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STarT Back Screening Tool
將病人持續發生病痛的風險分級後
再進行治療
能有效改善預後
Comparison of stratified primary care management for low back pain with current best practice (STarT Back):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29 September 2011
doi:10.1016/S0140-6736(11)60937-9
Management of low back pain in primary care: a new approach
doi:10.1016/S0140-6736(11)61033-7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某氣喘吸入劑因含CFC下架
環保燒到醫療的例子
Primatene Mist 成為歷史了
FDA: Over-the-counter asthma inhalers containing chloroflouorocarbons (CFCs) will no longer be made or sold after Dec. 31, 2011
Users of Primatene Mist will need a prescription product to treat their asthma
Epinephrine CFC Metered-dose Inhalers - Questions and Answers
Primatene Mist 成為歷史了
FDA: Over-the-counter asthma inhalers containing chloroflouorocarbons (CFCs) will no longer be made or sold after Dec. 31, 2011
Users of Primatene Mist will need a prescription product to treat their asthma
Epinephrine CFC Metered-dose Inhalers - Questions and Answers
Reebok塑身鞋涉廣告不實 美開罰
Reebok塑身鞋 涉廣告不實將退款
2011年09月29日20:01 蘋果即時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昨天(28日)宣布,由於EasyTone和RunTone二款運動鞋的廣告中,「可加強塑身」遭到廣告不實的指控,銳跑(Reebok)公司同意提撥2500萬美元(約台幣7億6千萬)退還消費者,以換取和解。
Reebok在廣告中宣稱,和一般健走鞋相比,EasyTone可使臀部肌群加強28%,大腿和小腿後側肌群加強11%,並使這些部位更加健美。Runtone跑鞋也宣稱類似功效。
但FTC消費者保護局接到消費者申訴,經過監看電視、報紙廣告後,認定Reebok廣告不實。但Reebok的母公司Adidas發表聲明表示,選擇和解「並不表示我們同意FTC的說法」,而是為了避免長期訴訟。
Reebok球鞋誆塑身 美開罰
2011年 09月30日 【林沿瑜、朱正庭╱綜合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前天表示,知名運動鞋品牌Reebok做不實廣告,宣稱其Easytone和Runtone鞋款具讓腿部和臀部肌肉緊實之效,經FTC調查,Reebok同意支付二千五百萬美元(約七點六億元台幣)款項,供消費者退費。台灣Reebok辦公室昨表示,負責人出國開會中,暫無法回應。
國內邀安心亞代言
Reebok廣告稱,與一般運動鞋相較,Easytone和Runtone鞋款可增加腿部臀部的肌肉力分別達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二十八。為推銷Easytone這款「塑身鞋」,該品牌在國內還邀藝人安心亞代言。據網站訊息,Easytone和Runtone鞋款售價約一千三百元台幣。Reebok前年推出「塑身鞋」(Toning shoes)後,至今在美國已賣出數百萬雙。
另一品牌New Balance也曾在廣告中宣傳自家塑身鞋,美國偉凱法律事務所消費者集體訴訟專家畢安齊表示,如果其他鞋廠也在廣告中做出類似的不實宣稱,未來恐也會被FTC盯上。FTC消費者保護局局長伏拉德克說:「想有曲線完美和健康的身體,沒有不運動又不流汗的方式。」
2011年09月29日20:01 蘋果即時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昨天(28日)宣布,由於EasyTone和RunTone二款運動鞋的廣告中,「可加強塑身」遭到廣告不實的指控,銳跑(Reebok)公司同意提撥2500萬美元(約台幣7億6千萬)退還消費者,以換取和解。
Reebok在廣告中宣稱,和一般健走鞋相比,EasyTone可使臀部肌群加強28%,大腿和小腿後側肌群加強11%,並使這些部位更加健美。Runtone跑鞋也宣稱類似功效。
但FTC消費者保護局接到消費者申訴,經過監看電視、報紙廣告後,認定Reebok廣告不實。但Reebok的母公司Adidas發表聲明表示,選擇和解「並不表示我們同意FTC的說法」,而是為了避免長期訴訟。
Reebok球鞋誆塑身 美開罰
2011年 09月30日 【林沿瑜、朱正庭╱綜合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前天表示,知名運動鞋品牌Reebok做不實廣告,宣稱其Easytone和Runtone鞋款具讓腿部和臀部肌肉緊實之效,經FTC調查,Reebok同意支付二千五百萬美元(約七點六億元台幣)款項,供消費者退費。台灣Reebok辦公室昨表示,負責人出國開會中,暫無法回應。
國內邀安心亞代言
Reebok廣告稱,與一般運動鞋相較,Easytone和Runtone鞋款可增加腿部臀部的肌肉力分別達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二十八。為推銷Easytone這款「塑身鞋」,該品牌在國內還邀藝人安心亞代言。據網站訊息,Easytone和Runtone鞋款售價約一千三百元台幣。Reebok前年推出「塑身鞋」(Toning shoes)後,至今在美國已賣出數百萬雙。
另一品牌New Balance也曾在廣告中宣傳自家塑身鞋,美國偉凱法律事務所消費者集體訴訟專家畢安齊表示,如果其他鞋廠也在廣告中做出類似的不實宣稱,未來恐也會被FTC盯上。FTC消費者保護局局長伏拉德克說:「想有曲線完美和健康的身體,沒有不運動又不流汗的方式。」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女性喝咖啡 或減少憂鬱症
Coffee, Caffeine,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mong Women
Arch Intern Med. 2011;171(17):1571-1578.
Coffee Consumption and Depression Risk: Comment on "Coffee, Caffeine,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mong Women"
Arch Intern Med. 2011;171(17):1578.
1天4杯咖啡 女性憂鬱機率降2成
2011-9-28 自由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要比不喝咖啡者減少十五%,喝四杯以上者則減少二十%,但喝低咖啡因咖啡並無此功效。
這份二十七日發表於「內科醫學檔案」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尚未了解咖啡為何有此功效,呼籲女性多喝咖啡絕對為時過早,但可能原因之一是,咖啡中的咖啡因改變腦中的化學作用。咖啡因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神經中樞興奮劑,其中八成即是來自飲用咖啡。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的研究團隊,針對五萬零七百三十九名美國女護士進行長達二十幾年的問卷追蹤調查,記錄她們的咖啡使用量。從一九八○年至二○○四年,共有兩千六百餘名婦女罹患憂鬱症。分析後發現,咖啡喝得少或不喝咖啡的婦女,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要比多喝咖啡者來得高。
在這些罹病婦女中,許多人不喝或很少喝咖啡。相較於每週喝不到一杯咖啡者,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的婦女,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十五%,喝四杯以上罹患風險減少二十%。
此前芬蘭一項研究發現,習慣喝咖啡者自殺率較低,研究人員認為有助於提振幸福感與活力的咖啡因扮演主要關鍵。這份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哈佛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營養學教授艾榭里歐團隊,也曾發現喝咖啡或許能預防帕金森氏症。
研究也指出,由於憂鬱症患者的普遍症狀就是睡眠受干擾,而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會使睡眠問題惡化。同時,攝取過多咖啡因也會增加焦慮感,前述芬蘭研究顯示,一天喝超過八杯咖啡,自殺率將增加。
女喝咖啡可降低患「憂鬱症」風險?專家:還是得評估
uho ◎ 新聞中心報導
常看到上班族人手一杯咖啡,好像一天一杯咖啡才揭開一天的序幕,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阿爾貝托(Alberto Ascherio)教授在最新的研究中提出,約有五分之一的美國女性可能會得到憂鬱症,而攝取適當的咖啡因可降低憂鬱症風險,但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精神科愛瑪教授(Emma Robertson-Blackmore)不認同這項說法,因為還有許多因素會造成憂鬱症,也需考量納入評估當中。
這個研究是長期觀察女性攝取咖啡因對其憂鬱症狀的影響,發現在過去10年內(1996至2006年),一週內有喝咖啡習慣的女性比未曾飲用咖啡者,憂鬱症狀的比例會降低20%。其他研究指出飲用咖啡可提振心情,降低乳腺癌、攝護腺癌和中風的危害,甚至可減少女性禿髮風險。但日前醫學上仍未研究出咖啡因如何減緩腦部產生憂鬱,或者需飲用多少量或多長的時間的咖啡才能降低憂鬱的風險。
愛瑪博士指出,這篇研究的發現很有趣但對象皆為護士,並非能代表廣泛的女性大眾,且尚未考慮到其他可能引發憂鬱的相關因素,如:過去的家族遺傳史、生活經濟狀況的挑戰,或者經歷了身邊的人死亡以及身體代謝咖啡因機制…等也有相關。而且,咖啡因對於飲用者睡眠會有影響,就像吸菸或飲用酒精也可能成癮。因此,她建議女性還是得在飲食中維持健康均衡的飲食,學會調適壓力和定期運動,並且留意憂鬱的症狀,必要時仍需要專業的健康心理輔導員來協助才是最佳的抗憂鬱之道。
Arch Intern Med. 2011;171(17):1571-1578.
Coffee Consumption and Depression Risk: Comment on "Coffee, Caffeine,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mong Women"
Arch Intern Med. 2011;171(17):1578.
1天4杯咖啡 女性憂鬱機率降2成
2011-9-28 自由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要比不喝咖啡者減少十五%,喝四杯以上者則減少二十%,但喝低咖啡因咖啡並無此功效。
這份二十七日發表於「內科醫學檔案」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尚未了解咖啡為何有此功效,呼籲女性多喝咖啡絕對為時過早,但可能原因之一是,咖啡中的咖啡因改變腦中的化學作用。咖啡因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神經中樞興奮劑,其中八成即是來自飲用咖啡。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的研究團隊,針對五萬零七百三十九名美國女護士進行長達二十幾年的問卷追蹤調查,記錄她們的咖啡使用量。從一九八○年至二○○四年,共有兩千六百餘名婦女罹患憂鬱症。分析後發現,咖啡喝得少或不喝咖啡的婦女,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要比多喝咖啡者來得高。
在這些罹病婦女中,許多人不喝或很少喝咖啡。相較於每週喝不到一杯咖啡者,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的婦女,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十五%,喝四杯以上罹患風險減少二十%。
此前芬蘭一項研究發現,習慣喝咖啡者自殺率較低,研究人員認為有助於提振幸福感與活力的咖啡因扮演主要關鍵。這份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哈佛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營養學教授艾榭里歐團隊,也曾發現喝咖啡或許能預防帕金森氏症。
研究也指出,由於憂鬱症患者的普遍症狀就是睡眠受干擾,而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會使睡眠問題惡化。同時,攝取過多咖啡因也會增加焦慮感,前述芬蘭研究顯示,一天喝超過八杯咖啡,自殺率將增加。
女喝咖啡可降低患「憂鬱症」風險?專家:還是得評估
uho ◎ 新聞中心報導
常看到上班族人手一杯咖啡,好像一天一杯咖啡才揭開一天的序幕,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阿爾貝托(Alberto Ascherio)教授在最新的研究中提出,約有五分之一的美國女性可能會得到憂鬱症,而攝取適當的咖啡因可降低憂鬱症風險,但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精神科愛瑪教授(Emma Robertson-Blackmore)不認同這項說法,因為還有許多因素會造成憂鬱症,也需考量納入評估當中。
這個研究是長期觀察女性攝取咖啡因對其憂鬱症狀的影響,發現在過去10年內(1996至2006年),一週內有喝咖啡習慣的女性比未曾飲用咖啡者,憂鬱症狀的比例會降低20%。其他研究指出飲用咖啡可提振心情,降低乳腺癌、攝護腺癌和中風的危害,甚至可減少女性禿髮風險。但日前醫學上仍未研究出咖啡因如何減緩腦部產生憂鬱,或者需飲用多少量或多長的時間的咖啡才能降低憂鬱的風險。
愛瑪博士指出,這篇研究的發現很有趣但對象皆為護士,並非能代表廣泛的女性大眾,且尚未考慮到其他可能引發憂鬱的相關因素,如:過去的家族遺傳史、生活經濟狀況的挑戰,或者經歷了身邊的人死亡以及身體代謝咖啡因機制…等也有相關。而且,咖啡因對於飲用者睡眠會有影響,就像吸菸或飲用酒精也可能成癮。因此,她建議女性還是得在飲食中維持健康均衡的飲食,學會調適壓力和定期運動,並且留意憂鬱的症狀,必要時仍需要專業的健康心理輔導員來協助才是最佳的抗憂鬱之道。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以fMRI影像 拼湊出眼睛看到的畫面
Nishimoto et al., 2011, Current Biology
doi:10.1016/j.cub.2011.08.031
科學家用核磁共振解析腦部活動,拼湊出你看到的影像
癮科技 Andy Yang
一整個彷彿從科幻小說裡拿出來的情節,科學家已經有能力(既使限制很多)將腦波轉換回影像了。這個由柏克萊大學進行的實驗,是用一種稱為 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核磁共振技術,在看影片的同時,記錄下腦內控制視覺的區域的血流狀態,並且建立起影片和血流狀態間的關連關係。接著在重建影像的時候,系統會從 1800 萬秒的隨機 Youtube 影片中,選取最符合目前受測試者腦內血流狀態的幾秒影片,並將它們疊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模糊,但最能代表目前腦部活動狀態的影像。這種做法的效果如何?大家可以到繼續閱讀裡自己看看,有些時候接近的程度只能用「嚇人」來形容。
不過目前只能分析受試者實際上眼睛看到的影像,如果要分析夢境,或是記憶中的圖像的話,科學家認為還要至少幾十年的時間。但就算這樣,還是不得不讓人感嘆科技向科幻靠攏之神速啊!
夢境可拼湊? 科學家畫出腦波影像 【2011/9/23 22:39】
畫面左邊是肉眼看到的影像畫面,右邊則是腦波影像重建的畫面。(YOUTUBE)〔本報訊〕科幻電影中分析夢境的場景可能在真實生活中重現?根據加州柏克萊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技術觀察腦內血液流動的狀態,藉此重建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成果相當不可思議。
在Youtube可以看到科學家釋出的實驗影片。受測者在觀看影片的同時,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技術,紀錄受測者腦內控制視覺的區域血液流動狀況,並且將紀錄到的腦內畫面重組,成功疊合出與實際觀看到的影像相近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不過這項技術目前還只能夠分析受測者眼睛所接觸到的影像,在科幻片中更神奇的「分析夢境」、「重建記憶畫面」等功能,科學家坦言,至少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研究成功。
doi:10.1016/j.cub.2011.08.031
科學家用核磁共振解析腦部活動,拼湊出你看到的影像
癮科技 Andy Yang
一整個彷彿從科幻小說裡拿出來的情節,科學家已經有能力(既使限制很多)將腦波轉換回影像了。這個由柏克萊大學進行的實驗,是用一種稱為 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核磁共振技術,在看影片的同時,記錄下腦內控制視覺的區域的血流狀態,並且建立起影片和血流狀態間的關連關係。接著在重建影像的時候,系統會從 1800 萬秒的隨機 Youtube 影片中,選取最符合目前受測試者腦內血流狀態的幾秒影片,並將它們疊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模糊,但最能代表目前腦部活動狀態的影像。這種做法的效果如何?大家可以到繼續閱讀裡自己看看,有些時候接近的程度只能用「嚇人」來形容。
不過目前只能分析受試者實際上眼睛看到的影像,如果要分析夢境,或是記憶中的圖像的話,科學家認為還要至少幾十年的時間。但就算這樣,還是不得不讓人感嘆科技向科幻靠攏之神速啊!
夢境可拼湊? 科學家畫出腦波影像 【2011/9/23 22:39】
畫面左邊是肉眼看到的影像畫面,右邊則是腦波影像重建的畫面。(YOUTUBE)〔本報訊〕科幻電影中分析夢境的場景可能在真實生活中重現?根據加州柏克萊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技術觀察腦內血液流動的狀態,藉此重建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成果相當不可思議。
在Youtube可以看到科學家釋出的實驗影片。受測者在觀看影片的同時,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技術,紀錄受測者腦內控制視覺的區域血液流動狀況,並且將紀錄到的腦內畫面重組,成功疊合出與實際觀看到的影像相近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不過這項技術目前還只能夠分析受測者眼睛所接觸到的影像,在科幻片中更神奇的「分析夢境」、「重建記憶畫面」等功能,科學家坦言,至少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研究成功。
Facebook 登出後仍繼續追獵使用者隱私
如影隨形?Facebook追蹤用戶一把罩 連登出都不放過?
NOWnews 湯蕙如
2011年9月26日 11:37
記者湯蕙如/綜合報導
Facebook(臉書)在全球累計突破 8 億人的同時,維繫著上億人網路社群的用戶隱私設定,經常被放大檢視,最近則是在大幅改版之餘,被駭客高手發現,使用者在登出 Facebook 後,臉書的 cookies 並不會完全判定你離開系統,而是如影隨形地潛伏在瀏覽器內,繼續記錄使用者在其他網站點讚、分享的行為舉動。
Facebook 這項針對 cookie 作出的更動,造成就算使用者登出離線,Facebook 也能一路如影隨形,等同進入一個設有 Facebook 插件的網站時(包括支援點「讚」、「分享」或其他相關工具),你在這個網站作出的所有點讚或分享等個人動作,依舊會經由瀏覽器回傳給 Facebook。
附帶一提,「Cookie」是一種儲存在用戶端,用來辨識使用者身分的資料和瀏覽器使用、快取內容的數據,隨時隨地,記載著使用者在網路上的所有活動資料。
Nik Cubrilovic 發現他在設為「登出 Facebook」後,下面這段 cookie 並未顯示應該有的「登出」動作,而是繼續在登出時持續送出 9 個不同的 cookies,包括顯示他仍持續使用 Facebook 的帳號登入活動的狀態。
根據發現這項情報的駭客 Nik Cubrilovic 進一步指出,這些使用者在登出後因著 cookies 紀錄的內容,並沒有受到高度隱私保護,任何人都可利用開發者工具與瀏覽器讀取調查;目前未能得知 Facebook 會將這些情報用作何處,官方也尚未針對該項消息作出回應。
Logging out of Facebook is not enough(Nik Cubrilovic 的原始研究發表處, 英文)
Facebook tracks what you do online, even when you’re logged out(Social Beat, 英文)
臉書持續追蹤你 即使你已登出
ZDNet 2011/09/26 11:39:01
你以為登出臉書之後,她就無法再追蹤你在網路上做什麼?確定嗎?
.....
NOWnews 湯蕙如
2011年9月26日 11:37
記者湯蕙如/綜合報導
Facebook(臉書)在全球累計突破 8 億人的同時,維繫著上億人網路社群的用戶隱私設定,經常被放大檢視,最近則是在大幅改版之餘,被駭客高手發現,使用者在登出 Facebook 後,臉書的 cookies 並不會完全判定你離開系統,而是如影隨形地潛伏在瀏覽器內,繼續記錄使用者在其他網站點讚、分享的行為舉動。
Facebook 這項針對 cookie 作出的更動,造成就算使用者登出離線,Facebook 也能一路如影隨形,等同進入一個設有 Facebook 插件的網站時(包括支援點「讚」、「分享」或其他相關工具),你在這個網站作出的所有點讚或分享等個人動作,依舊會經由瀏覽器回傳給 Facebook。
附帶一提,「Cookie」是一種儲存在用戶端,用來辨識使用者身分的資料和瀏覽器使用、快取內容的數據,隨時隨地,記載著使用者在網路上的所有活動資料。
Nik Cubrilovic 發現他在設為「登出 Facebook」後,下面這段 cookie 並未顯示應該有的「登出」動作,而是繼續在登出時持續送出 9 個不同的 cookies,包括顯示他仍持續使用 Facebook 的帳號登入活動的狀態。
根據發現這項情報的駭客 Nik Cubrilovic 進一步指出,這些使用者在登出後因著 cookies 紀錄的內容,並沒有受到高度隱私保護,任何人都可利用開發者工具與瀏覽器讀取調查;目前未能得知 Facebook 會將這些情報用作何處,官方也尚未針對該項消息作出回應。
Logging out of Facebook is not enough(Nik Cubrilovic 的原始研究發表處, 英文)
Facebook tracks what you do online, even when you’re logged out(Social Beat, 英文)
臉書持續追蹤你 即使你已登出
ZDNet 2011/09/26 11:39:01
你以為登出臉書之後,她就無法再追蹤你在網路上做什麼?確定嗎?
.....
IBM超級電腦華生 與美健保WellPoint合作
你發現華點了,盲生
超級華生電腦 協助診斷癌症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即時報導】 2011.09.26 07:30 pm
去年2月在美國老牌益智節目「危險境地 (Jeopardy!)」成功戰勝人腦而聲明大噪的IBM華生超級電腦,獲得美國最大健保公司WellPoint引進,將協助診斷惡性腫瘤,力抗癌症。
在IBM有「發明大師」榮銜的史班格勒(W. Scott Spangler)今天表示,目前全球所有資料超過八成都屬於非結構性的;以醫學界為例,就醫紀錄、病例、X 光片等都是非結構性的資料,無法透過電腦語法直接轉換。
而華生電腦擁有的深度分析技術,可以讓電腦判讀這些文件,並快速比對出可信度極高的建議答案。當病人向醫生描述病痛或癥狀時,華生電腦可在一旁協助「會診」,藉由比對線索與相當於100 萬本醫學書籍量的資料庫,提供即時的交叉評估,提醒醫生進行更謹慎的病理判讀。
【中央社台北26日電】
今年2月中旬,在美國益智節目「危險境地(Jeopardy!)」中擊敗兩位答題達人的IBM華生電腦(Watson),由於運算能力驚人,美國決定引入醫療體系協助問診,甚至診斷癌症。
國際商業機器(IBM)表示,兩周前美國最大的健保公司康典(WellPoint)看上華生電腦專為解決難題而設計的運算能力,決定引進這套電腦系統,支援醫護人員問診;未來康典可能要讓華生電腦協助診斷惡性腫瘤。
IBM表示,華生電腦與陸續問世的商業應用,證明了資訊科技愈來愈聰明,能把多如海沙一般的資料量,以最快的速度轉化為有意義的資訊,協助人們取得進行判斷與決策時的最佳參考。
台灣IBM今天還邀請了賦予華生電腦過人深度分析能力(Deep Question-Answering, DeepQA)的推手之一史班格勒(W. Scott Spangler)來台,介紹華生這項可能影響醫療成效的最新應用。
史班格勒是IBM美國加州艾曼登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在IBM有「發明大師(Master Inventor)」的頭銜,專職文字與資料探勘(Text/Data Mining)與相關軟體開發工作,對於分析非結構性的資料(UnstructuredData),經驗尤其豐富。
史班格勒指出,目前全球所有資料超過8成都是屬於非結構性的;在醫學界,就醫紀錄、病例、X光片等就是非結構性的資料,無法透過電腦語法直接轉換;然而,華生電腦擁有的深度分析技術,可以讓電腦判讀這些文件,並快速比對出可信度極高的建議答案。
例如當病人向醫生描述身上的病痛或癥狀時,華生電腦可在一旁協助「會診」,藉由比對線索與相當於一百萬本醫學書籍量的資料庫,提供即時的交叉評估,並提醒醫生進行更謹慎的病理判讀。
在全美擁有3400萬健診會員的康典公司預計在2012年,將華生電腦的問答系統試行於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
史班格勒說,由於診斷與治療惡性腫瘤的過程,就是生與死的拉鋸戰,所以康典公司選擇讓華生電腦來協助推進這項十分重要的醫學專科,協助醫護人員為每位病患及時找出最合適的處方;若是取得臨床成功案例,將會繼續推廣至其他醫學領域。
【2011/09/26 經濟日報】
超級華生電腦 協助診斷癌症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即時報導】 2011.09.26 07:30 pm
去年2月在美國老牌益智節目「危險境地 (Jeopardy!)」成功戰勝人腦而聲明大噪的IBM華生超級電腦,獲得美國最大健保公司WellPoint引進,將協助診斷惡性腫瘤,力抗癌症。
在IBM有「發明大師」榮銜的史班格勒(W. Scott Spangler)今天表示,目前全球所有資料超過八成都屬於非結構性的;以醫學界為例,就醫紀錄、病例、X 光片等都是非結構性的資料,無法透過電腦語法直接轉換。
而華生電腦擁有的深度分析技術,可以讓電腦判讀這些文件,並快速比對出可信度極高的建議答案。當病人向醫生描述病痛或癥狀時,華生電腦可在一旁協助「會診」,藉由比對線索與相當於100 萬本醫學書籍量的資料庫,提供即時的交叉評估,提醒醫生進行更謹慎的病理判讀。
【中央社台北26日電】
今年2月中旬,在美國益智節目「危險境地(Jeopardy!)」中擊敗兩位答題達人的IBM華生電腦(Watson),由於運算能力驚人,美國決定引入醫療體系協助問診,甚至診斷癌症。
國際商業機器(IBM)表示,兩周前美國最大的健保公司康典(WellPoint)看上華生電腦專為解決難題而設計的運算能力,決定引進這套電腦系統,支援醫護人員問診;未來康典可能要讓華生電腦協助診斷惡性腫瘤。
IBM表示,華生電腦與陸續問世的商業應用,證明了資訊科技愈來愈聰明,能把多如海沙一般的資料量,以最快的速度轉化為有意義的資訊,協助人們取得進行判斷與決策時的最佳參考。
台灣IBM今天還邀請了賦予華生電腦過人深度分析能力(Deep Question-Answering, DeepQA)的推手之一史班格勒(W. Scott Spangler)來台,介紹華生這項可能影響醫療成效的最新應用。
史班格勒是IBM美國加州艾曼登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在IBM有「發明大師(Master Inventor)」的頭銜,專職文字與資料探勘(Text/Data Mining)與相關軟體開發工作,對於分析非結構性的資料(UnstructuredData),經驗尤其豐富。
史班格勒指出,目前全球所有資料超過8成都是屬於非結構性的;在醫學界,就醫紀錄、病例、X光片等就是非結構性的資料,無法透過電腦語法直接轉換;然而,華生電腦擁有的深度分析技術,可以讓電腦判讀這些文件,並快速比對出可信度極高的建議答案。
例如當病人向醫生描述身上的病痛或癥狀時,華生電腦可在一旁協助「會診」,藉由比對線索與相當於一百萬本醫學書籍量的資料庫,提供即時的交叉評估,並提醒醫生進行更謹慎的病理判讀。
在全美擁有3400萬健診會員的康典公司預計在2012年,將華生電腦的問答系統試行於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
史班格勒說,由於診斷與治療惡性腫瘤的過程,就是生與死的拉鋸戰,所以康典公司選擇讓華生電腦來協助推進這項十分重要的醫學專科,協助醫護人員為每位病患及時找出最合適的處方;若是取得臨床成功案例,將會繼續推廣至其他醫學領域。
【2011/09/26 經濟日報】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MRI可能會造成眩暈
MRI Magnetic Field Stimulates Rotational Sensors of the Brain
Current Biology, 22 September 2011
10.1016/j.cub.2011.08.029
因為MRI的強磁場影響了內耳平衡器官內的液體,所以可能因此造成眼球震顫、眩暈
如此MRI磁場本身造成改變的發現
使得fMRI研究的結果可能開始受到質疑
Current Biology, 22 September 2011
10.1016/j.cub.2011.08.029
因為MRI的強磁場影響了內耳平衡器官內的液體,所以可能因此造成眼球震顫、眩暈
如此MRI磁場本身造成改變的發現
使得fMRI研究的結果可能開始受到質疑
光速被微中子超越
Cherenkov radiation 理論都出來這麼久了說.....
光速輸了?愛因斯坦理論受挑戰 【10:00】
〔中央社〕國際研究團隊今天表示,名為微中子的亞原子粒子移動速度比光速還快,若此發現證實為真,可能將推翻愛因斯坦相對論中「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可以快過光速」的基本定律。
研究員在瑞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和義大利實驗室之間進行研究,發現「微中子」(neutrinos)移動速度為每秒30萬6公里,比光速快每秒6公里。
OPERA實驗發言人艾瑞迪塔多(Antonio Ereditato)說:「這個結果完全出乎意料,我們希望測量微中子的速度,但我們沒想到會發現特別的事物。」
他說:「我們對研究結果具有高度信心,我們不斷檢查和複查任何可能扭曲測量的因素,但什麼也沒找到。我們現在希望研究同仁獨立檢驗。」
科學家在實驗中利用光束產生無數微中子,使其從CERN橫跨日內瓦附近的法國和瑞士邊界,到730公里外的義大利格蘭沙索(Gran Sasso)實驗室。
艾瑞迪塔多表示,微中子抵達時間比光速早了60奈秒(nanoseconds,十億分之一秒),誤差不到10奈秒。
若獲證實,此發現將動搖愛因斯坦1905年狹義相對論(special relativity),顛覆光速是一個「宇宙常數」,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速度比光速快的說法。
艾瑞迪塔多也說:「速度差異極小,但概念上極其重要,這項發現非常驚人,就目前而言,每人都應該非常審慎看待。」
愛因斯坦物質不能快過光速理論可能被打破 23.09.2011 09:02
愛因斯坦相對論,指物質速度不可能快過光速的理論,可能被打破。在全球最先進的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進行的一項實驗,將一束微中子,透過粒子加速器,由日內瓦發射至七百三十公里外,位於意大利的實驗室,速度較光速快六十毫微秒,而一毫微秒相當於十億份之一秒。由於有關發現屬於革命性,研究人員用多個月時間,反覆驗證結果,未作正式公布,並正尋求美國的實驗室,協助驗證。
科學家發現反愛因斯坦相對論現象
BBC 更新時間 2011年9月2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45
Facebook Twitter 分享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在日內瓦說,他們測量到了運動速度超過光速的亞原子粒子,這似乎違反了物理學定律。
這些運動速度是通過從日內瓦實驗室向7百公里以外的另一個實驗室發射中微子中測到的。
他們對這個結果迷惑不解,並請求其他獨立方面的科學人士來證實這一測量結果。
如果他們的發現得到證實,將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裏「光速超過任何物質運動的速度」這一基本物理定律。
光速輸了?愛因斯坦理論受挑戰
更新日期:2011/09/23 09:46 (中央社巴黎/日內瓦22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研究團隊今天表示,名為微中子的亞原子粒子移動速度比光速還快,若此發現證實為真,可能將推翻愛因斯坦相對論中「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可以快過光速」的基本定律。
研究員在瑞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Centre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和義大利實驗室之間進行研究,發現「微中子」(neutrinos)移動速度為每秒30萬6公里,比光速快每秒6公里。
OPERA實驗發言人艾瑞迪塔多(Antonio Ereditato)說:「這個結果完全出乎意料,我們希望測量微中子的速度,但我們沒想到會發現特別的事物。」
他說:「我們對研究結果具有高度信心,我們不斷檢查和複查任何可能扭曲測量的因素,但什麼也沒找到。我們現在希望研究同仁獨立檢驗。」
科學家在實驗中利用光束產生無數微中子,使其從CERN橫跨日內瓦附近的法國和瑞士邊界,到730公里外的義大利格蘭沙索(Gran Sasso)實驗室。
艾瑞迪塔多表示,微中子抵達時間比光速早了60奈秒(nanoseconds,十億分之一秒),誤差不到10奈秒。
若獲證實,此發現將動搖愛因斯坦1905年狹義相對論(special relativity),顛覆光速是一個「宇宙常數」,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速度比光速快的說法。
艾瑞迪塔多也說:「速度差異極小,但概念上極其重要,這項發現非常驚人,就目前而言,每人都應該非常審慎看待。」(譯者:中央社盧映孜)1000923
光速輸了?愛因斯坦理論受挑戰 【10:00】
〔中央社〕國際研究團隊今天表示,名為微中子的亞原子粒子移動速度比光速還快,若此發現證實為真,可能將推翻愛因斯坦相對論中「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可以快過光速」的基本定律。
研究員在瑞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和義大利實驗室之間進行研究,發現「微中子」(neutrinos)移動速度為每秒30萬6公里,比光速快每秒6公里。
OPERA實驗發言人艾瑞迪塔多(Antonio Ereditato)說:「這個結果完全出乎意料,我們希望測量微中子的速度,但我們沒想到會發現特別的事物。」
他說:「我們對研究結果具有高度信心,我們不斷檢查和複查任何可能扭曲測量的因素,但什麼也沒找到。我們現在希望研究同仁獨立檢驗。」
科學家在實驗中利用光束產生無數微中子,使其從CERN橫跨日內瓦附近的法國和瑞士邊界,到730公里外的義大利格蘭沙索(Gran Sasso)實驗室。
艾瑞迪塔多表示,微中子抵達時間比光速早了60奈秒(nanoseconds,十億分之一秒),誤差不到10奈秒。
若獲證實,此發現將動搖愛因斯坦1905年狹義相對論(special relativity),顛覆光速是一個「宇宙常數」,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速度比光速快的說法。
艾瑞迪塔多也說:「速度差異極小,但概念上極其重要,這項發現非常驚人,就目前而言,每人都應該非常審慎看待。」
愛因斯坦物質不能快過光速理論可能被打破 23.09.2011 09:02
愛因斯坦相對論,指物質速度不可能快過光速的理論,可能被打破。在全球最先進的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進行的一項實驗,將一束微中子,透過粒子加速器,由日內瓦發射至七百三十公里外,位於意大利的實驗室,速度較光速快六十毫微秒,而一毫微秒相當於十億份之一秒。由於有關發現屬於革命性,研究人員用多個月時間,反覆驗證結果,未作正式公布,並正尋求美國的實驗室,協助驗證。
科學家發現反愛因斯坦相對論現象
BBC 更新時間 2011年9月2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45
Facebook Twitter 分享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在日內瓦說,他們測量到了運動速度超過光速的亞原子粒子,這似乎違反了物理學定律。
這些運動速度是通過從日內瓦實驗室向7百公里以外的另一個實驗室發射中微子中測到的。
他們對這個結果迷惑不解,並請求其他獨立方面的科學人士來證實這一測量結果。
如果他們的發現得到證實,將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裏「光速超過任何物質運動的速度」這一基本物理定律。
光速輸了?愛因斯坦理論受挑戰
更新日期:2011/09/23 09:46 (中央社巴黎/日內瓦22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研究團隊今天表示,名為微中子的亞原子粒子移動速度比光速還快,若此發現證實為真,可能將推翻愛因斯坦相對論中「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可以快過光速」的基本定律。
研究員在瑞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Centre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和義大利實驗室之間進行研究,發現「微中子」(neutrinos)移動速度為每秒30萬6公里,比光速快每秒6公里。
OPERA實驗發言人艾瑞迪塔多(Antonio Ereditato)說:「這個結果完全出乎意料,我們希望測量微中子的速度,但我們沒想到會發現特別的事物。」
他說:「我們對研究結果具有高度信心,我們不斷檢查和複查任何可能扭曲測量的因素,但什麼也沒找到。我們現在希望研究同仁獨立檢驗。」
科學家在實驗中利用光束產生無數微中子,使其從CERN橫跨日內瓦附近的法國和瑞士邊界,到730公里外的義大利格蘭沙索(Gran Sasso)實驗室。
艾瑞迪塔多表示,微中子抵達時間比光速早了60奈秒(nanoseconds,十億分之一秒),誤差不到10奈秒。
若獲證實,此發現將動搖愛因斯坦1905年狹義相對論(special relativity),顛覆光速是一個「宇宙常數」,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速度比光速快的說法。
艾瑞迪塔多也說:「速度差異極小,但概念上極其重要,這項發現非常驚人,就目前而言,每人都應該非常審慎看待。」(譯者:中央社盧映孜)1000923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Google+進入beta 全面開放註冊
Google+,全面開放註冊
數位時代 撰文者:劉翰謙整理 發表日期:2011/09/21
經過12週的邀請制測試,Google牌的社交網路Google+終於全面開放註冊。
除了這個最重大的變動,這次也宣布了許多當下或是未來的新功能,如本來只能搜尋用戶的Google+搜尋框,現在也整合了Google的招牌搜尋功能;視訊聚會(Hangouts)新加了不少新機制,甚至還開放了Hangouts的API(應用程式介面)等。
選擇此時開放,不免令人產生聯想,是為了回應最近一連串Facebook的諸多改動,以及即將到來的f8開發者大會,無論如何,對Google+及其他未曾被邀請的錢在使用者來說,這當然要說算好消息。
G+更新 歡迎大家不請自來
中央社
2011-09-21 09:30 AM Fonts Size
(中央社舊金山20日綜合外電報導)社交網路大戰越演越烈,社網一哥臉書(Facebook)雖仍擁有最多會員數,但Google+也緊追在後,推出3個月後今天又祭出新功能。
Google+取消原本需要邀請才可以加入的限制,現在只要你有Google帳戶,你就是Google+的一份子。
工程部資深副總裁甘多特拉(Vic Gundotra)在部落格發文表示;「過去12週我們都在測試Google+,聽取許多意見也學了很多。」「雖然目前成果未臻完美,但已經改進許多,從測試進入到beta公測階段。」
Google+的新招還沒出完。Google將其強大的搜尋引擎與Google+整合,用戶可以直接在Google+進行搜尋,並將「Hangouts」視訊聚會的觸角延伸到手機用戶,更可把錄製的影片廣播發送給其他用戶。
Google在官方部落格指出,頗受好評的Hangouts視訊功能,可以讓用戶開啟視訊聊天,最多可邀請9人加入互動,這項新功能即將在使用Android平台的智慧型照相手機上推出,「再過不久」也會支援蘋果(Apple)iOS平台手機。
使用者更可用視訊影片「廣播」自己。Google表示,他們已邀請到美國流行團體黑眼豆豆(Black Eyed Peas)團長威爾(will.i.am)於明天在Google+首先使用「Hangout on Air」功能。
Google未透露目前有多少人加入Google+,但分析師估計自Google+推出以來,應已吸引逾2500萬人加入。
Google+雖成長快速,但目前還處於「襁褓」階段,外界仍在觀望它是否可以將這股強勁勢頭延續下去。
(譯者:中央社徐嘉偉)1000921
數位時代 撰文者:劉翰謙整理 發表日期:2011/09/21
經過12週的邀請制測試,Google牌的社交網路Google+終於全面開放註冊。
除了這個最重大的變動,這次也宣布了許多當下或是未來的新功能,如本來只能搜尋用戶的Google+搜尋框,現在也整合了Google的招牌搜尋功能;視訊聚會(Hangouts)新加了不少新機制,甚至還開放了Hangouts的API(應用程式介面)等。
選擇此時開放,不免令人產生聯想,是為了回應最近一連串Facebook的諸多改動,以及即將到來的f8開發者大會,無論如何,對Google+及其他未曾被邀請的錢在使用者來說,這當然要說算好消息。
G+更新 歡迎大家不請自來
中央社
2011-09-21 09:30 AM Fonts Size
(中央社舊金山20日綜合外電報導)社交網路大戰越演越烈,社網一哥臉書(Facebook)雖仍擁有最多會員數,但Google+也緊追在後,推出3個月後今天又祭出新功能。
Google+取消原本需要邀請才可以加入的限制,現在只要你有Google帳戶,你就是Google+的一份子。
工程部資深副總裁甘多特拉(Vic Gundotra)在部落格發文表示;「過去12週我們都在測試Google+,聽取許多意見也學了很多。」「雖然目前成果未臻完美,但已經改進許多,從測試進入到beta公測階段。」
Google+的新招還沒出完。Google將其強大的搜尋引擎與Google+整合,用戶可以直接在Google+進行搜尋,並將「Hangouts」視訊聚會的觸角延伸到手機用戶,更可把錄製的影片廣播發送給其他用戶。
Google在官方部落格指出,頗受好評的Hangouts視訊功能,可以讓用戶開啟視訊聊天,最多可邀請9人加入互動,這項新功能即將在使用Android平台的智慧型照相手機上推出,「再過不久」也會支援蘋果(Apple)iOS平台手機。
使用者更可用視訊影片「廣播」自己。Google表示,他們已邀請到美國流行團體黑眼豆豆(Black Eyed Peas)團長威爾(will.i.am)於明天在Google+首先使用「Hangout on Air」功能。
Google未透露目前有多少人加入Google+,但分析師估計自Google+推出以來,應已吸引逾2500萬人加入。
Google+雖成長快速,但目前還處於「襁褓」階段,外界仍在觀望它是否可以將這股強勁勢頭延續下去。
(譯者:中央社徐嘉偉)1000921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地球失蹤熱能(?)
溫室氣體暖化假說的支持者還在撐.....
地球失蹤熱能 可能藏在大洋深處
Rti 2011/9/19 19:25
撰稿‧編輯:黃啟霖 新聞引據: 中央社
美國科學家今天(19日)表示,地球部分熱能失蹤之謎可能破解了,這些熱能或許潛藏在大洋中,掩蓋溫室氣體排放所引發的部分氣候暖化效應。
氣候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想知道,這些所謂的失蹤熱能去向,特別是過去10年的熱能。因為過去1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加,但是全球大氣溫度卻沒有以同等的幅度上升。
追蹤地球系統中能量和熱度的增強很重要,因為能量和熱度會影響目前的天氣和未來的氣候。
2000年到2010年的這個10年,是地球一個多世紀以來最熱的10年。雖然溫度相當高,但是全球氣溫最熱的1年仍然是1998年,一直到2010年才平了這個紀錄。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的科學家認為,世界氣溫應該比實際氣溫更高
因為10年來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而衛星顯示陽光熱能進入地球多於出去的值愈來愈大。某些熱能進入地球,卻不曾離開,而氣溫卻未如預測一樣上升得那麼多。
那麼這些熱能跑到那裡去了?
電腦模擬的結果顯示,類似在過去10年,氣溫無法反映地球吸收的熱能這種年代,消失的熱能多半潛藏在305公尺深的海洋層中。
科學家說,這種情形有時候可能持續數年,即使在全球暖化的整體趨勢持續的情況下,本世紀仍可能定期發生。這份研究刊登在這期的「自然氣候變遷」月報(Nature Climate Change)上。
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崔伯斯(Kevin Trenberth)在聲明中說:「這項研究顯示,這些消失的熱能實際上埋藏在大洋中。熱能並沒有消失,因此不能忽視。這必定會帶來影響。」
地球失蹤熱能 可能藏在大洋深處
Rti 2011/9/19 19:25
撰稿‧編輯:黃啟霖 新聞引據: 中央社
美國科學家今天(19日)表示,地球部分熱能失蹤之謎可能破解了,這些熱能或許潛藏在大洋中,掩蓋溫室氣體排放所引發的部分氣候暖化效應。
氣候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想知道,這些所謂的失蹤熱能去向,特別是過去10年的熱能。因為過去1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加,但是全球大氣溫度卻沒有以同等的幅度上升。
追蹤地球系統中能量和熱度的增強很重要,因為能量和熱度會影響目前的天氣和未來的氣候。
2000年到2010年的這個10年,是地球一個多世紀以來最熱的10年。雖然溫度相當高,但是全球氣溫最熱的1年仍然是1998年,一直到2010年才平了這個紀錄。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的科學家認為,世界氣溫應該比實際氣溫更高
因為10年來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而衛星顯示陽光熱能進入地球多於出去的值愈來愈大。某些熱能進入地球,卻不曾離開,而氣溫卻未如預測一樣上升得那麼多。
那麼這些熱能跑到那裡去了?
電腦模擬的結果顯示,類似在過去10年,氣溫無法反映地球吸收的熱能這種年代,消失的熱能多半潛藏在305公尺深的海洋層中。
科學家說,這種情形有時候可能持續數年,即使在全球暖化的整體趨勢持續的情況下,本世紀仍可能定期發生。這份研究刊登在這期的「自然氣候變遷」月報(Nature Climate Change)上。
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崔伯斯(Kevin Trenberth)在聲明中說:「這項研究顯示,這些消失的熱能實際上埋藏在大洋中。熱能並沒有消失,因此不能忽視。這必定會帶來影響。」
叛逆期與腦部發展有關
因果關係不一定是這個方向就是了
青少年搞叛逆 有助腦部發展
2011年 09月19日 美國
【施翩╱綜合外電報導】青少年情緒激動、沒規矩或喝到茫,是叛逆期常見的行徑,讓許多父母無法面對。但近來心理學家發現,叛逆期其實屬於演化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心智發展重要階段。
屬演化一部分
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指,青少年處於叛逆期時適應力強、勇於嘗試不畏風險,且偏激行為多半來自本能反應。斯坦伯格認為,成人無法改變青少年叛逆期,因這樣的轉變是演化的一部分。
根據1990年代美國衛生研究院統計,青少年時期腦部發展速度遠高於幼年期。叛逆期時神經纖維會增長,提升腦部接受資訊速度。腦部發展將持續10年,近30歲才停止。
神經學家凱西說,過去叛逆期被認為是棘手問題,但越了解青少年在這時期中發展以及轉變後,叛逆期其實是自我調適力及影響力極高的階段。
青少年搞叛逆 有助腦部發展
2011年 09月19日 美國
【施翩╱綜合外電報導】青少年情緒激動、沒規矩或喝到茫,是叛逆期常見的行徑,讓許多父母無法面對。但近來心理學家發現,叛逆期其實屬於演化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心智發展重要階段。
屬演化一部分
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指,青少年處於叛逆期時適應力強、勇於嘗試不畏風險,且偏激行為多半來自本能反應。斯坦伯格認為,成人無法改變青少年叛逆期,因這樣的轉變是演化的一部分。
根據1990年代美國衛生研究院統計,青少年時期腦部發展速度遠高於幼年期。叛逆期時神經纖維會增長,提升腦部接受資訊速度。腦部發展將持續10年,近30歲才停止。
神經學家凱西說,過去叛逆期被認為是棘手問題,但越了解青少年在這時期中發展以及轉變後,叛逆期其實是自我調適力及影響力極高的階段。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洗手沒擦乾 比沒洗還糟
洗手沒擦乾 細菌多8成
2011/09/14 19:19:0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4日電)用肥皂洗手是國際公認最有效、最省錢的傳染病預防方法;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洗手後沒擦乾,等於白洗,手上的細菌會比沒洗手更多,大約6成民眾不知道洗完手要擦乾再走。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今天指出,10餘年前,疾管局做過試驗,洗手後,濕手東摸西摸變乾時,手上細菌比洗手前要多,到了2007年,振興醫院做了類似實驗,發現洗完手沒擦乾,細菌比未洗手多了8成。
施文儀指出,大多數的公共場所不供應紙巾、擦手布,民眾洗手完往衣服一擦,或是濕手觸摸廁所門把、扶手、桌面等,更容易沾到細菌;至於久久才清潔一次的烘手機、老是濕答答未更換的擦手巾,也會讓洗手破功。
疾管局日前民調結果顯示,大約6成受訪者不知道洗手後沒擦乾,手上細菌會不減反增;近5成受訪者洗手時未使用肥皂或洗手乳,亦有3成受訪者洗手後未把手擦乾。
疾管局今天舉辦記者會推動「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全民洗手運動,獲得旅遊及觀光旅館業率先響應,會員旅館承諾將在廁所提供擦手紙巾、乾淨的毛巾,共同落實正確手部衛生習慣。
知名導遊林龍出席記者會表示,期望國內導遊能一同響應,不僅提升國內觀光形象,更能守護國人健康。他也分享國內外的衛生環境、更爆出帶團中親眼目睹遊客未落實手部衛生的恐怖經驗。
知名飯店行政主廚柯俊年也表示,飯店從業人員,不僅要落實自身手部衛生,更要提醒民眾餐前正確洗手,用餐才保安心。1000914
洗手後不擦乾 洗了等於白洗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1.09.15 11:46 am
洗手不擦乾 細菌多八成四 / 李樹人 洗手後不擦乾,細菌更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國人洗手方法不正確,洗手後未擦乾雙手,潮濕的雙手使細菌更多,「洗了等於白洗」。
衛生署表示,正確洗手步驟包括以肥皂洗手,有搓揉動作,洗手擦乾,缺一項即為不正確洗手。疾管局針對民眾洗手行為調查,超過六成民眾未落實正確洗手,其中近五成民眾在洗手時,不一定使用肥皂或洗手乳,約三成民眾不習慣洗手後把手擦乾。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強調,用肥皂洗手是國際公認最有效、最省錢的傳染病防治方式,透過肥皂或洗手乳的界面活性劑,加上搓揉,才能將大部分的髒東西,從手指、掌紋等凹槽中去除。
研究證實,使用肥皂並搓揉,可減少細菌近50%。世界洗手組織更表示,用肥皂洗手可降低腹瀉罹病率,洗手後不擦乾,將會增加八成四的細菌。
衛生署鼓勵企業、機構等公廁應提供擦手紙或烘手機,建議民眾自備手帕。對於提供良好洗手及乾手設施的企業,疾管局將給予守護健康標章。另外,疾管局也將行文各地衛生局,希望地方政府援用地方自治條例,要求各地公廁提供烘手機或擦手紙。
【2011/09/15 聯合報】
有洗比沒洗還糟? 洗手未擦乾等於白洗?!
2011年9月15日 09:32
記者曾鈺庭/台北報導
很多人以為洗完手、甩甩手,就代表洗乾淨了,但研究顯示,洗手後如果沒擦乾,手掌上細菌孳生速度更快,病菌不減反增!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一項調查發現,超過6成民眾未落實洗手動作,手還沒乾,就急著走,「洗了等於白洗」。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根據振興醫院研究發現,洗手後如果沒有擦乾,附著在潮濕雙手的細菌要比洗手之前增加84%。換句話說,表面上看起來乾淨,但實際比洗手前還要髒,細菌不減反增。
他說,依照衛生署推廣的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可降低50%細菌數,不過,如果只是以清水洗手,少了肥皂的物理性搓一搓,就像是洗碗時,如果只是用水沖一沖,仍無法把碗盤上的油膩除去一樣,「手紋的皮脂腺豐富,很容易成為病毒孳生的溫床。」尤其是脂溶性病毒類,如輪狀病毒、腺病毒、諾羅病毒等會引起腸胃道症狀的病毒以及腸病毒等,就必需藉由肥皂來幫助。
黃瑽寧說,門診中常遇到重複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家中擔心他再被感染,於是要孩子從早到晚戴口罩,「這對孩子的人際關係影響很大!」他認為,戴口罩的防疫效果,不如正確的勤洗手。
很多人覺得醫院髒,以因為空氣中充滿各種毒菌,只要吸一口氣,就把病菌全都吸進身體裡,所以到醫院就戴上口罩,「但,除非你去舔地板或桌面!」他以打噴啑為例,飛沫只能飛一公尺遠就掉下來。
黃瑽寧解釋,醫院之所以容易生病,是因為上個病人手中的病菌傳給下一個人,例如他按過電梯樓層鈕,或是手搭在手扶梯上下樓,或是到櫃檯繳費後,下一個人再摸過,很容易就把病菌帶在身邊。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也強調,用肥皂洗手,一直是國際公認最有效、最省錢的傳染病防治方式;例如,用肥皂洗手,可降低44%腹瀉發生率,且可有效預防腸道,以及呼吸道傳染病。這也說明了,很多人出外旅行時會「水士不服」,其實是因為手沒洗乾淨造成腸胃道感染。
疾管局一項民眾洗手行為調查則顯示,近6成國人不知道不擦乾雙手,潮濕的雙手仍然會附著細菌;逾6成民眾未落實正確洗手,5成民眾沒用肥皂、洗手乳洗手,3成多的人洗手後未擦乾。
走遍世界各地的專業領隊林龍說,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公廁裡,無論有無收錢,一定會有洗手乳、擦手紙(巾)或是烘手機,但根據他在中秋節三天連假裡,在信義區電影院的廁所觀察,國人洗手習慣有待加強,很少人做到正確。
疾管局正積極推動「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全民洗手運動,邀集民間企業共同推全民洗手運動,希望把正確洗手的觀念推廣到各處,洗手後,務必擦乾雙手。對於提供良好洗手及乾手設施的企業,給予守護健康標章,張貼在洗手間。至於沒提供烘手機或擦手紙公廁,該局最近行文至各地衛生局,希望地方政府援用地方政府自治條例,草擬相關處罰措施。
2011/09/14 19:19:0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4日電)用肥皂洗手是國際公認最有效、最省錢的傳染病預防方法;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洗手後沒擦乾,等於白洗,手上的細菌會比沒洗手更多,大約6成民眾不知道洗完手要擦乾再走。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今天指出,10餘年前,疾管局做過試驗,洗手後,濕手東摸西摸變乾時,手上細菌比洗手前要多,到了2007年,振興醫院做了類似實驗,發現洗完手沒擦乾,細菌比未洗手多了8成。
施文儀指出,大多數的公共場所不供應紙巾、擦手布,民眾洗手完往衣服一擦,或是濕手觸摸廁所門把、扶手、桌面等,更容易沾到細菌;至於久久才清潔一次的烘手機、老是濕答答未更換的擦手巾,也會讓洗手破功。
疾管局日前民調結果顯示,大約6成受訪者不知道洗手後沒擦乾,手上細菌會不減反增;近5成受訪者洗手時未使用肥皂或洗手乳,亦有3成受訪者洗手後未把手擦乾。
疾管局今天舉辦記者會推動「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全民洗手運動,獲得旅遊及觀光旅館業率先響應,會員旅館承諾將在廁所提供擦手紙巾、乾淨的毛巾,共同落實正確手部衛生習慣。
知名導遊林龍出席記者會表示,期望國內導遊能一同響應,不僅提升國內觀光形象,更能守護國人健康。他也分享國內外的衛生環境、更爆出帶團中親眼目睹遊客未落實手部衛生的恐怖經驗。
知名飯店行政主廚柯俊年也表示,飯店從業人員,不僅要落實自身手部衛生,更要提醒民眾餐前正確洗手,用餐才保安心。1000914
洗手後不擦乾 洗了等於白洗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1.09.15 11:46 am
洗手不擦乾 細菌多八成四 / 李樹人 洗手後不擦乾,細菌更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國人洗手方法不正確,洗手後未擦乾雙手,潮濕的雙手使細菌更多,「洗了等於白洗」。
衛生署表示,正確洗手步驟包括以肥皂洗手,有搓揉動作,洗手擦乾,缺一項即為不正確洗手。疾管局針對民眾洗手行為調查,超過六成民眾未落實正確洗手,其中近五成民眾在洗手時,不一定使用肥皂或洗手乳,約三成民眾不習慣洗手後把手擦乾。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強調,用肥皂洗手是國際公認最有效、最省錢的傳染病防治方式,透過肥皂或洗手乳的界面活性劑,加上搓揉,才能將大部分的髒東西,從手指、掌紋等凹槽中去除。
研究證實,使用肥皂並搓揉,可減少細菌近50%。世界洗手組織更表示,用肥皂洗手可降低腹瀉罹病率,洗手後不擦乾,將會增加八成四的細菌。
衛生署鼓勵企業、機構等公廁應提供擦手紙或烘手機,建議民眾自備手帕。對於提供良好洗手及乾手設施的企業,疾管局將給予守護健康標章。另外,疾管局也將行文各地衛生局,希望地方政府援用地方自治條例,要求各地公廁提供烘手機或擦手紙。
【2011/09/15 聯合報】
有洗比沒洗還糟? 洗手未擦乾等於白洗?!
2011年9月15日 09:32
記者曾鈺庭/台北報導
很多人以為洗完手、甩甩手,就代表洗乾淨了,但研究顯示,洗手後如果沒擦乾,手掌上細菌孳生速度更快,病菌不減反增!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一項調查發現,超過6成民眾未落實洗手動作,手還沒乾,就急著走,「洗了等於白洗」。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根據振興醫院研究發現,洗手後如果沒有擦乾,附著在潮濕雙手的細菌要比洗手之前增加84%。換句話說,表面上看起來乾淨,但實際比洗手前還要髒,細菌不減反增。
他說,依照衛生署推廣的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可降低50%細菌數,不過,如果只是以清水洗手,少了肥皂的物理性搓一搓,就像是洗碗時,如果只是用水沖一沖,仍無法把碗盤上的油膩除去一樣,「手紋的皮脂腺豐富,很容易成為病毒孳生的溫床。」尤其是脂溶性病毒類,如輪狀病毒、腺病毒、諾羅病毒等會引起腸胃道症狀的病毒以及腸病毒等,就必需藉由肥皂來幫助。
黃瑽寧說,門診中常遇到重複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家中擔心他再被感染,於是要孩子從早到晚戴口罩,「這對孩子的人際關係影響很大!」他認為,戴口罩的防疫效果,不如正確的勤洗手。
很多人覺得醫院髒,以因為空氣中充滿各種毒菌,只要吸一口氣,就把病菌全都吸進身體裡,所以到醫院就戴上口罩,「但,除非你去舔地板或桌面!」他以打噴啑為例,飛沫只能飛一公尺遠就掉下來。
黃瑽寧解釋,醫院之所以容易生病,是因為上個病人手中的病菌傳給下一個人,例如他按過電梯樓層鈕,或是手搭在手扶梯上下樓,或是到櫃檯繳費後,下一個人再摸過,很容易就把病菌帶在身邊。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也強調,用肥皂洗手,一直是國際公認最有效、最省錢的傳染病防治方式;例如,用肥皂洗手,可降低44%腹瀉發生率,且可有效預防腸道,以及呼吸道傳染病。這也說明了,很多人出外旅行時會「水士不服」,其實是因為手沒洗乾淨造成腸胃道感染。
疾管局一項民眾洗手行為調查則顯示,近6成國人不知道不擦乾雙手,潮濕的雙手仍然會附著細菌;逾6成民眾未落實正確洗手,5成民眾沒用肥皂、洗手乳洗手,3成多的人洗手後未擦乾。
走遍世界各地的專業領隊林龍說,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公廁裡,無論有無收錢,一定會有洗手乳、擦手紙(巾)或是烘手機,但根據他在中秋節三天連假裡,在信義區電影院的廁所觀察,國人洗手習慣有待加強,很少人做到正確。
疾管局正積極推動「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全民洗手運動,邀集民間企業共同推全民洗手運動,希望把正確洗手的觀念推廣到各處,洗手後,務必擦乾雙手。對於提供良好洗手及乾手設施的企業,給予守護健康標章,張貼在洗手間。至於沒提供烘手機或擦手紙公廁,該局最近行文至各地衛生局,希望地方政府援用地方政府自治條例,草擬相關處罰措施。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海綿寶寶 損注意力
4歲童看海綿寶寶 注意力受損
美聯社芝加哥11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September 12, 2011 06:00 AM
一項研究指出,四歲兒童只要觀看卡通片「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九分鐘,便會出現短期注意力失常和學習問題。
在對60名兒童隨機分配觀看「海綿寶寶」、或慢節奏的PBS卡通「Caillou」的一項研究顯示,觀看九分鐘「海綿寶寶」的兒童,其心智功能測驗比其他兒童差。
研究報告的作者說,以往只研究看電視與兒童長期注意力有關的問題,但新研究建議,短時間看電視能即時產生問題。兒童的家長應警惕。
研究人員推測,兒童卡通節目一般有22分鐘的動作,所以從頭看到尾「可能更不利」,但表示需要更多證據來確定。
西雅圖兒童醫院兒童成長專家克里斯塔基斯(Dimitri Christakis)說,由於只是小規模研究,所以結果應謹慎解釋,但數據似乎十分有力,加強了看電視能造成健康問題的看法。
克里斯塔基斯說,家長需要認識到,快節奏的卡通可能並不適合年紀很小的兒童。他說:「他們看甚麼很重要,不僅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報告的主要撰寫人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吉琳.李拉德(Angeline Lillard)說,不僅是Nickelodeon頻道的「海綿寶寶」,其他節奏快的卡通也能對兒童造成同樣問題。
李拉德說,家長應該認識到,幼童看這類卡通後,學習和自我控制能力立即受損。她說:「我建議幼童上學前或任何時間都不宜看這類節目,他們要集中注意力學習。」
Nickelodeon的發言人畢特勒(David Bittler)反駁說,「海綿寶寶」的對象是六至11歲的兒童,而不是四歲幼童。
美研究:看9分鐘海綿寶寶 孩子難專注
【聯合報╱編譯組/綜合報導】 2011.09.13 03:08 am
卡通「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有麻煩了。美國研究指出,四歲兒童只要看「海綿寶寶」這類快節奏卡通九分鐘,就會引發注意力難以集中、短期記憶力下降等各種學習問題。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拉德(Angeline Lillard)主持的研究,將六十名大多來自中產階級或富裕家庭的白人兒童隨機分配為三組,一組看平均每十一秒鐘切換畫面一次的「海綿寶寶」,另一組看步調較緩慢、平均卅四秒才切換畫面的美國公共電視網卡通「Caillou」,第三組去畫畫。
九分鐘後,這些兒童接受需要簡單邏輯能力和短期記憶力的多項益智遊戲測試,結果看「海綿寶寶」的兒童,成績明顯比其他兩組兒童差。在另一項測試中,研究者測量兒童的自制力,看看兒童可以忍住多久不吃眼前的糖果。「海綿寶寶」組平均等了兩分半鐘,另兩組兒童則平均等了四分鐘。
李拉德等人表示,先前已有研究指出兒童看電視會引發長期注意力問題,但這項新研究認為,就算只有短時間觀看,也會立即造成問題,育有年幼兒童的父母應該警惕。
李拉德說,「海綿寶寶」並非個案,她也發現觀看其他快步調卡通的兒童出現類似問題。
她說,父母應該要知道,幼童觀看這類節目後,學習能力和自制力會立即減低,「我不建議讓孩子在上學坐車途中或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時候看這類節目。」
製作「海綿寶寶」的尼克電視台發言人比特勒駁斥,表示「海綿寶寶」的收視觀眾是六歲至十一歲兒童,而非四歲。受測的六十個兒童也缺乏多樣性,「這種研究方法非常可疑」。
不過,李拉德說,這些兒童都沒被診斷出注意力相關問題,根據父母評估行為所獲分數也大致相同。
【2011/09/13 聯合報】
幼童看海綿寶寶 9分鐘後就變笨
〔國際新聞中心、王昶閔/綜合報導〕刊登於「小兒科期刊」的美國研究指出,幼童觀看快節奏卡通可能有損短期記憶,集中力與邏輯解決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研究中觀看卡通「海綿寶寶」僅九分鐘的幼童,學習與自制能力馬上降低,看完節目後接受拼圖與自制力測試時,表現比看慢節奏卡通的幼童差。
看快節奏卡通 表現較差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拉德找來六十名四歲兒童,隨機分配成三組,第一組讓他們觀看平均每十一秒改變場景的「海綿寶寶」,第二組觀賞平均每三十四秒才變換場景的卡通「Caillou」,第三組讓他們畫畫。九分鐘後,三組同時接受自制力和衝動程度等心智功能測試,結果「海綿寶寶」組表現比慢節奏卡通組差,慢節奏卡通組表現又比畫畫組差;測試可以忍多久不吃糖果時,「海綿寶寶」組平均忍了兩分半鐘,另兩組至少等了四分鐘。
李拉德表示,先前已有研究指出,兒童看電視會引發長期注意力問題,但這項新研究顯示,就算只有短時間觀看,也會立即出現問題,育有年幼兒童的父母應該為之警惕。她說,父母應該知道,幼童觀看這類節目,學習能力和自制力會立即減低,「我不建議讓孩子在上學途中或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學習時看這類節目。」
李拉德表示,問題並不在尼克電視台製作的「 海綿寶寶」,她發現其他兒童在觀看其他快步調的卡通後也出現類似問題;尼克電視台發言人比特勒則駁斥研究結果表示,「海綿寶寶」的目標觀眾是六歲至十一歲兒童,「讓非目標收視群看九分鐘節目,這種研究方法值得商榷,這麼做也不可能提供家長信賴的有效研究。」
參與研究的六十名兒童大多來自中產或富裕的白人家庭,李拉德表示,選擇四歲孩童,是因為這個年紀剛好是特定自制能力發展的核心時期。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認為,給不同孩子收視幾分鐘不同影片後,僅根據後續心理測驗結果,就要論斷影片對孩子大腦執行功能的影響,似乎有些「勉強」。
研究論斷方式 醫師:太勉強
葉啟斌表示,看卡通影片是被動接收,大腦處於放鬆狀態,之後要立刻做心理測驗,反應本來就會變慢,需要時間調整。影片內容若與日常生活相關性大,大腦功能轉換所需時間較短,測驗成績自然好,但這只是暫時性,不能由此論斷影片內容的好壞。
童久看海綿寶寶 注意力變差
2011年 09月13日 【歐陽梅芬、沈能元╱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孩童看了《海綿寶寶》等快節奏卡通後,注意力較難集中,導致解決問題和注意力測驗的成績,比觀賞慢節奏節目的小孩差。國內醫師指出,孩童的大腦皮質尚未發育完成,長時間看此類卡通,將使腦部前額葉血流不足,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變差。
對腦力造成負擔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研究發現,四歲孩子只要看九分鐘的《海綿寶寶》卡通,就會有短期注意力降低和其他學習問題。領導研究的利拉德博士說,觀賞快速變換場景動畫易對孩童腦力造成負擔,進而影響社交能力與學業成就。
台北榮總心身醫學科主任周元華解釋,四歲孩童大腦皮質未發育完成,喜歡看畫面生動、劇情速度快的卡通,也因較無行為克制能力常看到欲罷不能,長時間使腦部前額葉血流不足,誘發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變差。
每天最多1小時
周元華建議,仍可讓孩童看快節奏的卡通,但每日以一小時為限,其餘時間可讓孩童以繪畫卡通主角代替,另多帶去戶外玩耍,避免孩子長時間看卡通。家長郭承志說,四歲兒子很愛海綿寶寶,每天要看一小時以上的卡通,若真會影響注意力,會讓他少看點。
美聯社芝加哥11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September 12, 2011 06:00 AM
一項研究指出,四歲兒童只要觀看卡通片「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九分鐘,便會出現短期注意力失常和學習問題。
在對60名兒童隨機分配觀看「海綿寶寶」、或慢節奏的PBS卡通「Caillou」的一項研究顯示,觀看九分鐘「海綿寶寶」的兒童,其心智功能測驗比其他兒童差。
研究報告的作者說,以往只研究看電視與兒童長期注意力有關的問題,但新研究建議,短時間看電視能即時產生問題。兒童的家長應警惕。
研究人員推測,兒童卡通節目一般有22分鐘的動作,所以從頭看到尾「可能更不利」,但表示需要更多證據來確定。
西雅圖兒童醫院兒童成長專家克里斯塔基斯(Dimitri Christakis)說,由於只是小規模研究,所以結果應謹慎解釋,但數據似乎十分有力,加強了看電視能造成健康問題的看法。
克里斯塔基斯說,家長需要認識到,快節奏的卡通可能並不適合年紀很小的兒童。他說:「他們看甚麼很重要,不僅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報告的主要撰寫人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吉琳.李拉德(Angeline Lillard)說,不僅是Nickelodeon頻道的「海綿寶寶」,其他節奏快的卡通也能對兒童造成同樣問題。
李拉德說,家長應該認識到,幼童看這類卡通後,學習和自我控制能力立即受損。她說:「我建議幼童上學前或任何時間都不宜看這類節目,他們要集中注意力學習。」
Nickelodeon的發言人畢特勒(David Bittler)反駁說,「海綿寶寶」的對象是六至11歲的兒童,而不是四歲幼童。
美研究:看9分鐘海綿寶寶 孩子難專注
【聯合報╱編譯組/綜合報導】 2011.09.13 03:08 am
卡通「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有麻煩了。美國研究指出,四歲兒童只要看「海綿寶寶」這類快節奏卡通九分鐘,就會引發注意力難以集中、短期記憶力下降等各種學習問題。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拉德(Angeline Lillard)主持的研究,將六十名大多來自中產階級或富裕家庭的白人兒童隨機分配為三組,一組看平均每十一秒鐘切換畫面一次的「海綿寶寶」,另一組看步調較緩慢、平均卅四秒才切換畫面的美國公共電視網卡通「Caillou」,第三組去畫畫。
九分鐘後,這些兒童接受需要簡單邏輯能力和短期記憶力的多項益智遊戲測試,結果看「海綿寶寶」的兒童,成績明顯比其他兩組兒童差。在另一項測試中,研究者測量兒童的自制力,看看兒童可以忍住多久不吃眼前的糖果。「海綿寶寶」組平均等了兩分半鐘,另兩組兒童則平均等了四分鐘。
李拉德等人表示,先前已有研究指出兒童看電視會引發長期注意力問題,但這項新研究認為,就算只有短時間觀看,也會立即造成問題,育有年幼兒童的父母應該警惕。
李拉德說,「海綿寶寶」並非個案,她也發現觀看其他快步調卡通的兒童出現類似問題。
她說,父母應該要知道,幼童觀看這類節目後,學習能力和自制力會立即減低,「我不建議讓孩子在上學坐車途中或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時候看這類節目。」
製作「海綿寶寶」的尼克電視台發言人比特勒駁斥,表示「海綿寶寶」的收視觀眾是六歲至十一歲兒童,而非四歲。受測的六十個兒童也缺乏多樣性,「這種研究方法非常可疑」。
不過,李拉德說,這些兒童都沒被診斷出注意力相關問題,根據父母評估行為所獲分數也大致相同。
【2011/09/13 聯合報】
幼童看海綿寶寶 9分鐘後就變笨
〔國際新聞中心、王昶閔/綜合報導〕刊登於「小兒科期刊」的美國研究指出,幼童觀看快節奏卡通可能有損短期記憶,集中力與邏輯解決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研究中觀看卡通「海綿寶寶」僅九分鐘的幼童,學習與自制能力馬上降低,看完節目後接受拼圖與自制力測試時,表現比看慢節奏卡通的幼童差。
看快節奏卡通 表現較差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拉德找來六十名四歲兒童,隨機分配成三組,第一組讓他們觀看平均每十一秒改變場景的「海綿寶寶」,第二組觀賞平均每三十四秒才變換場景的卡通「Caillou」,第三組讓他們畫畫。九分鐘後,三組同時接受自制力和衝動程度等心智功能測試,結果「海綿寶寶」組表現比慢節奏卡通組差,慢節奏卡通組表現又比畫畫組差;測試可以忍多久不吃糖果時,「海綿寶寶」組平均忍了兩分半鐘,另兩組至少等了四分鐘。
李拉德表示,先前已有研究指出,兒童看電視會引發長期注意力問題,但這項新研究顯示,就算只有短時間觀看,也會立即出現問題,育有年幼兒童的父母應該為之警惕。她說,父母應該知道,幼童觀看這類節目,學習能力和自制力會立即減低,「我不建議讓孩子在上學途中或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學習時看這類節目。」
李拉德表示,問題並不在尼克電視台製作的「 海綿寶寶」,她發現其他兒童在觀看其他快步調的卡通後也出現類似問題;尼克電視台發言人比特勒則駁斥研究結果表示,「海綿寶寶」的目標觀眾是六歲至十一歲兒童,「讓非目標收視群看九分鐘節目,這種研究方法值得商榷,這麼做也不可能提供家長信賴的有效研究。」
參與研究的六十名兒童大多來自中產或富裕的白人家庭,李拉德表示,選擇四歲孩童,是因為這個年紀剛好是特定自制能力發展的核心時期。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認為,給不同孩子收視幾分鐘不同影片後,僅根據後續心理測驗結果,就要論斷影片對孩子大腦執行功能的影響,似乎有些「勉強」。
研究論斷方式 醫師:太勉強
葉啟斌表示,看卡通影片是被動接收,大腦處於放鬆狀態,之後要立刻做心理測驗,反應本來就會變慢,需要時間調整。影片內容若與日常生活相關性大,大腦功能轉換所需時間較短,測驗成績自然好,但這只是暫時性,不能由此論斷影片內容的好壞。
童久看海綿寶寶 注意力變差
2011年 09月13日 【歐陽梅芬、沈能元╱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孩童看了《海綿寶寶》等快節奏卡通後,注意力較難集中,導致解決問題和注意力測驗的成績,比觀賞慢節奏節目的小孩差。國內醫師指出,孩童的大腦皮質尚未發育完成,長時間看此類卡通,將使腦部前額葉血流不足,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變差。
對腦力造成負擔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研究發現,四歲孩子只要看九分鐘的《海綿寶寶》卡通,就會有短期注意力降低和其他學習問題。領導研究的利拉德博士說,觀賞快速變換場景動畫易對孩童腦力造成負擔,進而影響社交能力與學業成就。
台北榮總心身醫學科主任周元華解釋,四歲孩童大腦皮質未發育完成,喜歡看畫面生動、劇情速度快的卡通,也因較無行為克制能力常看到欲罷不能,長時間使腦部前額葉血流不足,誘發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變差。
每天最多1小時
周元華建議,仍可讓孩童看快節奏的卡通,但每日以一小時為限,其餘時間可讓孩童以繪畫卡通主角代替,另多帶去戶外玩耍,避免孩子長時間看卡通。家長郭承志說,四歲兒子很愛海綿寶寶,每天要看一小時以上的卡通,若真會影響注意力,會讓他少看點。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腸病毒71型疫苗 初步顯示有效
腸病毒疫苗試驗 初步顯示有效
CNA 2011/09/06 12:00:00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蘇益仁(圖)6日指出,國人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第1期臨床試驗將在年底完成,初步顯示能產生有效抗體。(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6日電)國人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第1期臨床試驗將在年底完成,初步顯示能產生有效抗體,現已技術轉移國光與基亞2家生技業者,未來準備跨國臨床試驗,進軍國際市場。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蘇益仁今天指出,腸病毒71型疫苗是台灣領先開發,中國大陸起步晚卻搶先完成第1期試驗;不過,台灣已為此疫苗申請7項國際認證,符合國際標準,不僅可以緊急生產自用防疫,也為外銷鋪路。
蘇益仁說,腸病毒疫苗第1期臨床試驗以成人為對象,初步顯示接種後能產生高達600倍以上抗體反應,預計明年進行第2期臨床試驗,招收不同年齡的受試者,測試是接種1劑或2劑即有足夠保護力,至於第3期臨床試驗將在跨國多家醫學中心進行,目的是了解疫苗對腸病毒71型感染能產生多少的預防保護效果。
他指出,國衛院已和國光、基亞2家生技公司簽署非專屬專利授權同意書,第3家生技業者也在洽談中,對象是聯亞生技。
他透露,腸病毒71型疫苗若能達到8到9成的預防保護效果,即屬於有效的疫苗,國衛院除了腸病毒71型疫苗研發成果樂觀,在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方面也研發有成,今年底將開國際標招募合作研發夥伴。
腸病毒71型曾於1998年在台灣引發大流行,造成78名幼兒死亡,400餘名幼兒重症,此後政府即投入研發疫苗。1000906
全球首支 腸病毒71型 疫苗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1.09.06 03:01 pm
台灣疫苗研發出現重大突破!行政院委託國衛院進行的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日前完成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確認安全性與抗體反應良好,此疫苗將是全球第一支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蘇益仁指出,日前世界衛生組織腸病毒專家來台參加研討會,提供許多意見,也很肯定第一期臨床結果。國衛院已與國光、基亞兩家國內疫苗大廠簽署技術授權同意書。
蘇益仁指出,完成第一期第一階段,緊接著要展開第二階段的50人接種,觀察疫苗保護力,決定未來應該打一劑或是打兩劑。第三期則計畫與國際藥廠合作,因此目前還無法得知疫苗上市時間。
國家衛生研究院自2007年起,執行腸病毒71型疫苗發展計畫。在第一期第一階段中,共有台大、台北榮總兩家醫學中心參與,歷經八個月的臨床試驗,觀察10名受試者接種後的局部反應。結果顯示,僅有兩三個人注射疫苗後,局部肌肉紅腫。令研究小組振奮的是,抗原反應相當強。
蘇益仁解釋,只要疫苗的抗體量超過160倍,就有保護力,而第一階段中,就有受試者的抗體量高達3000倍,這證明了疫苗具有相當好的保護力。
為慎重並廣納各界專家意見,國衛院感染症研究所昨天更邀請11位國內、外病毒疫苗專家組成委員會,希望腸病毒71 型人用小兒疫苗發展符合國際專業的標準。
蘇益仁指出,期望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完成後,快速推動後續的第二、三期臨床試驗,讓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早日上市。
【2011/09/06 聯合晚報】
CNA 2011/09/06 12:00:00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蘇益仁(圖)6日指出,國人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第1期臨床試驗將在年底完成,初步顯示能產生有效抗體。(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6日電)國人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第1期臨床試驗將在年底完成,初步顯示能產生有效抗體,現已技術轉移國光與基亞2家生技業者,未來準備跨國臨床試驗,進軍國際市場。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蘇益仁今天指出,腸病毒71型疫苗是台灣領先開發,中國大陸起步晚卻搶先完成第1期試驗;不過,台灣已為此疫苗申請7項國際認證,符合國際標準,不僅可以緊急生產自用防疫,也為外銷鋪路。
蘇益仁說,腸病毒疫苗第1期臨床試驗以成人為對象,初步顯示接種後能產生高達600倍以上抗體反應,預計明年進行第2期臨床試驗,招收不同年齡的受試者,測試是接種1劑或2劑即有足夠保護力,至於第3期臨床試驗將在跨國多家醫學中心進行,目的是了解疫苗對腸病毒71型感染能產生多少的預防保護效果。
他指出,國衛院已和國光、基亞2家生技公司簽署非專屬專利授權同意書,第3家生技業者也在洽談中,對象是聯亞生技。
他透露,腸病毒71型疫苗若能達到8到9成的預防保護效果,即屬於有效的疫苗,國衛院除了腸病毒71型疫苗研發成果樂觀,在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方面也研發有成,今年底將開國際標招募合作研發夥伴。
腸病毒71型曾於1998年在台灣引發大流行,造成78名幼兒死亡,400餘名幼兒重症,此後政府即投入研發疫苗。1000906
全球首支 腸病毒71型 疫苗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1.09.06 03:01 pm
台灣疫苗研發出現重大突破!行政院委託國衛院進行的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日前完成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確認安全性與抗體反應良好,此疫苗將是全球第一支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蘇益仁指出,日前世界衛生組織腸病毒專家來台參加研討會,提供許多意見,也很肯定第一期臨床結果。國衛院已與國光、基亞兩家國內疫苗大廠簽署技術授權同意書。
蘇益仁指出,完成第一期第一階段,緊接著要展開第二階段的50人接種,觀察疫苗保護力,決定未來應該打一劑或是打兩劑。第三期則計畫與國際藥廠合作,因此目前還無法得知疫苗上市時間。
國家衛生研究院自2007年起,執行腸病毒71型疫苗發展計畫。在第一期第一階段中,共有台大、台北榮總兩家醫學中心參與,歷經八個月的臨床試驗,觀察10名受試者接種後的局部反應。結果顯示,僅有兩三個人注射疫苗後,局部肌肉紅腫。令研究小組振奮的是,抗原反應相當強。
蘇益仁解釋,只要疫苗的抗體量超過160倍,就有保護力,而第一階段中,就有受試者的抗體量高達3000倍,這證明了疫苗具有相當好的保護力。
為慎重並廣納各界專家意見,國衛院感染症研究所昨天更邀請11位國內、外病毒疫苗專家組成委員會,希望腸病毒71 型人用小兒疫苗發展符合國際專業的標準。
蘇益仁指出,期望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完成後,快速推動後續的第二、三期臨床試驗,讓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早日上市。
【2011/09/06 聯合晚報】
美心臟名醫:健康飲食 未必要低脂低鹽
一般人應該會越來越注意到這一塊了
The Oz Diet
By Dr. Mehmet Oz Monday, Sept. 12, 2011
美心臟名醫:健康飲食 未必要低脂低鹽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1.09.06 02:44 am
美國著名心臟外科醫師奧茲(Mehmet Oz)在時代雜誌撰文指出,健康飲食不一定要低脂低鹽,吃適量的雞蛋、全脂牛奶、鹽、脂肪、堅果、紅酒、巧克力和咖啡,對身體都有好處。這個主張徹底顛覆傳統健康飲食觀念。
奧茲指出,心臟疾病與飲食密切相關,但有關什麼是健康飲食的理論一再改變,令人無所適從。不過好消息是,現在科學界更了解食物在人體內的反應,對健康飲食有了新看法,超越過去的傳統觀念和促銷伎倆。
奧茲說,要吃得健康,別再碰低脂飲料和低脂食品。脂肪、全脂牛奶、雞蛋和鹽是過去被汙名化最嚴重的食物,要還它們清白,但健康飲食的關鍵是適量,不能過量。
脂肪:脂肪未必都不好。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對身體有益,前者有芥花籽油和橄欖油,後者有omega-3s。但即便過去認為不好的脂肪,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也可能對身體有益。新研究顯示,某些飽和脂肪,例如椰子油,對身體有好處,且食物中的膽固醇未必會變成血液中的膽固醇。反式脂肪是唯一公認的壞脂肪。
全脂牛奶:喝牛奶可控制體重,因為在人體消化器官內,鈣會與脂肪結合,讓人體吸收較少脂肪。但喝全脂牛奶每天不宜超過半公升。
雞蛋:只有少數人吃了含高膽固醇的食物,血液中的膽固醇會升高,但這些極少數人害大家不敢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雞蛋和紅肉雖不宜過量,但也不是毒藥。現在醫師建議每天吃一顆含蛋黃的雞蛋,是攝取高品質蛋白質的便宜方法。紅肉每周不宜超過半公斤。
鹽:鹽是另一種被妖魔化的成分。少了鹽,心臟就不會跳。血液中鈉含量過高,會使血壓上升到危險程度,但只有一成的人會如此。鹽不宜多吃,加工食物中的鹽會開胃,使體重上升。
紅酒:葡萄皮含抗氧化物白藜蘆醇,能降低壞膽固醇,但要喝六十公升紅酒才有效果,因此最好直接吃白藜蘆醇補充食品。每天應喝一點紅酒,但不宜超過兩杯。
巧克力、堅果和咖啡:巧克力富含抗氧化物類黃酮,黑巧克力最純,含量最高。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且會有飽足感。咖啡裡的多酚是西方世界抗氧化物來源的第一名,可降低罹患老年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和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2011/09/06 聯合報】
The Oz Diet
By Dr. Mehmet Oz Monday, Sept. 12, 2011
美心臟名醫:健康飲食 未必要低脂低鹽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1.09.06 02:44 am
美國著名心臟外科醫師奧茲(Mehmet Oz)在時代雜誌撰文指出,健康飲食不一定要低脂低鹽,吃適量的雞蛋、全脂牛奶、鹽、脂肪、堅果、紅酒、巧克力和咖啡,對身體都有好處。這個主張徹底顛覆傳統健康飲食觀念。
奧茲指出,心臟疾病與飲食密切相關,但有關什麼是健康飲食的理論一再改變,令人無所適從。不過好消息是,現在科學界更了解食物在人體內的反應,對健康飲食有了新看法,超越過去的傳統觀念和促銷伎倆。
奧茲說,要吃得健康,別再碰低脂飲料和低脂食品。脂肪、全脂牛奶、雞蛋和鹽是過去被汙名化最嚴重的食物,要還它們清白,但健康飲食的關鍵是適量,不能過量。
脂肪:脂肪未必都不好。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對身體有益,前者有芥花籽油和橄欖油,後者有omega-3s。但即便過去認為不好的脂肪,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也可能對身體有益。新研究顯示,某些飽和脂肪,例如椰子油,對身體有好處,且食物中的膽固醇未必會變成血液中的膽固醇。反式脂肪是唯一公認的壞脂肪。
全脂牛奶:喝牛奶可控制體重,因為在人體消化器官內,鈣會與脂肪結合,讓人體吸收較少脂肪。但喝全脂牛奶每天不宜超過半公升。
雞蛋:只有少數人吃了含高膽固醇的食物,血液中的膽固醇會升高,但這些極少數人害大家不敢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雞蛋和紅肉雖不宜過量,但也不是毒藥。現在醫師建議每天吃一顆含蛋黃的雞蛋,是攝取高品質蛋白質的便宜方法。紅肉每周不宜超過半公斤。
鹽:鹽是另一種被妖魔化的成分。少了鹽,心臟就不會跳。血液中鈉含量過高,會使血壓上升到危險程度,但只有一成的人會如此。鹽不宜多吃,加工食物中的鹽會開胃,使體重上升。
紅酒:葡萄皮含抗氧化物白藜蘆醇,能降低壞膽固醇,但要喝六十公升紅酒才有效果,因此最好直接吃白藜蘆醇補充食品。每天應喝一點紅酒,但不宜超過兩杯。
巧克力、堅果和咖啡:巧克力富含抗氧化物類黃酮,黑巧克力最純,含量最高。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且會有飽足感。咖啡裡的多酚是西方世界抗氧化物來源的第一名,可降低罹患老年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和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2011/09/06 聯合報】
首部台製醫療平板 輕巧可消毒
只有Wifi跟藍牙個人不反對,不過資安跟權限真的要高度注意
另外就是前端視訊攝影鏡頭好像沒什麼路用的感覺?
面板可以用好一點的,國外報告過iPad臨時拿來看X光片是夠用的,台製平板希望也要做到。
首款應用於醫學領域的平板 神達「MioCARE」
‧數位資訊 2011/09/05 陽明大學此次與神達電腦、神通資訊共同攜手合作,針對醫療體系導入Mio CARE行動平板的解決方案,藉由伺服器端傳遞病患在醫院醫療看護期間相關必要資訊,整合平板行動上網的便捷性功能,進一步提昇整體看護、給藥時的效率,並且方便看護人員查詢病患用藥紀錄。 【文/楊又肇】
陽明大學此次與神達電腦、神通資訊共同攜手合作,針對醫療體系導入Mio CARE行動平板的解決方案,藉由伺服器端傳遞病患在醫院醫療看護期間相關必要資訊,整合平板行動上網的便捷性功能,進一步提昇整體看護、給藥時的效率,並且方便看護人員查詢病患用藥紀錄。
此次由神達電腦、神通資訊與陽明大學所合作的醫療看護客製化平板電腦「Mio CARE」,完全是針對醫療體系所客製化的Android平板裝置,本身採用6吋觸控螢幕,主要針對醫護人員在看護及用藥過程中方便攜帶、檢視病患用藥紀錄所使用,機身具備可直接以消毒水或75度酒精直接擦拭消毒,同時綠色的外觀設計也能符合醫院內部視覺,對於一般人手掌大小也能方便掌握使用。
Mio CARE搭載1GHz處理器、512MB記憶體與4GB儲存空間,可透過micro SD記憶卡進行擴充,或透過HDMI輸出720P影像,另外本身也內建麥克風、前後視訊攝影鏡頭等元件,至於內建電池則是3000mAh,一般使用下應該是可維持整天的使用電量。
硬體外觀
前端搭載VGA視訊攝影機與麥克風收音孔
底端搭載實體功能按鍵,包含返回、選單與Home鍵
頂端包含實體電源鍵、micro SD記憶卡插槽與實體音量按鍵
底部則設計HDMI、mini USB與耳機插孔
背後搭載實體擴音孔、320萬畫素攝影機與LED閃光燈
機身實際厚度
實際握在一般男生手部並不會顯得太大
本身作業系統為Android 2.2客製化版本,由於是針對醫院內部封閉網路使用,本身僅對應Wi-Fi與藍芽連接,並未直接搭載3G模組,可直接透過無線方式連接專用伺服器存取所需資料。根據神通資訊說明整體連結模式,並非直接存取醫院內部伺服器資料,而是透過Gateway端伺服器進行轉存,如此即可避免大量存取資料時影響醫院內部伺服器,或者不甚遭有心人士侵入伺服器時,主要也僅會先影響Gateway端伺服器,院方可在第一時間將與院內伺服器的連結予以阻斷,避免病患隱私資料外流。
整體操作業面為MioCARE客製化版本 實際搭載Android 2.2版本
而在執行任何一款醫療軟體時,系統均會要求使用者輸入登入帳號及密碼,同時透過伺服器確認帳戶登入狀況並紀錄時間及IP位置,以確保帳戶是否被冒用登入,同時在使用過程中也會依序紀錄使用者操作流程,例如執行用藥流程確認、看護紀錄等,而透過與伺服器端的連結,也能確保使用者手中平板臨時沒電或故障,在更換另一台平板後也能在重新登入後延續先前未完成工作 (資料「回復」將以伺服器最後一次紀錄為主)。
至於內建攝影元件的應用,目前背後320萬畫素攝影機主要用來掃描藥品條碼,藉此確認藥品是否正確,而前端視訊攝影機的應用則尚未出現在此次活動展示中,未來可能會應用在醫師即時視訊溝通使用,例如臨時與病患溝通等,不過礙於相關內容暫時不方便透露,神通資訊並未作太多的說明。
除了提供硬體連接應用外,神通資訊同時針對院方需求設計相對應的App程式,例如此次所展示的客製化應用軟體:「MDS長期照護系統」、「血液透析」及」「化療給藥」等,未來也還會陸續在預定10月上線的「MiAppStore」中提供各式醫療軟體下載,並且可直接提供線上更新。
「MDS長期照護系統」、「血液透析」及」「化療給藥」等客製化軟體特色介紹:
可透過平板與伺服器連線存取看護病患相關交班資訊 針對看護病患查詢給藥狀況
在病患資料內部也會顯示前置作業確定項目、在護理站取藥流程,乃至於到病患投藥流程均有相關確認指示,另外也備有標準SOP應對解決流程 前置作業檢查流程中可檢視病患投藥施打狀況
亦可讀取病患個人簡歷,包含看護時所需資料,不過由於個人隱私部份,這部份並不會顯示完整病例,僅會提供如身高、血型等最低需要內容 若臨時有突發狀況,也能以註記方式進行紀錄,方便之後狀況說明或於交接時提醒應注意事項等
根據神通資訊官方所表示,在今天的活動內 (9/5)所展示的解決方案主要先針對醫護站人員使用為主,未來將會陸續針對醫院內部不同體系推出個別的解決方案,例如配合醫師所使用的行動平板將可進一步檢視病患個人病歷 (本日所展示的解決方案中,由於主要僅以看護、用藥目的為主,因此在病患病歷可能僅會顯示必要資訊,而不會透露完整內容)。
而針對未來醫護領域的應用,陽明大學醫學院邱文祥院長也表示,之後院方將進一步以手持電腦裝置與醫護教育、臨床看護各方面作結合應用,首先從學生的醫護體系相關養成,乃至於實際臨床照護應用,配合系列病歷管理、醫療資訊與決策應用開發,讓醫護人員從學生教育階段就能開始熟練如何分析與應用相關醫療專業資訊,同時活用於臨床實戰經驗,並以及時、正確的行動減少醫護團隊之間的資訊落差
現場合影:由左至右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醫師、神達電腦總經理何繼武先生、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邱文祥教授、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院長于潄教授以及神通資訊科技總經理蔣臺方先生
現場由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張博論教授介紹MioCARE內部應用軟體特色
同時邱文祥院長進一步表示,現階段陽明大學醫學院將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開發醫護人員行動導向的應用系統,並且在校內醫學院、護理學院結合醫學教材與學習模式,試辦提供「MioCARE」給醫、護學系學生使用,以執行系列醫護應用程式研發創新計劃。
而之後針對行動健康與醫療服務方案完整研發內容與成果,陽明大學也將分別於校內、台南永康奇美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花蓮慈濟技術學院與台東馬偕醫院進行全省巡迴分享,相關資訊可參考活動網頁說明。
首部醫療平板 輕巧好握可消毒
【中央社╱台北5日電】 2011.09.05 06:40 pm
行動醫療將成為未來新趨勢。陽明大學今天和資訊科技公司聯合發表首部醫療專用平板電腦,6吋螢幕方便醫護人員攜帶和單手掌握,還可提供消毒和讀取病患用藥資訊。
陽明大學今天舉辦首款醫療領域專業平板電腦「MioCARE」發表會。陽明大學和資訊科技公司合作,結合醫護專業、醫療服務系統和手持平板裝置,開發出MioCARE,不但方便攜帶,且可用酒精擦拭消毒,研發團隊更設計長期照護、血液透析等3款醫護專屬軟體。
參與設計的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教授張博論表示,醫護環境最重要就是機動需求,醫護人員除了陪在患者身邊,也常需要資訊的配合,但現在大多還依賴桌上型電腦,即使有行動護理車,行動資訊裝備仍不足。
張博論表示,現在有醫院已引進iPad作為行動醫療設備,但卻有體積較大、不易單手掌控和不能消毒的問題,團隊研發的MioCARE,螢幕只有6吋,可放在醫護人員口袋便於攜帶,也可單手掌握,同時還可消毒,解決iPad可能遇到的問題。
他說,藥品的條碼較小,一般平板電腦無法讀取,而MioCARE透過相機和軟體的調整,還提供快速讀取病患用藥資訊的功能。
張博論表示,為了配合行動健康與醫療服務方案,團隊更設計「MDS長期照護系統」、「血液透析」、「化療給藥」3款醫護專用軟體,其他醫院若有合作意願,未來還可提供客製化服務。
【2011/09/05 中央社】
台灣醫療專用平板出爐,可望減少醫療疏失憾事
數位時代 撰文者:趙郁竹發表日期:2011-09-05
日前發生了台大醫院誤將愛滋器官進行移植的遺憾事件,造成受害病患一輩子難以抹滅的痛,但隨著科技進步,這樣的人為疏失可望減少。神達電腦和神通資訊科技、陽明大學今天(9/5)共同宣布推出首款針對醫學領域的專業平板電腦,包括用藥紀錄、醫檢報告、病患狀況等資訊都會紀錄其中,以日前的移植事件為例,在檢驗出捐贈者有愛滋後,資訊就會傳到醫護人員的平板中,並自動通知警示,也就能減少人為的溝通問題。
這台醫療用平板MioCARE只有六吋大小,由神達負責硬體、神通打造系統,再和陽明大學的醫學專家共同研發醫療專用軟體,設計出專為醫護人員使用的專業型平板。目前多家醫院都在觀望導入,其中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最為積極,預計今年年底前就會開始陸續採用,一台機器的售價預估在一萬元以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翁林仲表示,目前最流行的iPad並非針對醫護環境設計,但因醫護使用環境和一般環境有相當大的不同,所以必須有客製化的軟硬體才能方便使用。以MioCARE來看,六吋的大小剛好可放進白袍口袋中,更是目前唯一可以掃描藥品條碼的平板電腦,硬體設計還可承受75%酒精消毒,這些針對醫療環境的設計才能讓平板電腦在醫院中真正普及化。
而軟體和系統的部分由神通資訊和陽明大學醫學專家負責,目前已有血液透析、化療給藥等軟體系統,由系統紀錄每位病患的生理資訊和用藥狀況,時間到了就提醒給藥,能降低人為疏失發生,醫生也可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藥物查詢。神通資訊科技總經理蔣臺方指出,如此一來可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更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
MioCARE內建WiFi和藍芽功能,結合封閉、安全性高的雲端服務中心,可讓醫護人員隨時存取資訊。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邱文祥則表示,未來將結合手持電腦設備與醫護教育、臨床照護應用,讓醫護人員從學生階段起就能熟練如何分析與應用龐大的醫療專業資訊,並在臨床上掌握攸關患者生命與安全的重要資訊,採取更及時正確的行動,減少醫護團隊間的資訊落差,進而提升病人安全管理。
神達醫療平板 打贏iPad
【經濟日報╱記者邱子瑜/台北報導】 2011.09.06 03:12 am
神達(2315)平板打贏iPad,神達與神通、陽明大學合作的醫療資訊解決方案,已獲得陽明、榮總、國泰、聯合醫院採用及測試,未來更有望切入哈佛醫療體系。
解決方案由神達提供醫療平板MioCARE,神通資科負責軟體開發、後台系統維護;陽明大學提供醫護專業知識並居中牽線、引介醫院客戶。
神達總經理何繼武表示,這次推出的平板專為醫護人員設計,由於市場潛力很大,不排除拓展到海外市場。神達昨(5)日受跨足保護玻璃消息刺激,股價漲0.3元、收11.25元。神達表示,投資保護玻璃業的是集團創投公司,與本業應用無關。
陽明大學教授張博論表示,醫院資訊系統漸由PC環境轉移到行動環境,定點PC愈來愈無法滿足需求,彰化基督教醫院、秀傳醫院有意將iPad用於醫療環境,美國不少醫院也導入iPad ,但成效似乎有限。
神達、神通、陽明三方合作則獲得哈佛大學附設醫院、國泰護理部、榮總高齡中心測試,並接獲杜拜醫院詢問,聯合醫院預計年底前將方案導入一個院區,未來推廣至八個院區。
張博論估計,台灣市場就有65萬醫護相關人員有此需求,神達接下來也將推出民眾用平板。
張博論指出,醫療平板需求大,但iPad太重、尺寸過大、使用者介面未客製化、不符標準如無法消毒等,iPad僅達娛樂功能,無法有效改善醫療環境,神達平板則客製化程度高。
【2011/09/06 經濟日報】
另外就是前端視訊攝影鏡頭好像沒什麼路用的感覺?
面板可以用好一點的,國外報告過iPad臨時拿來看X光片是夠用的,台製平板希望也要做到。
首款應用於醫學領域的平板 神達「MioCARE」
‧數位資訊 2011/09/05 陽明大學此次與神達電腦、神通資訊共同攜手合作,針對醫療體系導入Mio CARE行動平板的解決方案,藉由伺服器端傳遞病患在醫院醫療看護期間相關必要資訊,整合平板行動上網的便捷性功能,進一步提昇整體看護、給藥時的效率,並且方便看護人員查詢病患用藥紀錄。 【文/楊又肇】
陽明大學此次與神達電腦、神通資訊共同攜手合作,針對醫療體系導入Mio CARE行動平板的解決方案,藉由伺服器端傳遞病患在醫院醫療看護期間相關必要資訊,整合平板行動上網的便捷性功能,進一步提昇整體看護、給藥時的效率,並且方便看護人員查詢病患用藥紀錄。
此次由神達電腦、神通資訊與陽明大學所合作的醫療看護客製化平板電腦「Mio CARE」,完全是針對醫療體系所客製化的Android平板裝置,本身採用6吋觸控螢幕,主要針對醫護人員在看護及用藥過程中方便攜帶、檢視病患用藥紀錄所使用,機身具備可直接以消毒水或75度酒精直接擦拭消毒,同時綠色的外觀設計也能符合醫院內部視覺,對於一般人手掌大小也能方便掌握使用。
Mio CARE搭載1GHz處理器、512MB記憶體與4GB儲存空間,可透過micro SD記憶卡進行擴充,或透過HDMI輸出720P影像,另外本身也內建麥克風、前後視訊攝影鏡頭等元件,至於內建電池則是3000mAh,一般使用下應該是可維持整天的使用電量。
硬體外觀
前端搭載VGA視訊攝影機與麥克風收音孔
底端搭載實體功能按鍵,包含返回、選單與Home鍵
頂端包含實體電源鍵、micro SD記憶卡插槽與實體音量按鍵
底部則設計HDMI、mini USB與耳機插孔
背後搭載實體擴音孔、320萬畫素攝影機與LED閃光燈
機身實際厚度
實際握在一般男生手部並不會顯得太大
本身作業系統為Android 2.2客製化版本,由於是針對醫院內部封閉網路使用,本身僅對應Wi-Fi與藍芽連接,並未直接搭載3G模組,可直接透過無線方式連接專用伺服器存取所需資料。根據神通資訊說明整體連結模式,並非直接存取醫院內部伺服器資料,而是透過Gateway端伺服器進行轉存,如此即可避免大量存取資料時影響醫院內部伺服器,或者不甚遭有心人士侵入伺服器時,主要也僅會先影響Gateway端伺服器,院方可在第一時間將與院內伺服器的連結予以阻斷,避免病患隱私資料外流。
整體操作業面為MioCARE客製化版本 實際搭載Android 2.2版本
而在執行任何一款醫療軟體時,系統均會要求使用者輸入登入帳號及密碼,同時透過伺服器確認帳戶登入狀況並紀錄時間及IP位置,以確保帳戶是否被冒用登入,同時在使用過程中也會依序紀錄使用者操作流程,例如執行用藥流程確認、看護紀錄等,而透過與伺服器端的連結,也能確保使用者手中平板臨時沒電或故障,在更換另一台平板後也能在重新登入後延續先前未完成工作 (資料「回復」將以伺服器最後一次紀錄為主)。
至於內建攝影元件的應用,目前背後320萬畫素攝影機主要用來掃描藥品條碼,藉此確認藥品是否正確,而前端視訊攝影機的應用則尚未出現在此次活動展示中,未來可能會應用在醫師即時視訊溝通使用,例如臨時與病患溝通等,不過礙於相關內容暫時不方便透露,神通資訊並未作太多的說明。
除了提供硬體連接應用外,神通資訊同時針對院方需求設計相對應的App程式,例如此次所展示的客製化應用軟體:「MDS長期照護系統」、「血液透析」及」「化療給藥」等,未來也還會陸續在預定10月上線的「MiAppStore」中提供各式醫療軟體下載,並且可直接提供線上更新。
「MDS長期照護系統」、「血液透析」及」「化療給藥」等客製化軟體特色介紹:
可透過平板與伺服器連線存取看護病患相關交班資訊 針對看護病患查詢給藥狀況
在病患資料內部也會顯示前置作業確定項目、在護理站取藥流程,乃至於到病患投藥流程均有相關確認指示,另外也備有標準SOP應對解決流程 前置作業檢查流程中可檢視病患投藥施打狀況
亦可讀取病患個人簡歷,包含看護時所需資料,不過由於個人隱私部份,這部份並不會顯示完整病例,僅會提供如身高、血型等最低需要內容 若臨時有突發狀況,也能以註記方式進行紀錄,方便之後狀況說明或於交接時提醒應注意事項等
根據神通資訊官方所表示,在今天的活動內 (9/5)所展示的解決方案主要先針對醫護站人員使用為主,未來將會陸續針對醫院內部不同體系推出個別的解決方案,例如配合醫師所使用的行動平板將可進一步檢視病患個人病歷 (本日所展示的解決方案中,由於主要僅以看護、用藥目的為主,因此在病患病歷可能僅會顯示必要資訊,而不會透露完整內容)。
而針對未來醫護領域的應用,陽明大學醫學院邱文祥院長也表示,之後院方將進一步以手持電腦裝置與醫護教育、臨床看護各方面作結合應用,首先從學生的醫護體系相關養成,乃至於實際臨床照護應用,配合系列病歷管理、醫療資訊與決策應用開發,讓醫護人員從學生教育階段就能開始熟練如何分析與應用相關醫療專業資訊,同時活用於臨床實戰經驗,並以及時、正確的行動減少醫護團隊之間的資訊落差
現場合影:由左至右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醫師、神達電腦總經理何繼武先生、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邱文祥教授、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院長于潄教授以及神通資訊科技總經理蔣臺方先生
現場由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張博論教授介紹MioCARE內部應用軟體特色
同時邱文祥院長進一步表示,現階段陽明大學醫學院將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開發醫護人員行動導向的應用系統,並且在校內醫學院、護理學院結合醫學教材與學習模式,試辦提供「MioCARE」給醫、護學系學生使用,以執行系列醫護應用程式研發創新計劃。
而之後針對行動健康與醫療服務方案完整研發內容與成果,陽明大學也將分別於校內、台南永康奇美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花蓮慈濟技術學院與台東馬偕醫院進行全省巡迴分享,相關資訊可參考活動網頁說明。
首部醫療平板 輕巧好握可消毒
【中央社╱台北5日電】 2011.09.05 06:40 pm
行動醫療將成為未來新趨勢。陽明大學今天和資訊科技公司聯合發表首部醫療專用平板電腦,6吋螢幕方便醫護人員攜帶和單手掌握,還可提供消毒和讀取病患用藥資訊。
陽明大學今天舉辦首款醫療領域專業平板電腦「MioCARE」發表會。陽明大學和資訊科技公司合作,結合醫護專業、醫療服務系統和手持平板裝置,開發出MioCARE,不但方便攜帶,且可用酒精擦拭消毒,研發團隊更設計長期照護、血液透析等3款醫護專屬軟體。
參與設計的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教授張博論表示,醫護環境最重要就是機動需求,醫護人員除了陪在患者身邊,也常需要資訊的配合,但現在大多還依賴桌上型電腦,即使有行動護理車,行動資訊裝備仍不足。
張博論表示,現在有醫院已引進iPad作為行動醫療設備,但卻有體積較大、不易單手掌控和不能消毒的問題,團隊研發的MioCARE,螢幕只有6吋,可放在醫護人員口袋便於攜帶,也可單手掌握,同時還可消毒,解決iPad可能遇到的問題。
他說,藥品的條碼較小,一般平板電腦無法讀取,而MioCARE透過相機和軟體的調整,還提供快速讀取病患用藥資訊的功能。
張博論表示,為了配合行動健康與醫療服務方案,團隊更設計「MDS長期照護系統」、「血液透析」、「化療給藥」3款醫護專用軟體,其他醫院若有合作意願,未來還可提供客製化服務。
【2011/09/05 中央社】
台灣醫療專用平板出爐,可望減少醫療疏失憾事
數位時代 撰文者:趙郁竹發表日期:2011-09-05
日前發生了台大醫院誤將愛滋器官進行移植的遺憾事件,造成受害病患一輩子難以抹滅的痛,但隨著科技進步,這樣的人為疏失可望減少。神達電腦和神通資訊科技、陽明大學今天(9/5)共同宣布推出首款針對醫學領域的專業平板電腦,包括用藥紀錄、醫檢報告、病患狀況等資訊都會紀錄其中,以日前的移植事件為例,在檢驗出捐贈者有愛滋後,資訊就會傳到醫護人員的平板中,並自動通知警示,也就能減少人為的溝通問題。
這台醫療用平板MioCARE只有六吋大小,由神達負責硬體、神通打造系統,再和陽明大學的醫學專家共同研發醫療專用軟體,設計出專為醫護人員使用的專業型平板。目前多家醫院都在觀望導入,其中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最為積極,預計今年年底前就會開始陸續採用,一台機器的售價預估在一萬元以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翁林仲表示,目前最流行的iPad並非針對醫護環境設計,但因醫護使用環境和一般環境有相當大的不同,所以必須有客製化的軟硬體才能方便使用。以MioCARE來看,六吋的大小剛好可放進白袍口袋中,更是目前唯一可以掃描藥品條碼的平板電腦,硬體設計還可承受75%酒精消毒,這些針對醫療環境的設計才能讓平板電腦在醫院中真正普及化。
而軟體和系統的部分由神通資訊和陽明大學醫學專家負責,目前已有血液透析、化療給藥等軟體系統,由系統紀錄每位病患的生理資訊和用藥狀況,時間到了就提醒給藥,能降低人為疏失發生,醫生也可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藥物查詢。神通資訊科技總經理蔣臺方指出,如此一來可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更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
MioCARE內建WiFi和藍芽功能,結合封閉、安全性高的雲端服務中心,可讓醫護人員隨時存取資訊。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邱文祥則表示,未來將結合手持電腦設備與醫護教育、臨床照護應用,讓醫護人員從學生階段起就能熟練如何分析與應用龐大的醫療專業資訊,並在臨床上掌握攸關患者生命與安全的重要資訊,採取更及時正確的行動,減少醫護團隊間的資訊落差,進而提升病人安全管理。
神達醫療平板 打贏iPad
【經濟日報╱記者邱子瑜/台北報導】 2011.09.06 03:12 am
神達(2315)平板打贏iPad,神達與神通、陽明大學合作的醫療資訊解決方案,已獲得陽明、榮總、國泰、聯合醫院採用及測試,未來更有望切入哈佛醫療體系。
解決方案由神達提供醫療平板MioCARE,神通資科負責軟體開發、後台系統維護;陽明大學提供醫護專業知識並居中牽線、引介醫院客戶。
神達總經理何繼武表示,這次推出的平板專為醫護人員設計,由於市場潛力很大,不排除拓展到海外市場。神達昨(5)日受跨足保護玻璃消息刺激,股價漲0.3元、收11.25元。神達表示,投資保護玻璃業的是集團創投公司,與本業應用無關。
陽明大學教授張博論表示,醫院資訊系統漸由PC環境轉移到行動環境,定點PC愈來愈無法滿足需求,彰化基督教醫院、秀傳醫院有意將iPad用於醫療環境,美國不少醫院也導入iPad ,但成效似乎有限。
神達、神通、陽明三方合作則獲得哈佛大學附設醫院、國泰護理部、榮總高齡中心測試,並接獲杜拜醫院詢問,聯合醫院預計年底前將方案導入一個院區,未來推廣至八個院區。
張博論估計,台灣市場就有65萬醫護相關人員有此需求,神達接下來也將推出民眾用平板。
張博論指出,醫療平板需求大,但iPad太重、尺寸過大、使用者介面未客製化、不符標準如無法消毒等,iPad僅達娛樂功能,無法有效改善醫療環境,神達平板則客製化程度高。
【2011/09/06 經濟日報】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有一半是錯的"
http://hms.harvard.edu/public/history/past-deans.html
Past Deans of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1935-1949 Charles Sidney Burwell
1949-1965 George Packer Berry
Dr. Berry maintained that it is preferable to 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who know less, but wh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o learn more. In an address to students at the Medical School, he said, “Half of what we are going to teach you is wrong, and half of it is right. Our problem is that we don’t know which half is which.”
可是哈佛自家的Quiz頁面
http://harvardmedicine.hms.harvard.edu/history/things/skeletonsquiz.php
也說是Charles Sidney Burwell
校長的演講也是
http://hms.harvard.edu/public/news/flier_commencement/flier_060608.html
Still 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e words of a former leader of HMS, Dr. C. Sidney Burwell, who was dean from 1935 to ’49. At an HMS graduation in the late 1940s, he said “…Half of what we have taught you is wrong. Unfortunately, we don’t know which half.” Though this quip may cause us to laugh, it is surely still true today.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6320
曾任哈佛醫學院院長的博維爾告訴學生:「你們在醫學院學到的東西,十年後有一半都會被證明是錯的。」
http://www.nytimes.com/2009/06/03/education/03tosteson.html
The change in approach, said Dr. Jeffrey S. Flier, the current dean, reflected an observation made decades earlier by Dr. Charles Sidney Burwell, who was dean from 1935 to 1949. By the time students finish medical school, half of what they learn is no longer true, Burwell said. “This troubles me,” Burwell went on, “but what troubles me more is I don’t know which half it is.”
Past Deans of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1935-1949 Charles Sidney Burwell
1949-1965 George Packer Berry
Dr. Berry maintained that it is preferable to 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who know less, but wh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o learn more. In an address to students at the Medical School, he said, “Half of what we are going to teach you is wrong, and half of it is right. Our problem is that we don’t know which half is which.”
可是哈佛自家的Quiz頁面
http://harvardmedicine.hms.harvard.edu/history/things/skeletonsquiz.php
也說是Charles Sidney Burwell
校長的演講也是
http://hms.harvard.edu/public/news/flier_commencement/flier_060608.html
Still 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e words of a former leader of HMS, Dr. C. Sidney Burwell, who was dean from 1935 to ’49. At an HMS graduation in the late 1940s, he said “…Half of what we have taught you is wrong. Unfortunately, we don’t know which half.” Though this quip may cause us to laugh, it is surely still true today.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6320
曾任哈佛醫學院院長的博維爾告訴學生:「你們在醫學院學到的東西,十年後有一半都會被證明是錯的。」
http://www.nytimes.com/2009/06/03/education/03tosteson.html
The change in approach, said Dr. Jeffrey S. Flier, the current dean, reflected an observation made decades earlier by Dr. Charles Sidney Burwell, who was dean from 1935 to 1949. By the time students finish medical school, half of what they learn is no longer true, Burwell said. “This troubles me,” Burwell went on, “but what troubles me more is I don’t know which half it is.”
訂閱:
文章 (Atom)